-
题名安平故城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龙海
-
机构
临淄齐国故城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1年第3期95-,97,共2页
-
文摘
安平城,春秋早期以前纪国(中心区域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属邑,名曰“酅城”。纪国曾与齐国对峙为敌,《史记·齐太公世家》载:“(齐)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烹哀公。”时在周夷王三年。春秋时期齐国国势渐强,逐步蚕食纪域。《春秋左传·庄公三年》(公元前691年):“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於是乎始判。”判,分也。纪季是纪侯之弟。
-
关键词
春秋左传
山东省
齐国
春秋时期
安平城
齐太公
公元前
史记
区域
石槽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杨英吉
郑德新
-
机构
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临淄区文化旅游局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88-91,共4页
-
文摘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杨英吉,郑德新临淄乃齐国的古都所在地,亦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物古迹浩繁,享有宏大的"地下博物馆"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将"临淄齐国故城"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将临淄批准并公布为第三...
-
关键词
临淄区
齐国
故城
文物保护工作
博物馆建筑
文物古迹
保护与开发
齐文化
石刻艺术
排水系统
-
分类号
K872.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齐故城排水道口
- 3
-
-
作者
张龙海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89年第4期37-37,共1页
-
文摘
1980年发掘清理的大城西墙北部的排水道口呈东西向,用青石块垒砌构筑,总长42米,宽7—10.5米,深3米左右。由进水、过水和出水三道组成,建筑时间当在东周时期。进水道,为排水道口的东段(即城内部分),西联过水道,东端略超出城墙与排水沟相接,呈西(内)窄东(外)宽的喇叭口形。西端宽7米,东端宽10.5米,长17.3米。南北两壁用石块垒砌,而南壁仅砌了西段,长9.5米。这是因为水自东南方向而来。
-
关键词
排水道
石块
东周时期
喇叭口形
进水道
进水口
排水沟
城墙
东西向
东南方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再释“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海宇
韩伟东
-
机构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49-51,共3页
-
文摘
古文字的"齐"字多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的训释均未探寻到"齐"字的本源。本文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以及文献资料,探求和证明"齐"字的本源和本义。齐地"五泉并出,有异于常",泉眼中间高四周低写作矢镞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实为多个上部平齐泉眼的象形,故"齐"字的本义为平齐、整齐。"齐"字象泉水之形,故可以看作"泉"字的异构字。
-
关键词
古文字
齐
天齐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稷下寻迹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刘文熙
张龙海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0年第3期87-89,共3页
-
文摘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王在齐国都城临淄建立的政治咨询和学术研讨的场所,在这里开创了百家争鸣的优良学风。对于稷下学宫的地理位置,史书虽有记载,但不甚具体,古今多有争论。稷下学宫设在齐国都城的稷门还是设在稷山下?稷门是齐城小城的南门西首门,还是小城的西门或大城的西门,是其争论的焦点。今就稷下的历史渊源、古迹遗存,作一点探寻。
-
关键词
稷下学宫
寻迹
小城
历史渊源
齐国
政治咨询
地理位置
都城
战国时期
遗址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天齐渊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杨英吉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0年第3期96-96,共1页
-
文摘
天齐渊,俗称温泉,与临淄八景之一的牛山同被誉为临淄的一处游览观光胜地。天齐渊,在临淄齐国故城南8公里,今齐陵镇刘家终村西,淄河之东山坡下。关于天齐渊与齐国名称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述,说法不尽相同。《史记·封禅书》载:天齐是东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
-
关键词
齐国
温泉
八景
史书
封禅
史记
龙池
记述
名称
游览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临淄殉马考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龙海
吴诚鸿
李翼贤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山东潍坊畜牧兽医学校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3年第2期95-96,共2页
-
文摘
殉马是我国古代葬俗之一,活马殉葬集中在周代,汉代也有殉马现象。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内外,近年来多处发现殉马墓,而且数量多,规模大。一、1964年在齐国故城大城东北部,今河崖头村一带,发现一处国君与贵族墓地,有大、中型墓二十余座。
-
关键词
我国古代
齐国
葬俗
山东省
淄博市
殉葬
发现
东北部
排列密度
考证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临淄近年来刀币的发现
- 8
-
-
作者
张龙海
杨英吉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89年第4期95-97,共3页
-
-
关键词
刀币
齐国
发现
出土
交通干道
流通范围
货币
安阳
小城
遗址博物馆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齐刀币殉葬考
- 9
-
-
作者
朱玉德
-
机构
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1年第1期84-84,共1页
-
文摘
刀币是古代货币的一种,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诸国,为不少中外学者所关注,齐刀币现在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以刀币的文字可分为: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谭邦之法化、齐建邦(立长)法化、齐法化等。这些齐刀币主要出土于窖穴和遗址中。
-
关键词
刀币
重要课题
殉葬
春秋战国时期
古代货币
中外学者
出土
学术界
齐国
墓葬
-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陶朴满
- 10
-
-
作者
朱玉德
-
机构
齐国故城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95-,97,共2页
-
文摘
陶朴满朱玉德朴满既为积钱罐,应为最早的货币储蓄器。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征集了陶朴满若干件,其中有详细出土地点的仅有三件,出土于齐国故城西北部晏婴墓东北1华里。B30012号,已残缺,内装五铢钱锈成一体。钱罐的形状很奇特,外形象人头盖骨,青灰色泥陶,...
-
关键词
五铢钱
出土的青铜器
遗址博物馆
故城
工商业
西汉文化
货币储蓄
情况分析
储蓄器
西汉初期
-
分类号
K875.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临淄地区出土特大方形石铲
- 11
-
-
作者
朱玉德
王新良
-
机构
齐国故城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5年第2期96-97,共2页
-
文摘
临淄地区出土特大方形石铲朱玉德,王新良1990年6月,临淄区朱台镇、桐林村东,农民取土时发现一件特大青石方铲。这件石铲长30.7厘米,宽14厘米,孔长5.6厘米,宽2.1厘米。通体磨光,腰部略弯,刃部已有一定的磨损。桐林、田旺村,位于齐国故城西北15...
-
关键词
临淄地区
方形石
遗址
特大
大汶口文化
岳石文化
群体组合
陶器残片
考古发掘
粮食作物
-
分类号
K876.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临淄出土一批汉代青铜器
- 12
-
-
作者
杨英吉
-
机构
齐国故城博物馆
-
出处
《管子学刊》
1996年第1期85-85,共1页
-
文摘
临淄出土一批汉代青铜器杨英吉1995年9月2日,在临淄齐国故城大城北约一公里处,今敬仲镇泄柳村西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铜器皿。这批铜器系该村村民崔东升在修建蔬菜大棚挖土时发现的,共计八件,分别是:鼎一件;斗二件;洗一件;盆四件。经现场考察,这批铜器系出自一...
-
关键词
青铜器
临淄
博物馆
秦汉时期
汉晋时期
建筑基址
文化遗址
向上曲
蔬菜大棚
铸造体
-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