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血液病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慧慧 陈宝安 +6 位作者 丁家华 孙雪梅 高冲 孙耘玉 王骏 程坚 赵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45-948,共4页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病的疗效。通过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前期化疗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观察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指标,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该类疾病的疗... 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病的疗效。通过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前期化疗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观察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指标,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HSCT后11例患者(其中自体移植7例,异基因移植4例)造血顺利恢复,均能达到完全缓解(CR)。随访3年,5例NHL患者无病生存,1例NHL患者于移植后2个月死亡,1例自杀;4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K细胞型)移植后79天死亡,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第54天、第17个月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自体HSCT的患者尚有一定的复发率,而异基因HSCT患者有可能因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异常活化在恶性血液病发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孙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657-661,共5页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在调节细胞生长、活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突变(多半由染色体移位)或者激酶的过度表达可使PTK活力异常增高,并介导异常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中起...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在调节细胞生长、活化和分化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突变(多半由染色体移位)或者激酶的过度表达可使PTK活力异常增高,并介导异常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发病中,均存在着PTK的异常活化。进一步研究PTK相关的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理,可以加快特异性的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 恶性血液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社会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新月 叶红芳 +1 位作者 李媛 杨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社会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某医科大学不同年级护生27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资本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其进行横断面...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社会资本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某医科大学不同年级护生27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资本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科护生的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得分为(67.94±11.04)分,明显高于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得分[(55.74±12.60)分],其中非独生子女、家庭幸福感较高、社会资本中社会参与程度、凝聚力与归属感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P<0.05),共解释PC方式的22.4%,社会参与、凝聚力与归属感共解释NC方式的9.9%。结论护理院校及实习医院应充分发掘社会资源中对护生应对方式具有积极影响的因素,鼓励护生积极参与学校以及社会活动,增强其对学校、实习医院的凝聚力及归属感,引导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以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社会资本 应对方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对K562细胞的凋亡诱导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启国 李翠萍 +1 位作者 陈军浩 欧阳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443-1447,共5页
本研究探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以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K562和K562/A0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G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JC-1染... 本研究探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以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处理K562和K562/A0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G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激活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阳性细胞水平。结果显示:藤黄酸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K562/A02细胞(GA>2μg/ml)比K562细胞(GA>0.5μg/ml)需要更高的藤黄酸浓度才显示增殖抑制作用。藤黄酸呈浓度依赖性诱导K562细胞凋亡。藤黄酸0、0.5、1.0、2.0μg/ml浓度对K562细胞周期未显示明显影响。藤黄酸作用后的K562细胞的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藤黄酸2μg/ml作用24小时激活的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阳性细胞比例与对照相比分别上升2.19%、-1.95%、34.01%;作用48小时分别上升60.4%、71.3%、77.7%。结论:藤黄酸对K562细胞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藤黄酸不影响K562细胞的细胞周期。藤黄酸通过线粒体跨膜电位途径和胞浆激活途径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 细胞周期 线粒体跨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倪秀石 欧阳建 +5 位作者 黄嵘 王翀 管得宁 王中原 徐宏华 陈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APBSCT治疗,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Y/GCSF)方案,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CY/TBl...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进展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接受APBSCT治疗,造血干细胞动员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Y/GCSF)方案,预处理采用环磷酰胺/全身放疗(CY/TBl)或卡氮芥、足叶乙甙、阿糖胞苷和马法兰(BEAM)方案。采用无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移植、随访期间的毒副作用。结果中位数随访时间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80%,无事件生存率为50%。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感染、脱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短暂性神经症状加重,2例患者于移植后4.5个月和15个月分别死于严重肺部感染和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黄疸。结论APBSCT治疗可明显阻止PMS患者的病情进展,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多发性硬化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临床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动员 疗效及安全性 无复发生存率 严重肺部感染 CT治疗 APBS 环磷酰胺 转氨酶升高 进行性黄疸 全身放疗 足叶乙甙 阿糖胞苷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循证护理能力与组织支持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莉 方金林 +2 位作者 叶红芳 李媛 孙倩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7,共4页
目的调查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组织支持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8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 目的调查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组织支持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8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3.15±6.07)分,循证护理能力总分为(51.72±21.93)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46.59±8.66)分。循证护理能力及其各维度均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305~0.525,均P<0.01);组织支持感及其各其维度均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261~0.400,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证据检索和评价、情景评估及应用以及情感支持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32%的变异。结论循证护理能力及组织支持对护士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针对护士自我循证能力结合可行的组织支持制订相应的护士创新培养方案,以提高其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循证护理能力 组织支持感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震章 欧阳建 +4 位作者 张启国 谢品浩 吴鸿雁 孟奎 孟凡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25-727,i0013,共4页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H IF)-1α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骨髓内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组织制片,采用EnV is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对照10例和20例初诊急性... 目的:了解低氧诱导因子(H IF)-1α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骨髓内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的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GMA)塑料包埋法进行骨髓活检组织制片,采用EnV is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对照10例和2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H IF-1α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20例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H IF-1α蛋白低、中等、较高和高水平表达分别为1、5、6和8例;对照组10例中等、较高水平表达分别为7和3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初诊急性白血病骨髓内MVD在40倍镜下为8.50±3.92,较对照组(4.71±1.53)明显增高(P<0.05)。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H 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具有相关性(r=0.578,P<0.05)。结论:H IF-1α在急性白血病骨髓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对骨髓内异常新生血管生成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低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塑料包埋 骨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XW7在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郭星 张闰 +5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李敏 乔纯 仇海荣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12-618,共7页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 背景:F-Box和WD40蛋白7(F-Box and WD40 domain protein 7,FBXW7)是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的组份,控制NOTCH1,c-MYC和Cyclin E等多种蛋白的降解。目的:研究成人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FBXW7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对54例成人T-ALL患者FBXW7外显子5-12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FBXW7突变的发生率、突变位点和类型、与NOTCH1突变的相关性及其临床预后意义。结果:本组成人T-ALL中FBXW7突变率11.1%,共发现4种点突变(R465H,R465L,R479P和R505C)和1个插入/缺失突变,FBXW7突变全部位于WD40结构域。研究还发现,FBXW7突变患者中83.3%同时存在NOTCH1突变,与FBXW7突变并存的NOTCH1突变均发生于HD结构域,包括点突变(L1574P,L1596H和L1600P),和缺失/插入突变。此外,研究还显示,FBXW7单独突变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比无突变组延长(P=0.049)。结论:FBXW7突变可能在NOTCH1介导的TALL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W7 NOTCH1 成人 T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嵌合状态及GVHD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宝安 张琰 +8 位作者 丁家华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孙雪梅 王骏 陈宁娜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BA)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移植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结果显示,致敏后DLI的受鼠(黑色)无1例出现GVHD,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表型明显呈现为供鼠(白色)特征,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DLI后早期下降,半月后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水平;未致敏的DLI受鼠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嵌合率稍有上升,仍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CD4+/CD8+比值在DLI后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在诱导CC的同时降低GVHD发病率,CD4+/CD8+比值与GVHD发病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嵌合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3^+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慧 吴德沛 +2 位作者 欧阳建 何广胜 王秀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82-1085,共4页
本研究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CD3+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MDS发病机制积累信息。以38例初治MD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FAB分型将他们进一步划分为RA/RARS、RAEB/RAEB-t组;以11例献血员为... 本研究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CD3+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MDS发病机制积累信息。以38例初治MD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FAB分型将他们进一步划分为RA/RARS、RAEB/RAEB-t组;以11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CD154、CTLA-4、PD-1、CD25的表达。结果表明:MDS组CD28表达下降,CD154升高,CTLA-4、PD-1、CD25表达明显升高。随着疾病恶性程度的增高,RAEB/RAEB-t组CTLA-4、PD-1的表达以及CTLA-4/CD28比值亦较RA/RARS组升高。结论:MDS患者CD3+CD4+T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存在异常改变,其表达异常可能在MDS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共刺激分子 CD3^+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给药流程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媛 傅荣 +1 位作者 叶红芳 褚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3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按设计的给药流程实施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按住院时间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给药;观察组按设计的给药流程实施硼替佐米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培训后护士确认时间明显少于培训前,且操作规范性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设计并实施给药流程可以提高用药护理质量,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皮下注射 护理操作流程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苗苗 陈雁 +2 位作者 叶红芳 陈璐 周玉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通过检索、评价及总结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提出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循证问题并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 目的:通过检索、评价及总结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提出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循证问题并检索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各类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总结及证据级别评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总结出19条证据,涵盖了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筛查、评估与诊断、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管理策略和健康教育6个方面.结论:通过循证的方法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肿瘤日间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管理的实践依据,但还需进行证据转化应用于临床才能使患者真正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化疗 门诊化疗 静脉血栓栓塞 预防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活检改良GMA包埋组织中血管标记的最佳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鸿雁 张启国 +4 位作者 谢品浩 陈震章 杨永公 欧阳建 孟凡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骨髓 检查 组织包埋 血管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34^+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关朝阳 张启国 +9 位作者 欧阳建 周荣富 曾慧 李萍 徐喜慧 邵晓雁 徐勇 陈兵 杨永公 许景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健康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循环CD34+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6例正常健康人,9例AA,17例MDS,24例AL患者的外周血CD34+百分比,CD34+绝对数值及单个核细... 目的:探讨正常健康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循环CD34+的水平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16例正常健康人,9例AA,17例MDS,24例AL患者的外周血CD34+百分比,CD34+绝对数值及单个核细胞数目,结合临床资料进行Kruskal-Waillis检验。结果:AA患者的CD34+的百分比和绝对数值与正常健康人水平类似(P>0.05),单个核细胞数较正常健康人低(P<0.01)。MDS、AL的CD34+百分比和绝对数值均高于正常健康人水平(P<0.01,P<0.05),单个核细胞数与正常健康人无差异(P>0.05)。MDS高危组的CD34+百分比和绝对数值高于低危组(P<0.01),单个核细胞数两组类似(P>0.05);AL的CD34+百分比和绝对数值及单个核细胞数目高于MDS组(P<0.05)。17例中短期随访内3例MDS发生演变,患者CD34+细胞百分比和绝对数值进行性增高,余疾病相对稳定者未见显著改变。结论:MDS和AL患者的外周血中存在CD34+细胞水平异常增高现象,并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CD34+水平的检测有助MDS类型演变和预后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CD34分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核细胞生长因子对实验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外周血小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景艳 欧阳建 +4 位作者 孙雪梅 陈军浩 方义才 范洵楠 张鹤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评估巨核细胞生长因子(MES)对实验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按血小板数及体重均衡随机分6组。每组动物均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天,实验期间分别在0、5、9、14天测定各组动物的红细胞、血小板数目及血... 目的:评估巨核细胞生长因子(MES)对实验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按血小板数及体重均衡随机分6组。每组动物均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天,实验期间分别在0、5、9、14天测定各组动物的红细胞、血小板数目及血小板聚集实验,在15天测定网织血小板。结果:MES能使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升高,血小板聚集功能始终没有下降,网织血小板数升高。结论:MES这种巨核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血小板生成,且不引起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巨核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聚集 网织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通过MAPK通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勇 欧阳建 +4 位作者 张启国 周敏 李娟 陈敏敏 徐岳一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7-591,共5页
本研究探讨藤黄酸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理。以不同浓度藤黄酸与抑制剂处理Jurkat细胞,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激活的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阳性细胞水平;免疫印迹检测pro-caspase 3... 本研究探讨藤黄酸对Jurkat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理。以不同浓度藤黄酸与抑制剂处理Jurkat细胞,AnnexinⅤ/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素激活的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阳性细胞水平;免疫印迹检测pro-caspase 3、pro-caspase 9、磷酸化JNK及P38蛋白水平。结果表明,藤黄酸呈浓度依赖性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藤黄酸作用Jurkat细胞后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阳性细胞水平升高,caspase 3、caspase 9活化蛋白及磷酸化JNK及P38蛋白水平升高;ROS、CaMKⅡ、caspase 3、caspase 9、MAPKK、JNK1/2及P38抑制剂减弱藤黄酸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ROS、CaMKⅡ、MAPKK、JNK1/2及P38抑制剂降低藤黄酸作用Jurkat细胞后caspase 3、caspase 9活化蛋白水平;ROS、CaMKⅡ、MAPKK、JNK1/2抑制剂降低藤黄酸作用Jurkat细胞后磷酸化JNK蛋白水平;ROS、CaMKⅡ、MAPKK、P38抑制剂减弱藤黄酸作用Jurkat细胞后磷酸化P38蛋白水平。结论:藤黄酸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该过程可能与ROS-CaMKⅡ-MAPKK-JNK/P38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CASPASES 凋亡 JURKAT细胞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突变和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忠琨 张闰 +9 位作者 葛峥 许景艳 刘娟 郭星 李敏 吴雨洁 乔纯 仇海荣 张建富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6-1211,共6页
PAX5是paired-box(PAX)家族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的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PCR、克隆和测序技术等检... PAX5是paired-box(PAX)家族重要转录因子。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PAX5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中的突变、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组PCR、克隆和测序技术等检测101例成人ALL患者PAX5基因片段缺失、PAX5基因外显子(exon)2-10的突变;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PAX5基因表达特征;并研究PAX5突变和表达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本组成人ALL患者PAX5突变率7.9%,均发生于B-ALL;共发现PAX5突变类型9种(缺失突变4种、点突变4种和插入突变1种);PAX5突变组年龄≥50岁患者数显著多于无突变组(62.5%vs 21.5%)(P=0.031);PAX5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之间的B细胞亚型、初诊血小板计数和免疫表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首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率在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86.7%vs 62.5%)(P=0.030),6个月总生存率PAX5高表达组高于低表达组(75.0%vs 50.0%)(P=0.034)。结论:PAX5基因在成人B-ALL患者中存在缺失、插入和点突变等多种类型突变和异常表达,并与临床参数相关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非清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琰 陈宝安 +8 位作者 毕延智 丁家华 孙雪梅 曾冬香 高冲 赵刚 高峰 王骏 程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 目的:探讨受者皮肤致敏后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受者嵌合状态的影响及供者嵌合比率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受者重建的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方法:受鼠C57BL/6小(H-2b)第0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4小时内移植经rh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个。结果:移植后第21天模型组小鼠PCR检测结果均呈混合嵌合(MC)状态;致敏后DLI的受鼠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CC),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早期下降,60天时有所升高,仍略低于正常水平,MLR呈现供者特异性低反应性;未致敏的DLI受鼠嵌合率虽稍有上升,仍为MC,CD4+/CD8+比值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MLR供者反应性亦有所下降。结论:经rhG-CSF动员后可以成功建立非清髓性allo-PBSCT小鼠MC模型;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能够诱导稳定的CC,高比率嵌合与供者CD4+/CD8+比值下降及MLR的特异性免疫低反应性间具有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嵌合状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粒细胞肉瘤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东辉 陈菲 +1 位作者 张启国 管得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口腔粒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于髓外、由未成熟的髓样细胞构成的孤立性肿瘤。本文对2例口腔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对口腔粒细胞肉瘤进行讨论。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口腔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病理特点及JAK2突变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祖琼 孙雪梅 +11 位作者 欧阳建 谢品浩 杨建刚 杨永公 许景艳 袁翠英 张启国 陈兵 周荣富 张谦 周祀侨 张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0期3481-3483,共3页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的骨髓病理特点并且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析骨髓中纤维增生程度以及JAK2V617F突变对PV、ET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患者的骨髓切...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的骨髓病理特点并且检测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析骨髓中纤维增生程度以及JAK2V617F突变对PV、ET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方法:69例初诊患者的骨髓切片经HGF染色以及Gomori染色后进行形态学研究,并利用real-timePCR法测38例患者的骨髓或者外周血的JAK2V617F突变;分析骨髓切片中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以及JAK2突变对患者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15例PV和15例ET患者的骨髓切片中可以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所有PV、ET、IMF患者骨髓中可见到巨核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多形性改变以及巨核细胞定位于骨小梁旁;12例PV、4例ET、4例IMF中检测到JAK2V617F突变;有突变和无突变患者发病时白细胞数均值分别为20.4×109/L和11.4×109/L,不同纤维增生程度的PV、ET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367)。结论:69例PV、ET、IMF患者骨髓切片中均有巨核细胞的形态以及定位变化,PV、ET、I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80%、27%、50%;有突变患者的白细胞数均值高于无突变患者,初诊的PV、ET患者骨髓中不同纤维增生程度患者的白细胞均值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疾病 HGF染色 Gomori染色 JAK2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