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送春与多花兰杂种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丽 胡春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7904-7906,共3页
[目的]建立与优化送春与多花兰杂种ISSR-PCR的反应体系。[方法]用CTAB法提取送春、多花兰和送春×多花兰杂种的基因组DNA,针对ISSR-PCR扩增的体系中的Taq酶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的用量4个因素,进行L9(43)正交试验,用引物U... [目的]建立与优化送春与多花兰杂种ISSR-PCR的反应体系。[方法]用CTAB法提取送春、多花兰和送春×多花兰杂种的基因组DNA,针对ISSR-PCR扩增的体系中的Taq酶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和引物的用量4个因素,进行L9(43)正交试验,用引物UBC827扩增两亲本的混合DNA,所得PCR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上检测,同时针对去离子甲酰胺对反应的影响进行初步对照试验。[结果]根据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由试验得到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buffer、2.5 mmol/L Mg2+、0.6μmol/L引物0、.25 mmol/L dNTP、1 UTaq酶、0.4μl去离子甲酰胺5、0 ng模板DNA,总体积为20μl。[结论]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技术进行兰花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种质资源鉴定与分类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花高频再生体系探究
2
作者 周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54-8856,共3页
[目的]为兰花转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花蕙兰原球茎、小苗和春兰种子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原球茎切成薄片slice、小苗叶片切成小段进行诱导培养,用舍有GFP基因的农杆菌对春兰幼小原球茎进行转化,检测GFP,的瞬间... [目的]为兰花转基因工程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花蕙兰原球茎、小苗和春兰种子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将原球茎切成薄片slice、小苗叶片切成小段进行诱导培养,用舍有GFP基因的农杆菌对春兰幼小原球茎进行转化,检测GFP,的瞬间表达。[结果]薄层切片较薄时,褐化和死亡率较高,但从切口处长出的原球茎多而圆;薄层切片较厚时,褐化和死亡率较低,但切口处无再生原球茎产生;对切片进行7d的暗处理可提高薄层的再生率,黑暗中再生的白色原球茎见光培养2~3d后即可转绿,并很快分化出小芽;叶片原球茎仅在叶片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处产生;小于1min的类原球茎为最佳转化受体,GFP的瞬间表达率可达60%。[结论]建立了兰花高频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原球茎 薄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詹孝慈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9期101-101,共1页
杜仲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主产于贵州等地,现被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根腐病的发生往往使杜仲生产遭受重大产量损失,并降低药用品质。初侵染源是土壤带菌,其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安全治理要以农业控制为主,化... 杜仲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主产于贵州等地,现被列为贵州地道中药材GAP基地示范品种之一。根腐病的发生往往使杜仲生产遭受重大产量损失,并降低药用品质。初侵染源是土壤带菌,其发生发展与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安全治理要以农业控制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贯彻防重于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根腐病 发病条件 症状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仙人掌的组织培养
4
作者 周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2-42,共1页
在优良蔬菜品种———米邦塔的推广过程中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
关键词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