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黔西南州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措施布局 被引量:1
1
作者 代克志 赵娟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7期22-26,共5页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空间叠加分析法和专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黔西南州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区,即黔西南北部低中山碳酸盐岩轻中度流失蓄水保水土壤保持区、黔西南北部中山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中轻度流失蓄水保水水源涵养区、黔...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空间叠加分析法和专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黔西南州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区,即黔西南北部低中山碳酸盐岩轻中度流失蓄水保水土壤保持区、黔西南北部中山碳酸盐岩夹非碳酸盐岩中轻度流失蓄水保水水源涵养区、黔西南东南部低中山非碳酸盐岩中轻度流失土壤保持生态维护区、黔西南南部中丘碳酸盐岩中轻度流失土壤保持人居环境维护区。通过分析4个水土保持区的现状及基础功能,总结出了适合每个区的治理模式。在4个区内分别选取兴仁县大土小流域、普安县雨核小流域、册亨县打宾小流域、兴义市色白小流域作为典型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推算所在区治理项目的主要防治措施类型及数量,期望能为黔西南州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区划 防治措施 布局 黔西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2
作者 赵娟 蔡雄飞 +2 位作者 孙泉忠 顾智文 代克志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3期67-70,77,共5页
贵州省西北部发育有与其他区域侵蚀状况不同的切沟,其中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表现最为显著。有效防控切沟侵蚀产沙是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摸清威宁县... 贵州省西北部发育有与其他区域侵蚀状况不同的切沟,其中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的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表现最为显著。有效防控切沟侵蚀产沙是贵州省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工作之一。为摸清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基于ArcGIS软件进行高清遥感影像解译,辅以野外调查验证,开展了威宁县切沟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切沟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威宁县切沟数量多、分布广,共提取切沟12168条,总长度1875.40 km,平均切沟密度为0.30 km/km ^(2),最大为8.43 km/km ^(2);②切沟分布的空间差异性较强,切沟密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③土壤类型、高程、地层岩性、降雨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切沟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土壤类型、高程2个因子的解释力最强,均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沟 空间分布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威宁县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溪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与水土流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代克志 向刚 +2 位作者 胡锋 詹奉丽 娄方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年第4期11-17,36,共8页
为了进一步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区2005~2015年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类型具有不同的侵蚀模数,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结果表明:10年间建设用地斑块面积从7 094.47hm^... 为了进一步分析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区2005~2015年景观格局和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得出不同的景观格局类型具有不同的侵蚀模数,合理的景观格局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结果表明:10年间建设用地斑块面积从7 094.47hm^2增加到16 613.28hm^2;10年间研究区的水土流失率先降低后增加,这与城市扩张具有紧密联系,特别是2010年贵州省贵安新区的建设,改变了花溪河流域的景观格局。园地斑块、森林斑块的生态功能、蓄水保土功能强,旱地易产生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河流域 景观格局变化 水土流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动态的混沌动力学特征及预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曹连海 林以彬 胡志扬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2,共4页
地下水位变化能够综合反映地下水演化的动态特征。选用禹州市2号井的地下水位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1 a的前1 500个数据,揭示其混沌动力学特征。运用G-P算法计算得关联维数d=1.67,最优嵌入维数m=5。采用复自相关法计算得时间延迟为... 地下水位变化能够综合反映地下水演化的动态特征。选用禹州市2号井的地下水位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1 a的前1 500个数据,揭示其混沌动力学特征。运用G-P算法计算得关联维数d=1.67,最优嵌入维数m=5。采用复自相关法计算得时间延迟为78 d。采用C-C方法得时间延迟τ=78,m=5。最后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λ1=0.010 3>0,表明地下水位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特性。同时,根据最大Lyapunov指数对地下水位进行预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 混沌 动力学特征 预报 禹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山区小流域划分与流域类型探讨——以贵州省盘州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娟 周国富 +3 位作者 蔡雄飞 刘春艳 许幼霞 代克志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2期27-30,46,共5页
在岩溶山区开展小流域合理划分是进行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以贵州省典型岩溶山区盘州市为例,在1∶5万地形图及Landsat8 OLI_TIRS遥感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 GIS软件进行小流域的自动提取,并根据《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 653—2013),... 在岩溶山区开展小流域合理划分是进行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以贵州省典型岩溶山区盘州市为例,在1∶5万地形图及Landsat8 OLI_TIRS遥感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 GIS软件进行小流域的自动提取,并根据《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 653—2013),对所提取的微流域进行边界检查、归并,最终提取小流域415条。盘州市小流域有完整型小流域243条、区间型小流域81条、坡面型小流域6条、其他类型小流域85条。为了满足我国南方广大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的小流域划分需要,应将受峰丛、洼地和盲谷等特殊地貌控制且无法划分到完整型、区间型和坡面型3种类型中的其他类型小流域划分为一类,并命名为"盲谷-洼地型"小流域,进而补充修编到《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 653—2013)》中;针对"盲谷-洼地型"小流域的治理方略和具体措施应有别于完整型、区间型和坡面型小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小流域划分 流域类型 盘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水土保持规划防治模式及措施配置——以六盘水市水城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娟 杨胜权 +3 位作者 刘春艳 代克志 牟飞 张琦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区,收集资料并分析该区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结果表明:(1)水城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3.72%,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41%。(2)基于全区水土保持现...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为研究区,收集资料并分析该区水土保持需求,提出了县级水土保持规划的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结果表明:(1)水城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3.72%,中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41%。(2)基于全区水土保持现状和需求,划分3个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国家、省、市级要求,划分为3个重点预防区、2个重点治理区。(3)根据水土保持分区确定水土保持防治模式和措施配置,北部山地中度流失人居环境维护区防治模式为监督管理和生态安全型模式,东部山地丘陵轻度流失土壤保持区防治模式为耕地抢救型模式,中南部山地河谷轻度流失水源涵养区防治模式为水源保护型和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措施配置 防治模式 水城区 六盘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