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县域村庄分类布局研究——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
1
作者
王松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41-46,共6页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聚焦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村庄布局现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探索村庄分类布局优化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长顺县82个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涵盖产业、旅游、综合发展维度的分类指标体系...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聚焦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村庄布局现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探索村庄分类布局优化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长顺县82个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涵盖产业、旅游、综合发展维度的分类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得出长顺县村庄的分类结果,并针对各类村庄提出发展指引,将为长顺县村庄分类发展提供方向,也为后续编制村庄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长顺县村庄发展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平塘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乐
王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4-88,94,共6页
基于平塘县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耕地坡度、耕地质量、道路距离、居民点距离、水源距离5个因子对耕地“非粮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平塘县现状耕地为30946.67 hm^(2),耕地“非粮...
基于平塘县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耕地坡度、耕地质量、道路距离、居民点距离、水源距离5个因子对耕地“非粮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平塘县现状耕地为30946.67 hm^(2),耕地“非粮化”面积为20046.68 hm^(2),耕地“非粮化”率为39.31%;中国天眼5 km范围内耕地“非粮化”率达到63.70%,远高于全县耕地“非粮化”率;(2)耕地“非粮化”变为林地的面积为17080.00 hm^(2),变为园地的面积为2826.66 hm^(2),两者共占耕地“非粮化”面积的99.30%;(3)随着耕地坡度增加,耕地质量降低,离居民点、道路、水源距离增加,耕地“非粮化”率均显著上升。耕地坡度、耕地质量、居民点距离、道路距离、水源距离5个因子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34、0.26、0.17、0.13、0.10,其中自然条件因素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权重达0.60,是引起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耕地非粮化
驱动因子
平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县域村庄分类布局研究——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
1
作者
王松
机构
贵州省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长顺县
自然资源
局
出处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7期41-46,共6页
文摘
本文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聚焦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村庄布局现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探索村庄分类布局优化的有效路径。研究以长顺县82个村庄为研究对象,构建涵盖产业、旅游、综合发展维度的分类指标体系,运用科学分析方法得出长顺县村庄的分类结果,并针对各类村庄提出发展指引,将为长顺县村庄分类发展提供方向,也为后续编制村庄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长顺县村庄发展
乡村振兴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平塘县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乐
王斌
机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
出处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84-88,94,共6页
文摘
基于平塘县2012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探究耕地“非粮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耕地坡度、耕地质量、道路距离、居民点距离、水源距离5个因子对耕地“非粮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1)平塘县现状耕地为30946.67 hm^(2),耕地“非粮化”面积为20046.68 hm^(2),耕地“非粮化”率为39.31%;中国天眼5 km范围内耕地“非粮化”率达到63.70%,远高于全县耕地“非粮化”率;(2)耕地“非粮化”变为林地的面积为17080.00 hm^(2),变为园地的面积为2826.66 hm^(2),两者共占耕地“非粮化”面积的99.30%;(3)随着耕地坡度增加,耕地质量降低,离居民点、道路、水源距离增加,耕地“非粮化”率均显著上升。耕地坡度、耕地质量、居民点距离、道路距离、水源距离5个因子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34、0.26、0.17、0.13、0.10,其中自然条件因素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权重达0.60,是引起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耕地非粮化
驱动因子
平塘
Keywords
karst mountainous area
non-grain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driving factor
Pingtang
分类号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县域村庄分类布局研究——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例
王松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喀斯特山区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平塘县为例
杨乐
王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