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南州冬春果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罗飞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2期83-85,共3页
黔南州凭借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被列为贵州省冬春喜温果菜保供基地之一。当前,冬春喜温果菜种植呈现出特定的时段特征与规模布局,且适宜种植区域的气象条件利于产业发展。然而,大棚设施配套不足以及病虫害防治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 黔南州凭借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被列为贵州省冬春喜温果菜保供基地之一。当前,冬春喜温果菜种植呈现出特定的时段特征与规模布局,且适宜种植区域的气象条件利于产业发展。然而,大棚设施配套不足以及病虫害防治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提出露地冬春种植果菜应充分利用自然气候合理布局,大棚冬春果菜种植则需从加大政府支持、多部门协同保障用地以及强化栽培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升产业水平,以期为黔南州冬春果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当地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和农业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春果菜 产业发展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圆菊 吴怡玲 《种子科技》 2024年第11期79-81,共3页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有助于带动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以黔南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存在的规模化发展程度不高、大豆种源紧缺、当地人心有存疑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着力破解耕地资源制... 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有助于带动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以黔南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存在的规模化发展程度不高、大豆种源紧缺、当地人心有存疑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建议,着力破解耕地资源制约、种植技术储备不足、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弱等困境,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确保黔南州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州 大豆 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惠水县佛手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汪立宇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全面总结了黔南州惠水县佛手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黔南州佛手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黔南州 佛手瓜产业 问题短板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汪立宇 《长江蔬菜》 2024年第12期80-83,共4页
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层面,全面、系统分析黔南州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定位,找准方向,总结推动黔南州辣椒快速发展的方法,为促进黔南州辣椒产业转型升级、农民稳定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黔南州 辣椒产业 发展短板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泰优1516”长江上游中稻种植区栽培试验研究
5
作者 韦兴宇 余湖波 吴春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31-133,共3页
为更好掌握水稻“泰优1516”的特征特性,全面了解水稻“泰优1516”在长江上游中稻种植区主要性状的综合表现,利用长江上游不同省份不同中稻生产区域的立体光热气候及多种土壤条件,各生产区域栽培农户的差异化管理,2020年开展水稻“泰优1... 为更好掌握水稻“泰优1516”的特征特性,全面了解水稻“泰优1516”在长江上游中稻种植区主要性状的综合表现,利用长江上游不同省份不同中稻生产区域的立体光热气候及多种土壤条件,各生产区域栽培农户的差异化管理,2020年开展水稻“泰优1516”长江上游中稻种植区多点栽培试验研究,试验均产达628.7 kg/666.7m2,比对照“F优498”增加产量达28.3 kg/666.7m2,每亩比ck增3.9%,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中稻栽培 “泰优1516”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农业耕地地力质量现状及对策
6
作者 汪立宇 李琼芬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98-100,共3页
本文针对黔南州粮食、蔬菜等生产基地耕地地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访了各地土壤改良修复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当前耕地保护(耕地地力质量提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行政管理、技术路线等方向提出下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思... 本文针对黔南州粮食、蔬菜等生产基地耕地地力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访了各地土壤改良修复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当前耕地保护(耕地地力质量提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行政管理、技术路线等方向提出下一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质量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使用与回收现状
7
作者 李瑞斌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90-93,97,共5页
为调查和分析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的使用与回收现状,评估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揭示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黔南州典型覆膜区域的489户农户种植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地膜使用和回收情况的调查,重点考察农户的地膜... 为调查和分析贵州省黔南州农田地膜的使用与回收现状,评估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揭示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黔南州典型覆膜区域的489户农户种植企业或农业合作社进行地膜使用和回收情况的调查,重点考察农户的地膜使用目的、种类、使用量以及废旧地膜的回收方法和处置情况。结果表明,黔南州地区地膜使用普遍,主要用于增温、保墒和控草,以聚乙烯地膜为主,平均投入量为9.1 kg/667 m^(2)。废旧地膜回收主要依靠人工回收,回收成本较高,回收价格普遍较低,回收网点分布不均,导致农户回收积极性不足。大部分农户虽了解地膜残留的危害,但回收设施不足和回收成本高影响废旧地膜的回收。尽管农户对地膜的使用效益有较高认同,废旧地膜回收仍面临经济性和管理性挑战,回收体系亟需优化。建议加强回收设施建设,提高回收价格和补贴政策,推动地膜回收技术的普及。此外,推广环保型地膜替代材料也应成为未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使用 地膜回收 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农用地膜残留监测分析及防治对策
8
作者 李瑞斌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30-32,共3页
为摸清黔南州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明确地膜残留特征,在黔南州典型覆膜地块布设7个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地膜残留监测。结果表明,黔南州平均地膜残留量为36.46 kg/hm^(2),覆膜20年以上地膜累计残留量最多,为58.83 kg/hm^(2)。... 为摸清黔南州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明确地膜残留特征,在黔南州典型覆膜地块布设7个地膜残留长期定位监测点,开展地膜残留监测。结果表明,黔南州平均地膜残留量为36.46 kg/hm^(2),覆膜20年以上地膜累计残留量最多,为58.83 kg/hm^(2)。比较分析监测结果发现,不同监测点、不同作物、不同覆膜年限的地块地膜残留存在差异,并提出了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的防治对策,以期为黔南州加强地膜残留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残留监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晓星 覃壮宝 +1 位作者 罗飞 郑其丽 《农技服务》 2022年第12期79-82,共4页
蔬菜产业是黔南州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黔南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黔南州蔬菜产业裂变式发展提供参考,总结黔南州蔬菜产业在种植规模、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商品率提升、助农增收等方面的发展现... 蔬菜产业是黔南州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促进黔南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黔南州蔬菜产业裂变式发展提供参考,总结黔南州蔬菜产业在种植规模、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商品率提升、助农增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在气候资源条件、交通区位、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上的发展机遇,以及技术服务能力不足、要素保障供求矛盾突出、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打造与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调优种植结构、系统谋划种业发展、加强专业化技术服务、强化全产业链要素保障、提升生产组织化能力、加强品牌打造等促进蔬菜产业裂变式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现状 机遇 对策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定位分析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杜 黄媛 刘胜兵 《农技服务》 2023年第6期115-118,共4页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促进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根据黔南州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规划,对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粮油、蔬菜、...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促进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根据黔南州农业发展现状和农业发展规划,对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粮油、蔬菜、生猪、茶叶、水果、中药材等黔南州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发展定位 发展路径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晓莲 罗全丽 《农技服务》 2024年第7期44-48,共5页
稻纵卷叶螟在黔南州的迁入时间早、发生代次多、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对保障黔南州水稻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黔南州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提供科学依据,2019—2023年对黔南州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稻... 稻纵卷叶螟在黔南州的迁入时间早、发生代次多、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重,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对保障黔南州水稻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黔南州有效防控稻纵卷叶螟提供科学依据,2019—2023年对黔南州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稻纵卷叶螟成虫迁飞规律和幼虫消长动态,以及成虫迁入时间和数量、气象条件、水稻品种及栽培管理对黔南州稻纵卷叶螟危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于4月上旬在黔南州南部低热地区零星出现,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其主迁入期,5月下旬至7月上旬其数量大;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虫南迁,仅在高海拔晚熟稻田零星残存。幼虫虫口密度随5月下旬水稻移栽大田、种植面积扩大逐渐增加,6—7月虫口密度达峰值;8月中下旬,虫口密度随水稻进入孕穗扬花期、南部低热地区进入灌浆期逐渐下降,至9月上旬田间发生轻,仅有零星的高海拔、晚熟稻的适生稻田少量残存。黔南州稻纵卷叶螟迁入路径基本一致,主迁入期成虫的迁入时间和迁入量是影响纵卷叶螟危害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在黔南州的主迁入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如提前至5月中旬前则危害减轻。5—9月黔南州多地气温适宜稻纵卷叶螟发育,且降雨多而集中,有利其迁入降落、繁殖危害,但连续大暴雨可减少初孵幼虫量。若水稻移栽持续时间长,将加重稻纵卷叶螟危害。可采取大面积灯诱和重发区域性诱相结合诱控成虫、选用不利于低龄幼虫卷叶的优质水稻品种、投放天敌种、施用生物药剂等措施防治稻纵卷叶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纵卷叶螟 消长动态 影响因子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茭白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及其经验启示
12
作者 罗飞 《农技服务》 2021年第7期133-134,共2页
蔬菜是黔南州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其中茭白是主推的品种之一。为促进黔南州茭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长顺、平塘的茭白产业发展模式为例,分析两者的实施方式、成效和优点,总结2种模式对当地茭白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茭白 产业发展 模式 经验 黔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成效、问题及对策
13
作者 周晓星 《农技服务》 2020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为促进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黔南州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调研,总结了黔南州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蔬菜 产业发展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2022年粮食生产形势分析与提升建议
14
作者 黄媛 陈杜 熊佳佳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黔南州是贵州省主要产粮地区之一,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对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植面积、产量、受灾情况分析2022年粮食生产形势,从“双保”“双扩”“双藏”“双化”方面总结黔南州保障粮食生产工作... 黔南州是贵州省主要产粮地区之一,多措并举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对推动贵州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种植面积、产量、受灾情况分析2022年粮食生产形势,从“双保”“双扩”“双藏”“双化”方面总结黔南州保障粮食生产工作措施及成效。指明其中生产基础薄弱、组织化程度低、链条延伸不足问题,提出了多措并举调动种粮积极性、持续深入开展“非粮化”排查整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上求“新跃升”、加快推进粮油产业化等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安全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产量抗性筛选试验
15
作者 韦兴宇 余湖波 龙风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60-162,共3页
为了解决黔南州山地立体气候及土地肥力较差条件下,玉米生产用种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更好地服务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利用近年来国审及黔审玉米新品种开展本次产量抗性比较筛选试验。结合黔南玉米种植区域的条件,筛选试验选择适宜于黔南区... 为了解决黔南州山地立体气候及土地肥力较差条件下,玉米生产用种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更好地服务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利用近年来国审及黔审玉米新品种开展本次产量抗性比较筛选试验。结合黔南玉米种植区域的条件,筛选试验选择适宜于黔南区域种植的综合适应性强的21个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内玉9018、先玉1895、凉单12、正昊玉833、兆康777折合、鼎创666、满玉1号、互邦107、瀚玉999等9个玉米新品种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表现优异,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可以在黔南州及类似生态区域的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产量表现 抗病性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刺苋在我国适生区预测
16
作者 李瑞斌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83-92,共10页
刺苋是我国重点管理的入侵植物之一,明确其适生区,可为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和ArsGIS软件,分析刺苋在我国扩散的主要限制性环境因子,预测其在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变化,并讨论不同适生区... 刺苋是我国重点管理的入侵植物之一,明确其适生区,可为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数据参考。本研究采用MaxEnt模型和ArsGIS软件,分析刺苋在我国扩散的主要限制性环境因子,预测其在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变化,并讨论不同适生区质心转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刺苋扩散的主要限制环境因子为最湿月降水量、年平均温度、最干月降水量和最湿季度平均温度,其适生范围分别在212~664 mm、17.2~30℃、15.5~204.6 mm与24.4~29.9℃。当前气候背景下,刺苋适生区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5%,主要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地区;未来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总体向北扩张,扩张率7.93%~15.31%。当前适生区质心点分别位于湖北利川、四川通江、湖南桑植与湖北恩施,未来质心总体呈向北迁移趋势,但入侵中心仍在华中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MaxEnt模型 潜在分布 质心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标水稻提前监测模型探索
17
作者 李瑞斌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54-57,共4页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分析工具,深入探究了水稻成熟期籽粒中镉(Cd)含量与分蘖期土壤pH值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关联性。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数学模型,用于预测水稻成熟期籽粒中的Cd含,模型公式为lg Cd_(成熟期籽粒)=0.48-0.18×...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分析工具,深入探究了水稻成熟期籽粒中镉(Cd)含量与分蘖期土壤pH值及有效态镉含量的关联性。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构建了一套数学模型,用于预测水稻成熟期籽粒中的Cd含,模型公式为lg Cd_(成熟期籽粒)=0.48-0.18×pH_(分蘖期)+0.621×lg ACd_(分蘖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4个测试点的预测准确率达到75%,为黔南州稻田土壤Cd污染的风险评估和有效管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超标 水稻 监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标水稻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分析
18
作者 李瑞斌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4期140-142,共3页
为了减少超标水稻被食用后对人体的伤害,为超标水稻的科学合理处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超标水稻安全利用方向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超标水稻经过酿酒工艺处理,所酿造的酒经过检测后,重金属镉、汞、砷、铬均未检出,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为了减少超标水稻被食用后对人体的伤害,为超标水稻的科学合理处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超标水稻安全利用方向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超标水稻经过酿酒工艺处理,所酿造的酒经过检测后,重金属镉、汞、砷、铬均未检出,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结果表明,所收购的稻谷通过酿酒工艺处理后重金属镉、汞、砷、铬等超标物质明显减少,甚至达到0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标 水稻 安全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热地区优质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19
作者 张仁阔 朱江洪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74-76,共3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三都县优质水稻生产的需求,促进三都县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试验选择品质优、产量好、抗性强的10个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M两优152、香两优贵福、野香优959和野香优糖4个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米质优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三都县优质水稻生产的需求,促进三都县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试验选择品质优、产量好、抗性强的10个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M两优152、香两优贵福、野香优959和野香优糖4个品种在丰产性、抗病性和抗逆性、米质优等方面表现较好,可在三都县水稻适宜种植区作为优质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筛选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邦玉71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
作者 朱江洪 龙风 张仁贵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为了适应贵州复杂地形地势,差异大的自然条件,突出的小气候特点,显著的典型立体农业特征,满足农民种植习惯要求,利用具有广适性、优质性、丰产性的玉米种质资源材料选育出配合力强的亲本。液107-219杂株选育父本K19,马齿型,白色穗轴,柱... 为了适应贵州复杂地形地势,差异大的自然条件,突出的小气候特点,显著的典型立体农业特征,满足农民种植习惯要求,利用具有广适性、优质性、丰产性的玉米种质资源材料选育出配合力强的亲本。液107-219杂株选育父本K19,马齿型,白色穗轴,柱形果穗,黄色籽粒,叶片上举;78599-141杂交选育母本JV-3,籽粒黄色,硬粒型,白色穗轴,株型半紧凑;母本JV-3与父本K19杂交选育玉米品种邦玉719,其表现为株型适宜,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出籽率高,产量表现好。审定编号:黔审玉20190014(东部)、黔审玉20220011(西部)。通过对邦玉719的选育、生产试验与适宜区域的种植表现,总结出本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各适宜种植区域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玉719 选育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