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黔南州刺梨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被引量:26
1
作者 罗桃 田华林 +1 位作者 梁红燕 徐润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5期97-98,共2页
刺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医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贵州是刺梨原产中心,数量多分布广,为贵州省特有的优势资源。黔南州部分县市在2000年前后抓住退耕还林等工程机遇,利用品质好、产量高的贵农5号、贵农7号等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刺... 刺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医学价值和观赏价值。贵州是刺梨原产中心,数量多分布广,为贵州省特有的优势资源。黔南州部分县市在2000年前后抓住退耕还林等工程机遇,利用品质好、产量高的贵农5号、贵农7号等优良品种大力发展刺梨种植,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优质苗木基地和种植示范基地。综述了黔南州刺梨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现状 优势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喜树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蓉静 覃忠样 徐浩峰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3期50-51,共2页
根据黔南州自然条件开展喜树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喜树栽培技术要点,为黔南州喜树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作参考。
关键词 黔南 喜树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百日容器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兴龙 杨屹梅 王德智 《林业科技开发》 2004年第1期32-33,共2页
以每m3 松林土分别加入过磷酸钙 10kg、15kg、2 0kg和饼肥 2 5kg、5kg、7 5kg配制成马尾松容器苗培育基质 ,并待马尾松种子发芽出土全苗后 ,间隔 7d、15d、30d分别喷洒浓度 5× 10 -3 kg/L、10× 10 -3 kg/L、15× 10 -3k... 以每m3 松林土分别加入过磷酸钙 10kg、15kg、2 0kg和饼肥 2 5kg、5kg、7 5kg配制成马尾松容器苗培育基质 ,并待马尾松种子发芽出土全苗后 ,间隔 7d、15d、30d分别喷洒浓度 5× 10 -3 kg/L、10× 10 -3 kg/L、15× 10 -3kg/L的尿素水溶液 ,并把其因素和水平安排到L9(34)正交表中。经过 8次生产应用重复试验 ,结果表明 :以 2 0kg过磷酸钙和 7 5kg饼肥配制基质 ,并每间隔 7d喷洒 1次浓度为 10× 10 -3 kg/L的尿素水溶液对马尾松百日苗的早期生长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百日容器苗 培育技术 基质配制 叶面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都县瑶人山南酸枣天然混交林群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邓伦秀 潘启好 +3 位作者 田华林 杨成华 石明章 石兴富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5期69-72,共4页
以三都县瑶人山南酸枣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定量计测了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群落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南酸枣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南酸枣在群落... 以三都县瑶人山南酸枣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特征,定量计测了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群落特征指标。结果表明,南酸枣群落垂直结构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物种丰富,南酸枣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但因南酸枣缺乏更新层,在自然种群中,属于一种衰退种,整个群落将逐渐演替为常绿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蓝大田栽培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莫礼龙 姚洪源 +2 位作者 田华林 孙云玲 侯伟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结合生产实际,对马蓝组培苗、扦插苗、传统冬藏种条的大田移栽技术和大田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为马蓝的人工种植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马蓝 组培苗 扦插苗 传统冬藏种条 大田移栽 大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名贵药材——八角莲群落生态学调查及生态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韦蓉静 徐浩峰 +2 位作者 田华林 罗桃 聂怡玫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第6期66-68,共3页
八角莲因其药用和观赏价值,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掌握八角莲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适生条件,对三都县的野生八角莲资源做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八角莲的生态宽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了相应的测定与分析。... 八角莲因其药用和观赏价值,造成人为过度采挖使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为进一步掌握八角莲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适生条件,对三都县的野生八角莲资源做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八角莲的生态宽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了相应的测定与分析。八角莲在各生境样地中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小,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说明其生态位宽度较窄,并且种间竞争强烈,自然条件下生长状态与其它常见物种比较处于劣势。通过分析认为,对八角莲这一渐危种要合理保护与利用,并且加大人工驯化栽培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莲 生境调查 生态位分析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配比方式的初步探索
7
作者 陈忠欣 苟惠荣 《中国林副特产》 2017年第2期32-33,共2页
通过对毛竹—马褂木不同配比混交造林方式的成效观测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获得: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对林分新生竹的株数和新生竹的平均高、平均地径存在显著影响;在四种不同配比方式的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中,以单株星状2(以株为... 通过对毛竹—马褂木不同配比混交造林方式的成效观测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获得: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对林分新生竹的株数和新生竹的平均高、平均地径存在显著影响;在四种不同配比方式的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中,以单株星状2(以株为单位,按照毛竹∶马褂木为8∶1的配比方式)的混交造林方式有利于毛竹的出笋和新竹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马褂木 混交造林 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蕨菜根段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8
作者 罗桃 田华林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4期30-31,共2页
利用ABT2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及埋(插)根方式对水蕨菜根段处理。然后在不含任何生长素的试验基质上进行生根和生长。试验表明,选择全埋方式,用300μg/mLABT2号生根粉浸泡15min为最佳处理组合;水蕨菜根段离体繁殖从根段埋(插... 利用ABT2号生根粉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及埋(插)根方式对水蕨菜根段处理。然后在不含任何生长素的试验基质上进行生根和生长。试验表明,选择全埋方式,用300μg/mLABT2号生根粉浸泡15min为最佳处理组合;水蕨菜根段离体繁殖从根段埋(插)到形成可出圃小苗大约需要1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蕨菜 根段离体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