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黄精叶斑病病原鉴定及拮抗菌对其抑制作用研究
1
作者 胡秀虹 何佳 +2 位作者 张廷辉 刘天宇 杨明豪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2-137,共6页
以多花黄精叶斑病典型症状的植株为原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了3株拮抗细菌Gluconobacter nephelii H-1、Bacillus... 以多花黄精叶斑病典型症状的植株为原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核糖体rDNA-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研究了3株拮抗细菌Gluconobacter nephelii H-1、Bacillus subtilis H-3和Bacillus magaterium B-2对优势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多花黄精叶斑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和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研究进一步发现Bacillus subtilis H-3对上述2株病原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91.37%、98.21%;拮抗菌Bacillus magaterium对Epicoccum sorghinum HJ-1和Pestalontiopsos microspori solate HJ-5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44.98%和95.49%;拮抗菌Gluconobacter nephelii H-1对上述2株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抑菌率分别为31.89%、50.41%。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效果最好,可为后期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叶斑病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拮抗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酱酸调味料中总酸、氨基酸态氮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邹大维 熊建军 +1 位作者 刘桂琼 张建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总酸、氨基酸态氮是鱼酱酸调味料中2个重要的特征指标,而鱼酱酸是一种新产品,国家没有相关的检测方法,文章旨在建立同一个前处理,同时检测样品中总酸、氨基酸态氮2个指标。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回收率:总酸(以加标乳酸为例)为85%~1... 总酸、氨基酸态氮是鱼酱酸调味料中2个重要的特征指标,而鱼酱酸是一种新产品,国家没有相关的检测方法,文章旨在建立同一个前处理,同时检测样品中总酸、氨基酸态氮2个指标。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回收率:总酸(以加标乳酸为例)为85%~105%,氨基酸态氮为90%~102%。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鱼酱酸调味料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酱酸调味料 总酸 氨基酸态氮 含量 测定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鸡肉中2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坤 刘桂琼 +1 位作者 管春成 陈光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4-291,共8页
建立了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鸡肉中2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鸡肉样品经80%乙腈溶液(含0.2%甲酸)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用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 ... 建立了通过型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鸡肉中23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鸡肉样品经80%乙腈溶液(含0.2%甲酸)提取,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用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甲醇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源正离子扫描及依赖保留时间的多反应监测模式下(Scheduled 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磺胺类药物在线性范围0.2~20 ng/mL上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检出限为0.1~2.0μg/kg,定量限为0.25~5.0μg/kg;在1.0、2.0、5.0μg/kg三个加标水平上平均回收率为66.12%~99.83%,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72%~10.36%;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鸡肉中多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肉 磺胺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特色食品鱼酱酸调味料加工工艺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邹大维 熊建军 +1 位作者 刘桂琼 张建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40,共3页
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代替传统工艺中鱼扇子的鱼类以及添加量等最佳配方,主要采用感官评定和特征理化指标试验方法对鱼酱酸调味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感官评定和特征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鱼酱酸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在试验的5个品种中,稻田... 研究的目的是找到代替传统工艺中鱼扇子的鱼类以及添加量等最佳配方,主要采用感官评定和特征理化指标试验方法对鱼酱酸调味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感官评定和特征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鱼酱酸调味料的最佳配方为在试验的5个品种中,稻田鲤鱼添加量为20%;小河鱼添加量为20%。试验中这一配方是最适合当地鱼酱酸调味料生产企业选择原料的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鱼类 稻田鲤鱼 小河鱼 添加量 感官评定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蓝莓酒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其呈味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管春成 阳志锐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本研究以“顶峰”等7个主栽蓝莓品种发酵的蓝莓酒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蓝莓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7种蓝莓酒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 本研究以“顶峰”等7个主栽蓝莓品种发酵的蓝莓酒为试验材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蓝莓酒中的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7种蓝莓酒共检测出15种游离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其中“顶峰”蓝莓酒中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75.19和42.15mg/L。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种蓝莓酒的氨基酸之间绝大多数呈正相关关系(P<0.01),蓝莓在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协同积累。蓝莓酒呈味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顶峰”蓝莓酒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均较高,“灿烂”蓝莓酒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蓝莓酒 游离氨基酸 呈味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贮藏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拮抗菌对其抑制作用研究
6
作者 胡秀虹 张廷辉 +1 位作者 欧明云 宋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168-171,共4页
以自然病变的羊角辣椒为原料,采用组织培养法及回接法从中分离筛选优势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全序列分析对优势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一株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优势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辣椒在贮藏过程中发... 以自然病变的羊角辣椒为原料,采用组织培养法及回接法从中分离筛选优势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ITS全序列分析对优势病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了一株拮抗细菌Bacillus subtilis对优势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辣椒在贮藏过程中发生病变的优势病原菌为1株真菌,经鉴定为Botrytis cinerea。研究发现,生防菌Bacillus subtilis对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可达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原菌 分离鉴定 生防菌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薏米致霉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石庆楠 曾海英 +2 位作者 文安燕 黄金 秦礼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01-105,共5页
从贵州霉变薏米中分离纯化霉菌菌株,通过反接种验证其致霉性并进行生物学分类鉴定。采用点植法观察霉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菌落特征,在形态学鉴定基础上,辅以ITS序列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菌株拟鉴定到属种。最终筛出15株霉菌,... 从贵州霉变薏米中分离纯化霉菌菌株,通过反接种验证其致霉性并进行生物学分类鉴定。采用点植法观察霉菌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性状、菌落特征,在形态学鉴定基础上,辅以ITS序列扩增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菌株拟鉴定到属种。最终筛出15株霉菌,并将其中8株致霉菌鉴定到种,分别为:C1米曲霉菌(Aspergillus oryzae)、C2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C3构巢曲霉菌(Aspergillus nidulans)、C4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C5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s)、C6层生镰刀霉菌(Fusarium proliferatum)、C7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和C8青霉菌(Penicillium aethiopicum)。从薏米中分离的霉菌对薏米有明显的致霉作用,推测其为薏米中主要致霉菌类型。本文为今后薏米储藏及防霉抑腐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霉菌 分离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快速测定陈年道菜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坤 刘桂琼 吴凯仪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159,共4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陈年道菜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后,经Agilent Ecilpse Plus C18(50mm×2.1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20mmol/L乙酸铵的乙酸溶液(pH 5.28)为流动相进... 建立了一种同时快速测定陈年道菜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后,经Agilent Ecilpse Plus C18(50mm×2.1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20mmol/L乙酸铵的乙酸溶液(pH 5.28)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0.30mL/min,柱温为40℃,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表明,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在5min内可以完全分开,样品在0.02~0.10g/kg添加三水平范围内的回收率在66.43%~102.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该方法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适用于陈年道菜中安赛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脱氢乙酸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陈年道菜 安赛蜜 苯甲酸 山梨酸 糖精钠 脱氢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发酵及其产物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庆楠 文安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4,共4页
薏苡(Coix lachrymajobi)为禾本科薏苡属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种仁称为"薏米",作为集营养、保健及医疗于一体的杂粮珍品,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由于薏米质地坚硬和淀粉难糊化等特性,目前多以原粮... 薏苡(Coix lachrymajobi)为禾本科薏苡属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种仁称为"薏米",作为集营养、保健及医疗于一体的杂粮珍品,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由于薏米质地坚硬和淀粉难糊化等特性,目前多以原粮及粗加工产品销售,高值化精深加工产品尚待开发。近年来应用微生物对薏米进行发酵的研究表明,薏米发酵产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因此,该文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微生物(如红曲、酵母菌、裂蹄木层孔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醋酸菌等)发酵薏米的品质及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旨在为延长薏米加工产业链和开发高值化新产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 发酵 品质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TiO2异质结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阿莫西林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秀虹 吴林冬 +2 位作者 张廷辉 王翔 贺仲兵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70-1075,共6页
为了拓宽TiO2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使其在可见光下能有效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采用乳液法和浸渍法合成了Fe2O3包覆的Fe2O3/TiO2异质结材料,运用XRD、SEM、EDS、Raman、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阿莫西林模拟废水的可见光催化降... 为了拓宽TiO2的可见光响应范围,使其在可见光下能有效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采用乳液法和浸渍法合成了Fe2O3包覆的Fe2O3/TiO2异质结材料,运用XRD、SEM、EDS、Raman、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阿莫西林模拟废水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阿莫西林初始质量浓度、光照时间及重复使用次数对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制得的样品为锐钛矿晶型,其颗粒粒径为280-350 nm,Fe2O3与TiO2之间形成了异质结结构,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拓宽了TiO2的可见光响应范围;此外,Fe2O3/TiO2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TiO2及Fe2O3;当Fe2O3/TiO2添加量为5 g/L、阿莫西林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光照60 min时,阿莫西林的去除率可达71.2%,且其重复利用性能良好。所制的Fe2O3/TiO2异质结材料能较好地光降解模拟废水中的阿莫西林,有望在抗生素废水的实际治理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乳液法和浸渍法 Fe2O3/TiO2异质结 表征 阿莫西林 可见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特色鱼酱酸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晓琴 石庆楠 陈中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7-91,共5页
以4种代表性的鱼酱酸为研究对象,以糟辣椒为对照,对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酱酸与糟辣椒的固形物、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总酸、总酯、游离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含量均... 以4种代表性的鱼酱酸为研究对象,以糟辣椒为对照,对基础营养成分、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鱼酱酸与糟辣椒的固形物、粗脂肪、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总酸、总酯、游离氨基酸、矿物质、有机酸和辣椒碱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鱼酱酸中游离氨基酸高于糟辣椒,且绿之宝鱼酱酸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是糟辣椒的2.62倍,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0.30~0.51 g/100 g),表明鱼酱酸的鲜味比糟辣椒(0.18 g/100 g)更为浓郁。鱼酱酸中钙和磷高于糟辣椒,绿之宝鱼酱酸中钙含量最高(1927.27 mg/kg),是糟辣椒的10.58倍。鱼酱酸和糟辣椒中辣椒碱含量为8.84~15.64μg/g,且主要有机酸均为乳酸、柠檬酸和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酱酸 糟辣椒 矿物质 有机酸 辣椒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联用快速测定酱油中糠醛类物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斌 杨坤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156,共5页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酱油中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进一步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处理,然后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3种糠醛物质在0.002~...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酱油中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提取液进一步进行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处理,然后用G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3种糠醛物质在0.002~10 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S/N=3)为0.005~0.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87.6%~100.2%。该法简便、快速、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酱油中糠醛类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3种糠醛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腌制韭菜根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秀虹 张廷辉 +2 位作者 李建会 李培 王翔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94,108,共4页
以胀袋变质的低糖腌制韭菜根为材料,对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利用纯培养法共筛选出菌落形态差别较明显的优势细菌菌株4株,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了各菌株的种属... 以胀袋变质的低糖腌制韭菜根为材料,对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与鉴定。利用纯培养法共筛选出菌落形态差别较明显的优势细菌菌株4株,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了各菌株的种属。结果发现,腌韭菜根中的主要致腐菌由1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和1株莴苣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actucae)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糖腌制韭菜根 胀袋变质 优势腐败菌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腌韭菜根中腐败菌的分离鉴定及防腐剂对其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秀虹 李培 +2 位作者 邓先银 王翔 张廷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10-114,120,共6页
以胀袋变质的真空包装韭菜根为原料,采用纯培养法从中分离筛选腐败微生物。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主要腐败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防腐剂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腌韭菜根胀袋变质的优势... 以胀袋变质的真空包装韭菜根为原料,采用纯培养法从中分离筛选腐败微生物。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主要腐败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防腐剂对主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导致腌韭菜根胀袋变质的优势腐败菌主要为5株芽孢杆菌属细菌,经鉴定由3株Bacillus megaterium和2株Bacillus toyonensis组成;防腐剂抑菌试验得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EDTA和焦亚硫酸钠5种防腐剂对5株腐败菌的IC50分别为5.63~10.11、11.24~31.33、10.07~18.60、20.68~40.70、15.74~36.37μg/mL,抑菌效果依次为: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ED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韭菜根 腐败细菌 分离鉴定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负载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秀虹 张廷辉 +2 位作者 王翔 蔡凌云 李荡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0-192,197,共4页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出TiO_2光催化材料。以苯酚废水为模拟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和不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废水中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负载TiO_2制得的光催化剂在300W汞灯照射下,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5...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出TiO_2光催化材料。以苯酚废水为模拟目标降解物,考察了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和不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废水中苯酚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负载TiO_2制得的光催化剂在300W汞灯照射下,当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初始pH=7,光照距离为11cm时,对苯酚的降解率较高,pH=7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处理效果较好。反应机理为TiO_2受光照射后,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使苯酚得到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负载 TIO2 光催化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壮阳类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5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坤 张建炀 石庆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称取经研磨后的样品0.500 0g,用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50mL,以10 000r·min-1转速离心10 min,上清液经0.25μm滤膜过滤后,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色谱柱(100mm×2.1mm,5μm)分离5种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 称取经研磨后的样品0.500 0g,用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至50mL,以10 000r·min-1转速离心10 min,上清液经0.25μm滤膜过滤后,采用Waters Symmetry Shield RP色谱柱(100mm×2.1mm,5μm)分离5种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红地那非、伐地那非、伪伐地那非),以含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的甲醇和含0.1%甲酸的10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PDE-5药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5~0.43mg·kg-1。加标回收率为97.2%~104%,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1%~1.1%。方法用于检测62种壮阳类保健品中上述5种PDE-5药物,共有37种保健品中检出非法添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西地那非 他达拉非 红地那非 伐地那非 伪伐地那非 壮阳类保健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酱酸调味料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坤 吴凯仪 +3 位作者 张建炀 顾阳 刘桂琼 管春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4-148,共5页
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酱酸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处理后,以0.1%甲酸的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喷雾源正离子扫... 建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鱼酱酸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处理后,以0.1%甲酸的甲醇和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喷雾源正离子扫描及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监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7种氨基酸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2~0.9999,检出限为0.000004%~0.0001%,定量下限为0.00001%~0.0002%,17种氨基酸水解总含量为0.520%~3.335%,17种氨基酸酸水解总含量为1.807%~3.889%,7批次鱼酱酸调味料中亮氨酸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0.338%~1.219%,胱氨酸含量低于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酱酸 氨基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腌韭菜根中腐败细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秀虹 韦国兰 +2 位作者 李培 张廷辉 王翔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2,共5页
为探究凯里腌韭菜根中的5株优势腐败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莴苣不动杆菌(Acinetobacfer lactucae)、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土杨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为探究凯里腌韭菜根中的5株优势腐败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莴苣不动杆菌(Acinetobacfer lactucae)、解淀粉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amylolyticus)、土杨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生长特性,研究了5株供试菌在不同温度、pH值、装样量、防腐剂含量以及不同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5株供试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15℃和50℃时生长微弱,4℃时几乎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6.0~6.5;5株腐败菌均为兼性厌氧菌;高温杀菌时,100℃灭菌20 min以上才能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单一防腐剂苯甲酸钠、乳链菌肽对初始浓度约为500 CFU/mL的供试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添加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2~0.3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韭菜根 腐败细菌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里白酸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庆楠 刘桂琼 张建炀 《黑龙江粮食》 2021年第10期98-99,共2页
凯里白酸汤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以米为原料自然发酵而成,具有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功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本文概括总结了近年来凯里白酸汤的国内研究状况,给参与贵州酸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给推动凯里... 凯里白酸汤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以米为原料自然发酵而成,具有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功能,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同。本文概括总结了近年来凯里白酸汤的国内研究状况,给参与贵州酸汤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期给推动凯里白酸汤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酸汤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韭醇提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20
作者 胡秀虹 张廷辉 +2 位作者 欧明云 何佳 李建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147,共5页
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大叶韭乙醇提取物(醇提物),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大叶韭不同部位醇提物对辣椒枯萎病菌、茄子黄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猕猴桃溃烂镰刀菌、水稻纹枯病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叶韭不... 采用超声提取法制备大叶韭乙醇提取物(醇提物),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比较大叶韭不同部位醇提物对辣椒枯萎病菌、茄子黄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猕猴桃溃烂镰刀菌、水稻纹枯病菌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大叶韭不同部位醇提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着醇提物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醇提物质量浓度为30.00 mg/mL时,韭菜籽醇提物对茄子黄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分别为54.59%±1.76%、53.91%±2.65%、53.65%±1.60%;韭菜根醇提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猕猴桃溃烂镰刀菌、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率分别为40.69%±2.04%、56.56%±2.72%、31.92%±1.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韭 醇提物 植物病原菌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