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3年黔东南州茶叶农药残留情况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微 胡毅 刘文锋 《茶叶学报》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于2021年实施后黔东南州茶叶农药残留情况。【方法】采集2021—2023年黔东南州11个产茶县的茶叶样品300份,按照国标方法GB23200.113—2018、 GB23200.13—2016和GB 23200.121—2021进行农药残留... 【目的】为了解《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于2021年实施后黔东南州茶叶农药残留情况。【方法】采集2021—2023年黔东南州11个产茶县的茶叶样品300份,按照国标方法GB23200.113—2018、 GB23200.13—2016和GB 23200.121—2021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按照国标方法 GB 2763—2019和GB 2763—2021进行合格判定。【结果】300份测试样本中,检出农药残留样品95份,超标样品2份,检出率31.67%,超标率0.66%。按照年份分析,三年的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是逐年递减的,分别是52.94%(2021年)、37.40%(2022年)、16.10%(2023年)。超标样品也由2021年、2022年分别超标1个到2023年全部合格。本次共检出31种农药,检出频率最高的是噻虫嗪(22份),其次为呋虫胺(20份)、多菌灵(18份)、联苯菊酯(17份)和噻嗪酮(16份)。所检出农药毒性大多为中低毒,甚至微毒农药,仅有克百威和灭多威2种高毒农药。【结论】2021—2023年黔东南州茶叶质量安全情况良好,《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对茶叶质量安全保障实施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茶叶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水稻机收减损的思考及对策
2
作者 梁任江 文国营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水稻机械化收割因其收获效率高且有效减轻劳动力的特点而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在机械收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损耗,对农民造成直接经... 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中,水稻机械化收割因其收获效率高且有效减轻劳动力的特点而得以迅速发展,然而在机械收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损耗,对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耗,因此降低水稻机收损耗率亟待解决。水稻是黔东南州主要粮食作物,减少水稻机械收割损耗是促进粮食稳产增产重要措施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至关重要作用。文章介绍黔东南州水稻机收减损工作现状,分析损耗因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黔东南州及丘陵山地地区水稻机收减损工作提供参考,确保实现粮食“颗粒归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州 水稻 机收减损 粮食安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筛选
3
作者 杨秀军 廖宇娟 +1 位作者 王建平 胡腾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4-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F优498为对照,选用市场上销售的12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丹寨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正常结实。从产量... 为筛选出适宜黔东南州丘陵冷凉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F优498为对照,选用市场上销售的12个优质水稻新品种在贵州省丹寨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正常结实。从产量来看,甬优1540产量最高,为10 607.65 kg/hm^(2),极显著高于F优498,较F优498增产7.12%;其生育期为167 d,株高为108.8 cm,有效穗数为229.5万穗/hm^(2),穗长为20.0 cm,穗粒数为212.8粒,可作为优质稻品种在当地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麟两优华占、蓉18优2348、荃优鄂丰丝苗及金龙优263的产量分别较F优498增产5.98%、4.55%、3.79%、0.38%,这4个品种中除金龙优263产量与F优498无显著差异外,其他3个品种产量均极显著高于F优498,可进一步多点试验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品种 性状 产量 丘陵冷凉区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10个甘薯品种品比试验研究
4
作者 杜磊 冷劲松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本研究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得出甘薯产量排序为:龙薯9号>莆薯32>黔薯2号>浙薯13>徐渝34>黔薯1号(ck)>黔薯5号>广薯87>黔紫薯1号>紫云红芯薯,其中龙薯9号与其余9个甘薯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莆薯32与黔... 本研究对10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得出甘薯产量排序为:龙薯9号>莆薯32>黔薯2号>浙薯13>徐渝34>黔薯1号(ck)>黔薯5号>广薯87>黔紫薯1号>紫云红芯薯,其中龙薯9号与其余9个甘薯品种产量差异极显著,莆薯32与黔薯2号、浙薯13和徐渝34等9个品种产量差异显著。从藤蔓生长情况看,黔薯5号,黔紫薯1号等品种地上藤蔓茂盛。最终筛选出龙薯9号、莆薯32等甘薯品种具有薯块产量和大薯率较高等优点,作为饲料和加工薯而言,比较适合在黔东南州大面积推广,而黔薯5号、黔紫薯1号等品种地上藤蔓茂盛,根据当前市场对甘薯产品多元化需求较大,可进一步探究作为叶菜型甘薯的食用品质及多次采摘产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筛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与推进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杨长波 夏应泽 《农技服务》 2021年第4期124-126,共3页
为推进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当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从当地土地承包及流转的规模、主体、用途、价格、期限等方面总结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健全、... 为推进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当地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从当地土地承包及流转的规模、主体、用途、价格、期限等方面总结黔东南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合同不规范和流转政策法规宣传不足等问题,从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和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提出推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 现状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转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凯里市和麻江县为例
6
作者 范建新 杨芩 +5 位作者 夏应泽 龙英武 熊光源 吴如杰 刘立波 刘明洁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37-140,共4页
通过在黔东南州的凯里市和麻江县开展调查和研究,重点查找黔东南州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转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通过加快探索、建立“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协同机制的对策及形成产业联结共同体的建议,推动平台公司向... 通过在黔东南州的凯里市和麻江县开展调查和研究,重点查找黔东南州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转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通过加快探索、建立“三大经营主体”联动协同机制的对策及形成产业联结共同体的建议,推动平台公司向实体转型、合作社向公司管理模式转型、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型,着力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职业农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期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转改革 平台公司转型 合作社转型 职业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开桃 尚斌 臧灵飞 《南方农业》 2023年第8期158-162,共5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适宜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当前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其成为助推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从...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适宜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当前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使其成为助推黔东南州乡村振兴的一股重要力量,从充分利用政策红利,补齐经济短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突出区域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及市场作用,化解市场风险4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牛羊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被引量:3
8
作者 樊章梅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72-72,共1页
本文针对黔东南州牛羊产业发展情况,分析当前牛羊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黔东南州 牛羊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现状及产业化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杰 王忠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0期231-231,233,共2页
介绍了黔东南州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基本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结合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产品通过认证地理标志后对农业产业发展、价值提升、市场推广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 地理标志 现状 问题 对策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重点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浪 陆建彬 +1 位作者 姜军 刘胜涛 《农技服务》 2020年第5期122-124,共3页
为提升黔东南州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黔东南州农业生产机械化概况和重点特色农产品生产所需的农机具详细种类,分析了为满足生产需求应解决的农机购置补贴涵盖范围不全、主管部门重视不够... 为提升黔东南州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黔东南州农业生产机械化概况和重点特色农产品生产所需的农机具详细种类,分析了为满足生产需求应解决的农机购置补贴涵盖范围不全、主管部门重视不够、配套设施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支撑体系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生产机械化 农机购置补贴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成效与后续监管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杰 杨长波 《农技服务》 2021年第5期102-103,107,共3页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是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代表,开发、推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对保护区域优势农业资源,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区域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介绍了黔东南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成...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受保护的知识产权,是区域特色农产品的代表,开发、推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对保护区域优势农业资源,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促进区域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介绍了黔东南州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成效与农产品地理标志对黔东南州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后续监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地理标志 产权保护 农业产业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做法及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长波 赵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8期230-232,共3页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州农民合作社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围绕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不断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以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规范提升 做法 建议 黔东南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州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守殿 苏昌荣 +2 位作者 杨晓力 冷劲松 兰吉玉 《南方农业》 2019年第24期118-119,共2页
立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内林地、气候、食用菌、地方政策等资源优势,采用实地调查研究形式,通过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效益分析,为阐述黔东南州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 立足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内林地、气候、食用菌、地方政策等资源优势,采用实地调查研究形式,通过经济、社会、生态3方面效益分析,为阐述黔东南州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助推全州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促进黔东南州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对下一步全州发展林下食用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食用菌 效益分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榕江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14
作者 周子竹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5期57-59,共3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以榕江县为例,在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中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乡村振兴 发展现状 榕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稻-蛙-鱼”综合种养试验及效益分析
15
作者 庄燚华 谌金吾 +3 位作者 王益海 吴元魁 刘忠培 麻智芳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为提高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的综合生产效益,在镇远县选择山地稻田6670 m^(2),进行水稻单作和稻-蛙-鱼综合种养共作试验,并分析比较综合效益。其中单一水稻种植田3335 m^(2)为对照组(1万株/667 m^(2)),水稻-牛蛙-鲤综合种养共作33... 为提高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的综合生产效益,在镇远县选择山地稻田6670 m^(2),进行水稻单作和稻-蛙-鱼综合种养共作试验,并分析比较综合效益。其中单一水稻种植田3335 m^(2)为对照组(1万株/667 m^(2)),水稻-牛蛙-鲤综合种养共作3335 m^(2)为试验组(水稻1万株/667 m^(2),牛蛙苗4000只/667 m^(2)、鲤鱼苗50 kg/667 m^(2)),水稻收割时收获水产品。结果:(1)对照组水稻产量589.3 kg/667 m^(2),收益2121.6元/667 m^(2),纯利润1751.6元/667 m^(2);试验组水稻产量528.8 kg/667 m^(2)、牛蛙产量400 kg/667 m^(2)、鲤鱼产量125 kg/667 m^(2),纯利润13693.5元/667 m^(2),比对照组提高6.8倍。(2)综合糙米率、精米率、垩白度米质指标,试验组稻米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黔东南自治州山地稻田采用水稻-牛蛙-鲤鱼综合种养共作模式可大幅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是1种可在山地稻田适度规模推广的综合种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自治州 山地稻田 “稻-蛙-鱼”综合种养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探究白地汤对小鼠止血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衣兰晓 张丽 +4 位作者 李灿欣 盛伊果 张永贤 徐在品 姚碧琼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4,共9页
为了探究白地汤不同配比组方的止血效果,探寻其止血机制,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止血中药的药效评价及筛选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白地汤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价。试验选择血小板(PLT)计数、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 为了探究白地汤不同配比组方的止血效果,探寻其止血机制,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止血中药的药效评价及筛选的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白地汤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价。试验选择血小板(PLT)计数、出血时间(B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6项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与“蛛网”模式结合的方式建立止血效果评价模型。使用ICR小鼠为实验动物,对生理盐水、云南白药、白头翁-地榆炭2∶1配伍(简称白地汤2∶1)、白地汤3∶2、白地汤1∶1、地榆炭和白头翁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配比白地汤、地榆炭均有止血效果。其中,白地汤各组均能缩短小鼠BT、APTT、TT,增多FIB;地榆炭组能缩短小鼠BT、APTT、PT,增多FIB,对TT无影响;仅地榆炭组和白地汤1∶1组能增多小鼠PLT总数。而白头翁止血效果较差,仅能缩短TT。代入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发现,7种样品止血效果排名为:白地汤1∶1>云南白药>地榆炭>白地汤2∶1>白地汤3∶2>白头翁>生理盐水。说明白地汤有止血、促凝的作用,且地榆炭、白头翁配伍后,止血效果发生变化,其中以白头翁-地榆炭1∶1配伍效果最佳。此结果可为动物出血症的治疗及相关止血兽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模式 层次分析法 白地汤 止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蟹共作绿色高效养殖技术
17
作者 补永芳 梁任江 《科学养鱼》 2025年第1期34-36,共3页
近年来,剑河县通过养殖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养殖条件的稻蟹共作综合养殖模式,推进养殖业向绿色、高效、健康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商品的产出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为推... 近年来,剑河县通过养殖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不同养殖条件的稻蟹共作综合养殖模式,推进养殖业向绿色、高效、健康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商品的产出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为推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整体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养殖模式。本文围绕稻蟹共作养殖技术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前期准备、蟹苗投放、养殖管理等环节养殖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的一线工作者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条件 养殖模式 高效养殖技术 剑河县 生态效益 产出效益 改造升级 前期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榕江县辣椒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18
作者 蒋佰祝 王堃 +1 位作者 张丽 李正丽 《上海蔬菜》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种植的辣椒品种,作者引进3个线椒品种和2个朝天椒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分别以湘辣235和子弹头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线椒品种中,黔椒12号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2410.30 kg,较对照湘辣235每... 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种植的辣椒品种,作者引进3个线椒品种和2个朝天椒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分别以湘辣235和子弹头作为对照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线椒品种中,黔椒12号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为2410.30 kg,较对照湘辣235每667 m^(2)增产805.13 kg,增产率为43.66%;朝天椒品种中,对照子弹头产量最高,黔研002次之,较子弹头每667 m^(2)减产81.31 kg,但两者产量差异不显著。综合产量、经济性状、抗逆性和抗病性表现,线椒黔椒12号和朝天椒黔研002果皮光亮、产量较高、抗病性强、抗倒伏性好、商品性佳,适宜在榕江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朝天椒 比较试验 产量 抗病性 植物学性状 贵州榕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文汉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许多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青贮玉米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许多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和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青贮玉米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该文主要对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相应的病虫害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作早熟马铃薯大棚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磊 朱守殿 倪玉琼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1期80-81,84,共3页
为探索适合黔东南州的冬作早熟马铃薯大棚种植技术,本研究在大棚内采用垄作覆盖透明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反光地膜和不覆膜种植(ck)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产量排序为:覆盖反光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透明地膜>不覆膜(ck)... 为探索适合黔东南州的冬作早熟马铃薯大棚种植技术,本研究在大棚内采用垄作覆盖透明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反光地膜和不覆膜种植(ck)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产量排序为:覆盖反光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透明地膜>不覆膜(ck),产量分别为:1588.7 kg/667 m^(2)、1528.1kg/667 m^(2)、1489.2 kg/667 m^(2)和1220.8 kg/667 m^(2);商品薯率排序为:覆盖反光地膜>覆盖黑色地膜>覆盖透明地膜>不覆膜(ck),商品薯率分别为:89.45%、88.78%、87.27%和87.15%。从节本增效和绿色生产角度综合考虑,大棚内垄作覆盖黑色地膜种植模式比较适合黔东南州冬作早熟马铃薯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马铃薯 垄作 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