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龙江剧建设与发展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明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20,共5页
1959年诞生的新剧种龙江剧走过了40余年的成长历程,成为关东大地上的一朵迎春花。总结其经验,在于自觉地解决其剧本、特色、创新、人才、开放等五大要素。这五大要素解决了,观众问题、市场问题、品牌问题便迎刃而解。
关键词 龙江剧 剧目实验 地域特色 创新精神 艺术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漫型艺术的历史进步与审美倾斜——论20世纪戏曲现代戏的成就、问题和走向 被引量:2
2
作者 经百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7-73,共7页
20 世纪的戏曲现代戏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艺术品位、浪漫型艺术性质及戏曲艺术形式的本体质的规定性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展望21 世纪戏曲现代戏的走向,应由工具戏剧向审美戏剧、写实戏剧向写意戏剧、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转化。
关键词 现代戏 浪漫型 审美 写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新编剧目唱腔旋律创作技巧研究
3
作者 傅彦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67-69,共3页
一、整体构思连贯统一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唱腔音乐的曲作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从唱腔音乐的总体构思及细节的按排上,做到了点线结合、主次分明、贯穿合一、血脉相连的整体美和理性美的结构布局。 1、旋法按照新... 一、整体构思连贯统一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唱腔音乐的曲作者.为了更好地体现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从唱腔音乐的总体构思及细节的按排上,做到了点线结合、主次分明、贯穿合一、血脉相连的整体美和理性美的结构布局。 1、旋法按照新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身份及具体的戏剧情节,对传统唱腔的基本腔型的旋律进行重新组合。例如,旋律的线条,音程的跳动,音区、音域的变化和各种新的音乐素材的运用等方面,都做了各种新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律 唱腔音乐 人物性格 主题思想 新编历史剧 结构布局 京剧 西皮 新剧目 特性音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PROW中利用不规则图形按钮实现“粮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查询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洁 宗晓杰 邹晓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3,共3页
介绍了在FOXPROW中如何利用不规则图形按钮实现“粮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查询方法,并给出了一个制作不规则图形按钮的实例.
关键词 数据查询 FOXPROW 图形按钮 粮食生产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场戏唱腔音乐的变化发展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继昂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 拉场戏,俗称“拉场玩艺儿”、“蹦蹦戏”等.是旧时“蹦蹦”(今称二人转——广义说)多种演出形式中一种初具戏曲形态的民间小戏形式.广泛流传于东北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 拉场戏的艺术特征,用艺人的话说是:“是戏又不全是戏的戏”.“是戏”是说拉场戏已从说唱艺术中脱颖而出,已初步形成了戏曲的基本特点;“又不全是戏的戏”,是说与京评大戏比,仍然残留着浓重的(特别在音乐上)说唱艺术的特点,因此,在音乐上,拉场戏具有较为独特的个性. 拉场戏唱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场戏 发展手法 基本曲调 曲牌 板式变化体 东北地区 说唱艺术 初步形成 艺术特征 唱腔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程实现数据库的单个字段加密
6
作者 邹晓明 陈鑫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8-239,共2页
对FoxPro系统的数据库采用新颖的加密方式,同时为其它系统的数据库加密方法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 数据库 FOXPRO系统 单字段 加密强度 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片《北极雪》解读
7
作者 吴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4,共1页
有人说,真实地反映生活,以一种写实的手法去创作的电影是好电影;有人说,用夸张的手法,寓意一种现象或者一个时代的电影是好电影;有人说,以特定的风格创作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个方面,有灵魂的电影就是... 有人说,真实地反映生活,以一种写实的手法去创作的电影是好电影;有人说,用夸张的手法,寓意一种现象或者一个时代的电影是好电影;有人说,以特定的风格创作的电影就是好电影……其实,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个方面,有灵魂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近日观看了影片《北极雪》,我想说,这是一部好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影片 解读 电影 创作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填补空白的丰硕成果——《满族文学史》评价
8
作者 隋书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42-143,共2页
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与撰著,自60年代就开始了,80年代初国家将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满、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朝鲜和锡伯等民族,有的已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史课题组,有的刚刚起步。但东北几个少数民族,除一本《蒙古族... 我国对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与撰著,自60年代就开始了,80年代初国家将其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满、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朝鲜和锡伯等民族,有的已成立了少数民族文学史课题组,有的刚刚起步。但东北几个少数民族,除一本《蒙古族文学史》外,唯有满族文学史编委会成立最早,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工作。辽宁大学赵志辉、邓伟和沈阳师范学院马清福3位同志,为填补满族文学研究空白项目,历经数年的艰辛,勤奋耕耘,合作完成了《满族文学史》(第一卷)的撰著任务,并由沈阳出版社于1989年5月出版。这喜人的丰硕成果,实在令人欣慰。《满族文学史》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以大量史料,全面系统地对满族先世文学进行了介绍,是一部在总结前人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勇于探索的专著。它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对满族先世文学的发展脉络、断代分期,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特征、重要作家和代表性作品以及作品的内容、艺术价值、创作方法特点等,都做了科学研究,使读者对满族先世文学有了明晰整体地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丰硕成果 满族文学 填补空白 发展脉络 文学发展 金元时期 内容丰富 方法特点 马克思主义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