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纪录影像的视觉呈现与形象建构
1
作者 汪淑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
近年来,黑龙江题材的纪录片大多都聚焦自然地理的客观呈现,散文化的结构、传统的视角、唯美的画面处理,更多展现的是黑龙江流域的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对于在国家层面所推行的宏观经济战略之"一带一路",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区域形象"... 近年来,黑龙江题材的纪录片大多都聚焦自然地理的客观呈现,散文化的结构、传统的视角、唯美的画面处理,更多展现的是黑龙江流域的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对于在国家层面所推行的宏观经济战略之"一带一路",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区域形象"建构对经济文化发展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纪录片作为非常具有现实指引与媒介传播效应的艺术样式,应该第一时间纪录区域经济文化的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形象 纪录片创作 形象建构 区域经济 媒介传播 经济文化发展 散文化 东北经济 第一时间 秘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化电视台《e早新闻》节目制作发展路径探究
2
作者 张海洋 《电影评介》 2014年第4期92-93,共2页
电视新闻节目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之一,相比于报纸、网络等媒介,电视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电视节目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不仅仅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艺术.《e早新闻》节目作为绥化广播电视台倾力... 电视新闻节目是信息传递的媒介之一,相比于报纸、网络等媒介,电视有着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电视节目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不仅仅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一种手段,更是一门反应了社会文化的艺术.《e早新闻》节目作为绥化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秉承“天下资讯,一早知道”的制作理念,以其精美的包装、打破常规新闻的播报方式,将每天国际、国内、本地发生的大事、趣事、新鲜事以清新的节目播出形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每天清晨将第一缕新闻信息第一时间带到广大观众身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 新闻节目 节目制作 绥化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诵中的情感从哪里来?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玉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3,共2页
朗诵中情感的酝酿和抒发十分重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还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自居易认为情感对于诗来说是首要的、根本的。朗诵也一样,它的魅力首先在于真挚的情感。离开了情感,
关键词 情感 朗诵 《与元九书》 白居易 自居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同步教学”走向“合作学习” 被引量:3
4
作者 任雅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58,共2页
佐藤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他与中小学一线教师合作,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一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近些年,钟启泉教授先后翻译了佐藤学的多部专著,《学校的挑战——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同步教学 日本东京大学 教师合作 传统教学 佐藤学 中小学 研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内海量阅读”与高效语文教学——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被引量:3
5
作者 任雅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0-61,共2页
山东潍坊北海学校小学教师韩兴娥在《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她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什么是“课内海量阅读”,其余九章介绍“课内海量阅读”的具体做法:如何用三个星期教完拼音,如何通... 山东潍坊北海学校小学教师韩兴娥在《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她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什么是“课内海量阅读”,其余九章介绍“课内海量阅读”的具体做法:如何用三个星期教完拼音,如何通过大量识字使小学生在二年级就开始大量阅读,如何使中年级学生两周学完一本教材,如何进行高效省力的写字教学,如何使学生轻松作文,如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环境 快车道 课内 语文教学 孩子 中年级学生 小学生 小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的力量——读汪曾祺的“故乡人”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超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6-57,68,共3页
“故乡人”是汪曾祺三篇小说的总题(被选人北京版高一语文教材),三个故事中的人物互为彼此,他们的职业互换后,各自对应的处世态度、命运故事、人生境界也可以互换,作家强调的正是小百姓的几种人生可能。不论是医生、瓦匠,
关键词 汪曾祺 故乡 力量 沉默 人生境界 语文教材 处世态度 北京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读的几种特殊语言技巧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玉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已全面启动,它对朗诵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看到的情形是,朗诵者对于朗诵的基本语言技巧,如停连、重音、节奏、语势、语调、语气等一般能够正确、娴熟地运用,但对朗诵的特殊...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已全面启动,它对朗诵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看到的情形是,朗诵者对于朗诵的基本语言技巧,如停连、重音、节奏、语势、语调、语气等一般能够正确、娴熟地运用,但对朗诵的特殊语言技巧关注得还不够。如果朗诵者能再注意一些特殊技巧,朗诵就会更有立体感、形象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技巧 朗诵艺术 朗读 普及与提高 经典诵读 立体感 形象感 语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农村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塑造
8
作者 吴金娜 黄龙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8,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饱含时代精神的农村剧不断地活跃在荧屏上。这些农村剧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和文化的大熔炉中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民形象,让观众在农民形象演变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饱含时代精神的农村剧不断地活跃在荧屏上。这些农村剧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生活状态,在社会和文化的大熔炉中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民形象,让观众在农民形象演变的过程中,体会时代的衍变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 女性形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类型化 社会转型时期 黑土 农民形象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读《不拘一格教语文》
9
作者 任雅玲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9-149,160,共2页
《不拘一格教语文》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史金霞的大作,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多维且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语文教学。全书共五个单元,作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教阅读、写作、诗歌的,如何开展... 《不拘一格教语文》是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史金霞的大作,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开放、多维且注重文化传承的大语文教学。全书共五个单元,作者结合大量的教学实录,介绍了自己是如何教阅读、写作、诗歌的,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及如何上电影课的。史老师被学生称为“优秀的文化传播者”,其教学方法具体、可操作,教学理念极具个性,值得语文老师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文教学 文化传承 不拘一格 中学语文教师 苏州工业园区 语文老师 教学实录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小说人物的“不具名”现象探幽
10
作者 郭玉斌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49,共3页
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代表之作和不朽之作的《呐喊》与《彷徨》,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呈现着“不具名”现象。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十余个人物中,竞无一具名;鲁迅最重要的小说《阿Q正传》的十多个人物中,... 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代表之作和不朽之作的《呐喊》与《彷徨》,其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呈现着“不具名”现象。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十余个人物中,竞无一具名;鲁迅最重要的小说《阿Q正传》的十多个人物中,仅一个小配角“王胡”算是有姓有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人物 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白话小说 《彷徨》 《呐喊》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青剧的农村叙事策略与历史反思
11
作者 马明凯 吴金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共3页
从1982年的《蹉跎岁月》开始,知青题材逐渐成为电视创作的重要来源,但伴随时代语境和媒介变迁,其类型叙事模式和主题表达也在悄然改变.一个显著区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因为距离历史发生现场较近,
关键词 知青题材 叙事策略 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 反思 农村 《蹉跎岁月》 电视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