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北作为理解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方法——广义“新东北文学”论纲 |
金钢
王璐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开放的本土意识与民族文化融合——黑龙江三小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 |
丛坤
王为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3
|
关于县域文化战略发展的理论思考——以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目标的黑龙江为例 |
丛坤
侯儒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黑龙江流域文明学科建构探析 |
丛坤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5
|
情寄文学史与文化史之间——访张碧波研究员 |
丛坤
任雪梅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6
|
新时期的黑龙江散文漫评 |
铁峰
|
《学习与探索》
|
1987 |
0 |
|
7
|
试论黑龙江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 |
铁峰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8
|
萧红研究七十年摭论 |
郭玉斌
彭晓川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纹饰艺术与原始崇拜──日本阿伊努族和中国赫哲族纹饰文化比较研究 |
黄任远
于晓飞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0
|
论文学精品的诞生 |
彭放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1
|
二十年代的东北新文学 |
铁峰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2
|
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 |
王璐
|
《福建茶叶》
|
2018 |
1
|
|
13
|
对文学观念的历史性考察 |
曹俊峰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建构大众审美解读范式——读《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 |
张珊珊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5
|
现代东北文学中的俄罗斯人形象 |
金钢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时代的变革与文学的变革——我省文学创作的三十五年 |
梁志强
彭放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17
|
现实主义和文学的理性原则——非理性主义漫议 |
董国尧
|
《学习与探索》
|
1984 |
0 |
|
18
|
时代·理想·个性——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散论 |
李安恒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0 |
|
19
|
汉四郡考释 |
张碧波
喻权中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20
|
东北沦陷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创作特色 |
铁峰
高智琳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