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药材水飞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维艳
孟维平
李国辉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肝脏病
自觉症状
保肝
护肝
利胆
中毒性肝损伤
急性肝炎
水飞蓟
栽培技术
适应性强
-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玉米丝黑穗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金大林
李维东
李维艳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1期56-57,共2页
-
文摘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近几年在龙汀县玉米绝大部分品种中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呈上升趋势。每年最严重地块发病株率高达30%以上,减产十分严重。
-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无公害防治技术
上升趋势
发病株率
减产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寒地苦瓜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3
-
-
作者
金大林
孔凡祥
王景光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0期47-48,共2页
-
文摘
苦瓜又叫癞瓜、金荔枝、凉瓜,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属于葫芦科苦瓜属的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实中含有一种糖甙,具有特殊的苦昧,性寒,能够刺激唾液,增加食欲,还可治疗糖尿病。由于人们对苦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了解,苦瓜将成为一种高档次的大众化蔬菜。不但南方人喜爱,也为北方人所接受,齐齐哈尔地区已广泛种植。
-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苦瓜
无公害
寒地
齐齐哈尔地区
热带地区
草本植物
保健作用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42.5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 4
-
-
作者
李维东
孟维平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36-36,共1页
-
文摘
大白菜软腐病是严重危害龙江县大白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些年危害比较严重。病株不仅使产量降低,还十分不利于大白菜的冬季储存。由于菜农不清楚此病的病原物和正确的防治措施,往往就大量超量滥用各种农药,使得大白菜成为普遍公认的农药超标的蔬菜之一。菜农多次超量用药成本增加,
-
关键词
大白菜软腐病
无公害防治技术
发生规律
农药超标
用药成本
龙江县
病原物
危害
-
分类号
S436.34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寒地李树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李维东
李维艳
金大林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0期41-42,共2页
-
文摘
1 园地选择
建园时应选择阳光充足,有灌溉条件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下水为2m以上。平地建园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水的地块;山地建园选择坡度为5~10°为宜,坡向选择背风向阳的东坡、东南坡或南坡;丘陵地建园选择窝风向阳,冷空气能顺利排出的中、上部地段。并秋季进行深翻,深度为20~30cm。
-
关键词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李树
寒地
微酸性土壤
园地选择
灌溉条件
建园
地下水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62.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黄瓜黑星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 6
-
-
作者
李维东
金大林
李维艳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11期57-58,共2页
-
文摘
黄瓜黑星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东北地区黄瓜上发生的新病害,属国内检疫对象。此病尤以保护地黄瓜发病较重。叶片、茎秆、卷须、瓜条都可受害,危害十分严重,在齐齐哈尔地区保护地栽培中,是近几年春季黄瓜的主要病害。由于农民朋友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此病的症状及特点,往往盲目、超量地使用农药,这给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
关键词
黄瓜黑星病
无公害防治技术
齐齐哈尔地区
无公害农产品
保护地黄瓜
保护地栽培
东北地区
检疫对象
-
分类号
S436.42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杨亮
白云霞
王卫东
-
机构
黑龙江省龙江县杏山乡政府农业站
黑龙江省龙江县头站乡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龙江县景星镇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37-37,共1页
-
文摘
黑龙江省龙江县玉米顶腐病于2005年首次发生,而且部分乡镇玉米田发生顶腐病非常严重,主要得病品种是龙单26,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减产减收。之后几年虽然危害较轻,但每年都有不同成度的发生,危害的品种也越来越多,造成全县玉米顶腐病成为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2010年,全县玉米顶腐病再次大发生,主要以龙单24品种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重,还涉及10多个玉米品种发病,发病地块平均发病株率为20%~23.5%,严重地块发病株率高达90%以上。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发生玉米顶腐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春季持续低温,玉米播种后出苗延迟,苗小,苗弱,不整齐,而抗病性差,加之后期突然高温天气,导致玉米顶腐病在我县这个玉米产区发生较为严重和普遍,农民朋友应该密切注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
关键词
玉米顶腐病
防治技术
发病株率
玉米品种
黑龙江省
持续低温
高温天气
龙江县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