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氮肥对苏打盐碱稻田根际土壤氮循环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刘沣漫 刘杰 +3 位作者 于洪久 于杰 齐国超 王迪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6-1734,共9页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氮肥对根际土壤氮循环关键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调控机制,为提升苏打盐碱地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重度苏打盐碱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尿素(U)、硫酸铵(AS)、复合谷氨酸液颗粒(GL... 【目的】探明不同种类氮肥对根际土壤氮循环关键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的调控机制,为提升苏打盐碱地氮肥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重度苏打盐碱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尿素(U)、硫酸铵(AS)、复合谷氨酸液颗粒(GLG)3种氮肥处理,测定土壤氮组分含量(碱解氮、可溶性总氮、微生物生物量氮等),分析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动态(脲酶、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结果】施用复合谷氨酸液颗粒提高苏打盐碱稻田根际土壤碱解氮、可溶性总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土壤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活性;施用硫酸铵显著提高土壤脲酶活性。外源氮肥的投入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异养呼吸速率较高的Vicinamibacterales和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有显著影响的Pontibacter是苏打盐碱稻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施用硫酸铵土壤的细菌丰富度多样性降低,施用复合谷氨酸液颗粒能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并优化群落组成。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是影响苏打盐碱稻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不同种类氮肥通过协同调控氮循环酶活性与细菌群落,影响苏打盐碱稻田土壤的氮素转化及循环。复合谷氨酸液颗粒通过协同提升土壤微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活性、优化耐盐微生物群落,驱动盐碱土有机氮高效转化与固持;尿素通过富集反硝化细菌增强氮素流失风险;硫酸铵处理通过激活脲酶活性促进氮素水解,但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打盐碱土 氮肥种类 氮循环酶活性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