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近46年的气温变化 被引量:20
1
作者 于梅 邢俊江 于洪敏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8-164,共7页
选取黑龙江省63个气象观测站1962-2007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均气温增幅大于全国增温幅度,最低气温增温速率高于最高气温增温速率,北部大小兴安岭之间为全省增温最明显区域,日较差为减小趋... 选取黑龙江省63个气象观测站1962-2007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气温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平均气温增幅大于全国增温幅度,最低气温增温速率高于最高气温增温速率,北部大小兴安岭之间为全省增温最明显区域,日较差为减小趋势。冬季增温最明显;夏季则变化较小。与全省的变化不同,漠河站秋季最低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就全省而言,气候变暖,寒日明显减少,酷日增多,无霜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温度趋势 极端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旱涝低温指标及其气候分析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艳秋 邢俊江 +2 位作者 张丽娟 吴琼 张少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2-146,共5页
根据黑龙江省1954-2007年夏季平均气温与1956-2007年夏季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逐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沙道夫干湿指数,Z指数和气温距平值等。按计算结果,对旱、涝、低温等级进行了划分,确定了等级标准。结果表明,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温度距... 根据黑龙江省1954-2007年夏季平均气温与1956-2007年夏季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逐年降水距平百分率、沙道夫干湿指数,Z指数和气温距平值等。按计算结果,对旱、涝、低温等级进行了划分,确定了等级标准。结果表明,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温度距平值同Z指数对旱、涝、低温的划分,结果比较一致。另外,应用了旱、涝、低温指数与季平均气温、降水5年滑动平均值,对黑龙江年代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21世纪初期开始黑龙江已经进入了一个干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低温 标准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黑龙江省冬季两次暴雪过程对比分析
3
作者 杨艳敏 吴志强 陈利华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0期140-141,共2页
回流天气是冬季黑龙江省产生暴雪的一种特殊的天气形势,黑龙江省回流天气特征是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中低层有由东部或东南部海上伸向陆地该省的暖温度脊,风场上风向多为偏东风,地面上气压场上,黑龙江省处于低压北部的偏东气流里。2009... 回流天气是冬季黑龙江省产生暴雪的一种特殊的天气形势,黑龙江省回流天气特征是在一定的环流形势下,中低层有由东部或东南部海上伸向陆地该省的暖温度脊,风场上风向多为偏东风,地面上气压场上,黑龙江省处于低压北部的偏东气流里。2009年冬季,黑龙江省出现了两场典型回流暴雪天气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在回流暴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动力锋生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强降雪产生在锋区靠近暖区一侧,地形在回流暴雪过程中,通过其强迫的、分别位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正负垂直速度中心,对降雪起明显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过程 黑龙江省 冬季 回流天气 天气形势 环流形势 天气特征 天气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岗市夏季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延芬 白玉兰 高珊 《农技服务》 2010年第5期617-618,共2页
利用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观测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等,对鹤岗市夏季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动力触发机制,分析了该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物理量场的配合的应用情况... 利用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观测资料、天气图、物理量场等,对鹤岗市夏季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水汽条件、不稳定度和动力触发机制,分析了该天气系统的演变情况、物理量场的配合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地面低压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水汽向暴雨区的输送和辐合、对流层较强的上升运动,为暴雨产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暴雨主要由强对流天气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暴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鹤岗市2007年人工增雨效果的雷达回波分析
5
作者 邢俊江 丁锦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45-11646,共2页
利用2007年8月7日下午实施的一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通过雷达回波的效果检验,来说明高炮和火箭作业的明显效果区别。说明选择作业时机和增雨设备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人工增雨 雷达回波 效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通讯故障分析和维护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霞 王洪波 周洪礼 《林业勘查设计》 2010年第2期88-89,共2页
根据自动站网络常见故障,浅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维护方法。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通讯 故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绥滨县烤烟气象服务方式的探讨
7
作者 邵玉平 王彦明 徐明时 《农技服务》 2011年第7期1083-1084,共2页
分析了绥滨烤烟种植区气象灾害发生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和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探讨了针对烤烟生产的气象服务方式和技术。
关键词 绥滨 烤烟 气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区域夏季风雨季爆发前后大气热源和云量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郭珊珊 李剑东 +1 位作者 袁俊鹏 冯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1328,共18页
本研究应用2001~202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的气象场及卫星反演的降水和云量资料,研究了云南区域夏季风雨季爆发前后大气热源和云量的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区域的大气热源和云量会受夏季风环流的强烈... 本研究应用2001~2020年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资料(ERA5)的气象场及卫星反演的降水和云量资料,研究了云南区域夏季风雨季爆发前后大气热源和云量的气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区域的大气热源和云量会受夏季风环流的强烈影响,有着明显的逐月变化。6月受来自孟加拉湾东部的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影响,云南季风雨季爆发,大气总热源(特别是降水凝结释放的潜热)和云量较4~5月明显增强,而地表感热和大气辐射冷却作用减小。(2)基于Wang and LinHo(2002)方法计算的2001~2020年期间云南夏季风雨季的平均爆发时间约为第31候,区域大气总热源(潜热)和云量均与降水呈现出高度的时间相关性,而且云南区域大气热源和云量随夏季风雨季的时间变化呈现出与相邻的南亚热带季风区相似的单峰年变化特征。(3)云南夏季风雨季爆发时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雨季爆发偏早(晚)年的合成结果表明:在偏早年雨季爆发时,来自孟加拉湾东南部的低层西南气流可直达云南区域,该区域上空为辐散气流,有利于区域上升运动,云南区域大气总热源(潜热)和云量明显强于偏晚年;偏晚年同时段的孟加拉湾南支槽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明显偏西,不利于云南区域上升运动和降水。在雨季盛期,偏早和偏晚年的区域降水率接近,偏晚年的区域大气总热源(潜热)和高云量值略高于偏早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夏季风雨季 大气热源 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布拉万(1215)深入内陆所致的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37
9
作者 任丽 王承伟 +2 位作者 张桂华 杨艳敏 金磊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61-1569,共9页
本文使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121 5号台风布拉万北上深入内陆在黑龙江中部地区引发大暴雨过程进行追踪和诊断分析,探究此次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热力学和不稳定机制以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的发生... 本文使用多种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121 5号台风布拉万北上深入内陆在黑龙江中部地区引发大暴雨过程进行追踪和诊断分析,探究此次大暴雨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学、热力学和不稳定机制以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的发生是中低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冷空气向东南方向移动增强了大气的斜压性,有利于斜压扰动的发展;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和对流层中层的湿对称不稳定的共同存在,说明大气层结不稳定,为大暴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对流层中低层形成了一个自下向上的正涡管,促使对流发展,散度场上表现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配置结构以及中尺度次级环流的出现均为暴雨的维持和加强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机制;台风中心东侧的偏南和东南急流为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和热力条件。分析还表明地形对暴雨有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冷空气 湿位涡 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台站蓄电池的安全管理与使用
10
作者 王春玉 杜海波 张丽娟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6期202-202,共1页
UPS使用的通常是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其性能状况决定了电力后备的保障能力。本文总结了基层台站使用维护蓄电池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蓄电池 管理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北县春季旱涝气候特征分析
11
作者 白玉兰 高珊 王洋 《农技服务》 2011年第5期693-694,共2页
介绍了萝北县春旱基本气候特征、干旱指数和年度春旱强度指数计算方法,并分析了春旱前期的大气环流特征。
关键词 春旱 干湿指数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北县春季旱涝预测技术措施
12
作者 高珊 白玉兰 王洋 《农技服务》 2011年第6期886-887,共2页
利用萝北县1959~2009年51年站点的旬降水、气温资料,研究了萝北县早春旱的前期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找到萝北早春旱的长期预报因子、关键月份、关键区,建立了萝北区春旱的短期预测模型。
关键词 春旱 大气环流特征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气候变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以五大连池市为例
13
作者 梁桂彦 张丽娟 +2 位作者 徐淑华 王林凤 王永祥 《林业勘查设计》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1967-2006年40年气象资料从热量资源、水分资源、气候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该城市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灾害中除低温冷害减轻,其余灾害都在增多,同时对气候变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 对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1967-2006年40年气象资料从热量资源、水分资源、气候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该城市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灾害中除低温冷害减轻,其余灾害都在增多,同时对气候变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异 农业生产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