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边缘无浆体MSP2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鉴定
1
作者 邵光喜 马国林 +7 位作者 衣菲 郎秀艳 蒋慧婷 王春仁 刘娇 田秋丰 倪宏波 钱爱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99-1001,共3页
为克隆和原核表达牛边缘无浆体(A.marginale)膜表面蛋白2(MSP2),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A.marginale的MSP2基因,将其连接到pGEX 6p-1载体中,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将纯化的MSP2重... 为克隆和原核表达牛边缘无浆体(A.marginale)膜表面蛋白2(MSP2),并分析其免疫原性,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A.marginale的MSP2基因,将其连接到pGEX 6p-1载体中,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分析,将纯化的MSP2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结果表明表达并纯化了A.marginaleMSP2,其免疫原性良好,为制备单克隆抗体及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无浆体 MSP2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与综合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汤兆学 于程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2期62-62,共1页
奶牛酮病是泌乳期容易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营养代谢病,通常分娩后10~60天发生。一般是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尤其是3~6胎次的奶牛更容易发生。奶牛患病后繁殖率下降、产奶量减少、乳品质降低,且会导致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等疾... 奶牛酮病是泌乳期容易发生的一种危害较大的营养代谢病,通常分娩后10~60天发生。一般是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尤其是3~6胎次的奶牛更容易发生。奶牛患病后繁殖率下降、产奶量减少、乳品质降低,且会导致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等疾病,严重损害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酮病 病因分析 临床症状 诊断 葡萄糖疗法 木糖醇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程 汤兆学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3期63-63,共1页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饲养过程中多发和常见的一种疾病,夏季发病率较高,能够达到60%左右,而其他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病牛无法排出的胎衣会在子宫内滞留,并发生腐败分解。使其下一次受孕受到影响,导致利用率降低,会给奶牛带来巨大的危害,... 奶牛胎衣不下是在饲养过程中多发和常见的一种疾病,夏季发病率较高,能够达到60%左右,而其他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病牛无法排出的胎衣会在子宫内滞留,并发生腐败分解。使其下一次受孕受到影响,导致利用率降低,会给奶牛带来巨大的危害,还会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介绍该病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病因分析 临床症状 局部症状 全身症状 分阶段治疗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手术治疗奶牛真胃扭转的报告
4
作者 王瑞祥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1期125-125,共1页
真胃扭转又称真胃右方变位,是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真胃向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方,从而将真胃置于肝区后的右腹壁与饥窝之间为右后上方变位。真胃向右前方呈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上方,
关键词 真胃扭转 手术治疗 真胃右方变位 奶牛 顺时针 瓣胃 腹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