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花精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陆占国 李伟 +2 位作者 孟大威 林宝祥 任惠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7-120,共4页
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 利用Clevenger法提取黑龙江栽培白花罗勒,从花中以0.527%平均产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成分分析,检测和解析鉴定出25个成分,β-芳樟醇为主要成分,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64.421%。以青霉素钠为对照,用滤纸片法测定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白花罗勒花精油对大肠杆菌抗菌效果与3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白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与0.75mg/mL的青霉素钠效果相近;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效果低于0.1875mg/mL青霉素钠。白花罗勒花精油抗菌效果大小顺序为: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罗勒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丹丹 辛嘉英 +2 位作者 张兰轩 张帅 王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7-251,共5页
食品安全是当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研发出灵敏、快速、准确、经济的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纳米金在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简要介绍纳米金特性的基础上对近些年来纳米金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食品安全是当今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研发出灵敏、快速、准确、经济的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则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纳米金在此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简要介绍纳米金特性的基础上对近些年来纳米金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纳米金 特性 制备 应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研究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37
3
作者 李健 刘雅南 +1 位作者 刘宁 刘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79-382,共4页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醚,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羧甲基纤维素及其交联聚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阐述了羧甲基纤维素在各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羧甲基纤... 羧甲基纤维素是一种水溶性纤维素醚,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羧甲基纤维素及其交联聚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阐述了羧甲基纤维素在各食品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羧甲基纤维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制备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汁抗坏血酸体系非酶褐变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永强 魏婧 +1 位作者 王鑫 李秀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通过构建蓝莓汁抗坏血酸非酶褐变体系,测定蓝莓汁在贮藏(4、25℃和37℃)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并相应分别用零级、一级和复合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褐变指数(A420 nm)符合复合动力学模型;贮藏过程中抗坏血酸不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通过构建蓝莓汁抗坏血酸非酶褐变体系,测定蓝莓汁在贮藏(4、25℃和37℃)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并相应分别用零级、一级和复合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褐变指数(A420 nm)符合复合动力学模型;贮藏过程中抗坏血酸不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根据Arrhenius方程进行线性拟合,反映各指标随温度变化情况,在各贮藏温度下5-羟甲基糠醛的产生与褐变指数的变化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汁 抗坏血酸 非酶褐变 贮藏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果精油成分鉴定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孟大威 李伟 +3 位作者 王鹏君 重松正己 任慧峰 陆占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4-30,共7页
Clevenger法萃取草果获得草果精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8个成分,通过保留指数解析出占总成分97.14%的3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0.89%),α-水芹烯(9.77%),4-丙基苯甲醛(6.99%)等.与匹配度对照解析法比较,有24个成分一致,占总成分... Clevenger法萃取草果获得草果精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出38个成分,通过保留指数解析出占总成分97.14%的30个成分,主要成分为1,8-桉树脑(40.89%),α-水芹烯(9.77%),4-丙基苯甲醛(6.99%)等.与匹配度对照解析法比较,有24个成分一致,占总成分的92.81%.用外标法定量分析了主要成分1,8-桉树脑含量,其质量分数为48.03%.然后,研究了草果精油和1,8-桉树脑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精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而1,8-桉树脑几乎无抗菌活性.精油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霉菌的抑菌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米曲霉菌、根霉、青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保留指数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的制备研究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宁 刘雅南 +1 位作者 刘涛 李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5,400,共5页
硫酸软骨素是一类硫酸化链状黏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进展,阐述了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结构验证、功能性研究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 硫酸软骨素是一类硫酸化链状黏多糖,具有多种重要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进展,阐述了硫酸软骨素含量测定、结构验证、功能性研究及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硫酸软骨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 提取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发酵黄浆水制备豆腐凝固剂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吕博 黎晨晨 +1 位作者 刘宁 李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以豆腐黄浆水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豆腐凝固剂。研究了黄浆水初始p H、乳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乳酸菌产酸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碳源及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 以豆腐黄浆水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豆腐凝固剂。研究了黄浆水初始p H、乳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乳酸菌产酸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碳源及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凝固剂培养条件为:黄浆水中乳糖添加量1.5%、黄浆水初始p H=6.5、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84h的条件下乳酸量为5.1g/L。在此工艺条件下豆腐出品率为196.43%,硬度为419.15g,黏聚性为261.42gs,蛋白质含量9.62%。与其他方法相比,方法具有提高凝固剂中乳酸含量,改善豆腐凝固剂功能性,同时提高了豆腐中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黄浆水 保加利亚乳杆菌 嗜热链球菌 有机酸凝固剂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盐析法姬松茸多糖脱蛋白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春 孙宁 +2 位作者 刘宁 黎晨晨 李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91-196,201,共7页
目的:探讨盐析法对姬松茸多糖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盐析法对姬松茸多糖脱蛋白,探讨在磁力搅拌器的影响下,其盐析温度、盐析转数、盐析时间及硫酸铵粉末饱和度对蛋白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分... 目的:探讨盐析法对姬松茸多糖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盐析法对姬松茸多糖脱蛋白,探讨在磁力搅拌器的影响下,其盐析温度、盐析转数、盐析时间及硫酸铵粉末饱和度对蛋白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分析确定最佳工艺。结果:各因素对姬松茸多糖蛋白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盐析温度>盐析转数>盐析时间。最佳工艺为:盐析温度为51℃,盐析转数为660 r/min,盐析时间为31 min,硫酸铵粉末饱和度为20%时,蛋白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分别为80.29%和79.59%。结论:盐析法可安全便捷、快速有效地脱除姬松茸多糖中的蛋白,同时能够得到较高的蛋白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析法 姬松茸多糖 脱蛋白条件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溶性二氢杨梅素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春 李俊生 +1 位作者 车春波 刘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69-71,共3页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脂溶性,采用化学修饰法制备了二氢杨梅素癸酸酯。考察该产品的溶解性及不同酯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癸酰氯修饰的二氢杨梅素在油溶性基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当酯化度为3时,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 为改善二氢杨梅素的脂溶性,采用化学修饰法制备了二氢杨梅素癸酸酯。考察该产品的溶解性及不同酯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癸酰氯修饰的二氢杨梅素在油溶性基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当酯化度为3时,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在相同质量分数时二氢杨梅素癸酸酯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二氢杨梅素和BHT,0.05%二氢杨梅素癸酸酯的抗氧化性能与TBHQ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化学修饰 脂溶性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淀粉取代度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凯 刘丽艳 刘婧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1-203,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对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590nm、沸水浴加热3min、冰浴中冷却至15℃后加入茚三酮,在25℃水浴中静置60~100min,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经...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羟丙基淀粉取代度,对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测定波长590nm、沸水浴加热3min、冰浴中冷却至15℃后加入茚三酮,在25℃水浴中静置60~100min,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经对羟丙基淀粉取代度的实测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羟丙基淀粉 取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婧婷 赵凯 +2 位作者 刘宁 杨春华 陈凤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82-385,共4页
淀粉酯是一种经化学或酶法改性制备的改性淀粉,本文综述了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阐述了柠檬酸淀粉酯、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硫酸酯的制备、性质及应用。展望了酯化淀粉的研究方向,为淀... 淀粉酯是一种经化学或酶法改性制备的改性淀粉,本文综述了淀粉酯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阐述了柠檬酸淀粉酯、长链脂肪酸淀粉酯、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淀粉醋酸酯、淀粉磷酸酯、淀粉硫酸酯的制备、性质及应用。展望了酯化淀粉的研究方向,为淀粉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酯 制备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芷精油成分分析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郑立辉 王鹏君 +1 位作者 李伟 封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80-183,共4页
为开发白芷精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精油,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芷精油产率为0.52%;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检测出48种成分,鉴定... 为开发白芷精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芷精油,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味酰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白芷精油产率为0.52%;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检测出48种成分,鉴定出38个成分,其中16种非萜类化合物,22种萜类化合物,白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环十二烃(38.705%)、1-十五烯醇(16.781%)、丁子香酚(11.559%)。DPPH自由基清除检测结果显示,白芷精油能明显地清除DPPH自由基,在精油质量浓度为32.93 mg/mL时清除率最大为9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精油 水蒸气蒸馏 DPPH自由基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宁 刘雅南 +2 位作者 刘涛 李健 陆占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19-422,共4页
L-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种类很多,功能不尽相同,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饲料、食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近年来L-抗坏血酸酯类衍生物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酯类衍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L-抗坏血酸 酯类衍生物 合成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茴香中精油和莽草酸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健 杨慧 +1 位作者 黎晨晨 张若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0-33,共4页
以八角茴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茴香油和莽草酸。以茴香油和莽草酸得率为指标考察不同粒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茴香油和莽草酸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径8... 以八角茴香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茴香油和莽草酸。以茴香油和莽草酸得率为指标考察不同粒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茴香油和莽草酸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八角茴香油和莽草酸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径80目、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150℃、提取时间4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精油得率6.69%,莽草酸得率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精油 莽草酸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白花芸豆淀粉颗粒结构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韩春然 姚珊珊 许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研究奶白花芸豆淀粉的颗粒结构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奶白花芸豆中直链淀粉含量较高,为37.1%;芸豆淀粉-碘的最大吸收光谱在波长617nm附近;芸豆淀粉颗粒较大的呈现卵形,颗粒大小分布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芸豆淀粉属于A型结... 研究奶白花芸豆淀粉的颗粒结构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奶白花芸豆中直链淀粉含量较高,为37.1%;芸豆淀粉-碘的最大吸收光谱在波长617nm附近;芸豆淀粉颗粒较大的呈现卵形,颗粒大小分布较均匀。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芸豆淀粉属于A型结晶结构;芸豆淀粉的粒度均呈光滑单峰型,分布曲线为正态分布,高峰出现在21.12~23.51μm处。芸豆淀粉颗粒偏光十字极其明显。芸豆淀粉糊凝沉性质表明该淀粉容易老化;芸豆淀粉糊的透光率在0~12h内没有显著变化,12~24h内透明度呈显著下降趋势,24~48h内没有显著变化。在质量浓度为2g/100mL时,析水率最高,冻融稳定性最差;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结果表明,起始糊化温度为61.3℃,2个糊化峰值温度分别为73℃和74.6℃,糊化结束温度为83.4℃,糊化所需焓值为50.55J/g。淀粉糊质量浓度对其黏度具有显著影响,4g/100mL为该芸豆淀粉成糊临界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白花芸豆 颗粒形貌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雅南 刘宁 +1 位作者 刘涛 李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83-386,390,共5页
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种类繁多,功能不完全相同,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在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的合成进展。阐述了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 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种类繁多,功能不完全相同,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在不同的反应体系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的合成进展。阐述了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拟为维生素E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酯类衍生物 合成 应用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酯类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辛嘉英 王艳 +1 位作者 张超越 陈林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2-357,共6页
辣椒素酯类物质是结构和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相似,但无辛辣味、无刺激性和无毒性的一类物质。具有促进能量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和抗紫外线辐照后产生灼烧感等作用。因而是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理想的添加剂及一些有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 辣椒素酯类物质是结构和生物活性与辣椒素相似,但无辛辣味、无刺激性和无毒性的一类物质。具有促进能量代谢、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和抗紫外线辐照后产生灼烧感等作用。因而是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理想的添加剂及一些有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本文从辣椒素酯类物质的生物合成、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合成途径以及生物活性等角度综述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发展历程,并对辣椒素酯类物质的发展趋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辣椒素酯类物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酯类物质 研究进展 生物合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人乳脂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超越 辛嘉英 +1 位作者 陈林林 王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人乳脂替代品的脂肪酸组成和结构与人乳脂相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介绍人乳脂中甘油三酯的结构、组成和含量的特异性及婴儿对乳脂消化吸收特点的基础上,综述酶法生产人乳脂替代品的反应底物、脂肪酶、反应体系、检测方法的选择... 人乳脂替代品的脂肪酸组成和结构与人乳脂相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介绍人乳脂中甘油三酯的结构、组成和含量的特异性及婴儿对乳脂消化吸收特点的基础上,综述酶法生产人乳脂替代品的反应底物、脂肪酶、反应体系、检测方法的选择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人乳脂替代品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脂 人乳脂替代品 脂肪酶 酯交换 酸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皂苷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笑梅 王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81-84,共4页
以菜豆为原料,用乙醇-超声波法提取纯化皂苷。考察菜豆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菜豆皂苷和VC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质... 以菜豆为原料,用乙醇-超声波法提取纯化皂苷。考察菜豆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菜豆皂苷和VC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烷基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质量浓度大于2.5mg/mL时,强于VC。此外采用滤纸片法,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菜豆皂苷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菜豆皂苷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黑曲霉菌没有抑制作用;其对枯草杆菌及白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001mg/mL,大肠杆菌为0.0005mg/mL,说明大肠杆菌对菜豆皂苷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皂苷 抗氧化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浆水中高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佳荣 梁金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21-225,共5页
经初筛、复筛,从黄浆水中筛得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并与Gen Bank上已提交的16S r DNA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其归属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由MEGA 6.0软件构建... 经初筛、复筛,从黄浆水中筛得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并与Gen Bank上已提交的16S r DNA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其归属于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由MEGA 6.0软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6S r DNA序列同源性达99%,且与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一致,因此,确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编号为LP-Dfa301,测得其发酵液中GABA产量为5.833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菌 黄浆水 16S r DNA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