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myloliquefaciens T12高产β-甘露聚糖酶发酵优化及降解产物益生元活性研究
1
作者 李传峥 白龙 +2 位作者 高畅 崔岱宗 赵敏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23-30,共8页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 试验旨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 T12甘露聚糖酶产酶量,验证水解产物的益生元活性。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8组培养变量对产酶活性影响,从影响β-甘露聚糖酶酶活力的单因素条件中筛选出3个主要因素,最陡爬坡试验确定主要因素中心点,最后采用Box-Behnken法设计并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通过Desgin Expert结果分析与后续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优发酵条件为魔芋粉浓度10.4g/L、酵母提取物6.37 g/L、装液量100 mL、接种量2%(体积分数)、发酵周期12~16 h、初始pH值6.5,其余条件不变。通过优化工艺发酵产酶,酶活力达到15 264.92 U/mL。对β-甘露聚糖酶水解产物甘露寡糖进行益生元活性分析,发现甘露寡糖对乳酸菌、干酪乳杆菌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且益生菌培养液具有抑制病原菌繁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优化 益生元活性 甘露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的益生菌抗抑郁机制及治疗潜力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娜 夏秀华 +2 位作者 谢强 沙文轩 赵敏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58,共10页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 抑郁症是以精神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会损害机体行为、情感、思想和整体健康。近年来,受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因素影响,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抑郁措施成为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强调,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即肠-脑轴),进而诱发抑郁症。因此,肠道菌群成为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新靶点。益生菌是调控肠道菌群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和精神类疾病等方面展现出重要潜力。基于此讨论了益生菌对机体健康的重要影响,指出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和发病机制,同时提出肠-脑轴信号转导机制,重点结合目前动物和人类的研究探讨益生菌介导肠-脑轴从而缓解抑郁症状的潜在机制及关键物质,最后讨论了将益生菌应用于临床的挑战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肠-脑轴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乳制品风味形成机制及优化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娜 夏秀华 +4 位作者 李晶 徐旨润 严钊 杨光 赵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发酵乳制品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风味是发酵乳制品最重要的感官属性之一,但乳制品在发酵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良风味,影响发酵乳制品的风味品质,因此充分了解发酵乳制品中风味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对优化风味有重要意义。基于... 发酵乳制品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风味是发酵乳制品最重要的感官属性之一,但乳制品在发酵过程中极易产生不良风味,影响发酵乳制品的风味品质,因此充分了解发酵乳制品中风味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形成机制对优化风味有重要意义。基于相关研究,综合论述了发酵乳制品风味形成途径的重要研究进展,阐述了风味优化控制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指出发酵乳制品风味形成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分解、蛋白质水解等关键生化转化途径,以及通过靶向筛选和鉴定产香乳酸菌、优化加工条件、应用基因工程等优化风味的方法。未来可就乳酸菌的开发及在调控风味生成的潜在代谢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制品 风味 机制 优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乳制品功能特性及潜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娜 谢强 +5 位作者 陈小红 宋涛 徐旨润 严钊 杨光 赵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56,共12页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益处的认识不断提高,这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功能性乳制品是一类新兴的乳制品,在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文主要综述了功能性乳制品的分类、功能特性(调节肠道健康、提高认知能力...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健康益处的认识不断提高,这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功能性乳制品是一类新兴的乳制品,在全球功能性食品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该文主要综述了功能性乳制品的分类、功能特性(调节肠道健康、提高认知能力、改善肥胖、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维持骨骼及口腔健康等)及其发挥重要功效的潜在机制,以期为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乳制品 来源 分类 功能特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菌根真菌增强植物抗旱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熊舒淇 李丽丽 杨洪一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92-97,102,共7页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大多数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生长。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广,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 兰科植物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广泛分布于陆地系统中。大多数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生长。干旱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广,是限制兰科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共生可以增强兰科植物的抗旱性,促进兰科植物生长发育。本文总结了干旱对兰科植物及兰科菌根真菌的影响,从根形态、生理水平、生化水平、基因水平等方面综述了兰科菌根真菌增强兰科植物抗旱性的机制,以期为干旱条件下大规模栽培珍稀药用兰科植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菌根真菌 干旱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互作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赛 李丽丽 杨洪一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9期1-3,共3页
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植物根部两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可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也可发生互作,如二者可能竞争植物根际及组织内的养分,影响其它真菌在植物根部定殖,并影响植物生长。本文综... 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是植物根部两类重要的微生物类群,其可与植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同时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也可发生互作,如二者可能竞争植物根际及组织内的养分,影响其它真菌在植物根部定殖,并影响植物生长。本文综述了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互作关系,包括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植物根际微环境的调控、改变土壤养分的可利用性等,为未来揭示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互作机制,探索如何调控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互作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胁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真菌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佳育 胡伟 +2 位作者 杨智宇 杨洪一 李丽丽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宿主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改善宿主矿质元素水平,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包含大量不同种类的真菌,如病原真菌、腐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等。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 菌根真菌广泛存在于宿主植物根部,可促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改善宿主矿质元素水平,保护植物免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包含大量不同种类的真菌,如病原真菌、腐生真菌、植物内生真菌等。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真菌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微生物互作网络,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对菌根真菌与植物内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根际土壤真菌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解析菌根真菌与植物根部微生态系统中不同真菌之间的互作机制、维持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共生 互作 内生真菌 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利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春雨 杨智宇 +1 位作者 李丽丽 杨洪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48-353,共6页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减少氮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增强土壤-菌根真菌-植物三者之间的氮素交流,在氮...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菌根真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减少氮素对植物生长的限制,增强土壤-菌根真菌-植物三者之间的氮素交流,在氮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从菌根真菌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菌根真菌影响植物氮代谢、菌根真菌对土壤氮循环的生态学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基于当前菌根真菌对植物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现状,建议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及环境基因组学技术,重点研究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的氮转运机制,解析菌根真菌-植物-土壤间氮素交流的主要路径及基因互作网络,以期促进植物氮素利用率,减少氮肥的施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氮素 谷氨酰胺合成酶 共生 代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生物学功能及microRNA对植物-内生菌互作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薛莲英 杨智宇 +1 位作者 李天芳 李丽丽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7-272,共6页
植物内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此外,应用植物内生菌还可修复环境污染,保护濒危物种。在内生菌-植物互作过程中,一些共生相关基因及microRNA发挥了重要作用。microRNA是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抵御逆... 植物内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此外,应用植物内生菌还可修复环境污染,保护濒危物种。在内生菌-植物互作过程中,一些共生相关基因及microRNA发挥了重要作用。microRNA是重要的转录后调节因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抵御逆境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针对植物内生菌的功能和植物microRNA对植物-内生菌互作的影响进行综述,建议除了关注内生菌对植物的影响,也要加强植物对内生菌影响的研究;加强非模式植物、微生物互作及多种内生菌与植物互作中microRNA的变化及功能研究;此外,也要加强新植物内生菌资源及植物内生菌新功能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生物功能 MICRORNA 抗逆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真菌促进植物氮磷吸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明含 李丽丽 +3 位作者 杨洪一 李红艳 田新华 张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菌根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植物共生体,菌根真菌与植物的互惠共生关系可促进土壤中矿质养分的活化与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本文分别从菌丝结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对菌根真菌如何摄取氮、... 菌根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植物共生体,菌根真菌与植物的互惠共生关系可促进土壤中矿质养分的活化与释放,提高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本文分别从菌丝结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几个方面对菌根真菌如何摄取氮、磷元素,氮、磷代谢转运的分子机理,以及菌根真菌对植物吸收氮、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真菌 氮素 磷素 转运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乳灵芝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玥彤 高绪卿 +3 位作者 李一冰 安百强 段应策 刘成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846-1851,共6页
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是一种兼有子实体和菌核的食药用真菌,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在中国栽培较少。目前,对虎乳灵芝生理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工培养虎乳灵芝的技术依然... 虎乳灵芝[Lignosus rhinocerus(Cooke)Ryv]是一种兼有子实体和菌核的食药用真菌,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在中国栽培较少。目前,对虎乳灵芝生理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且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人工培养虎乳灵芝的技术依然很滞后,生产规模远不能达到社会需求。为了增加对虎乳灵芝的开发及利用,现综述虎乳灵芝现阶段生长栽培、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虎乳灵芝的应用意义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乳灵芝 生物活性 药理作用 培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角菌属次生代谢产物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海燕 段应策 +2 位作者 彭爽 祁建钊 刘成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38-1750,共13页
炭角菌属是子囊菌门炭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性温、味微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长寿命等功效,对心悸失眠、镇惊安神及散瘀止血等有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炭角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 炭角菌属是子囊菌门炭角菌科的一种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性温、味微苦,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延长寿命等功效,对心悸失眠、镇惊安神及散瘀止血等有一定功效。除此之外,炭角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宝库。近5年从炭角菌中共发现了136种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细胞松弛素、萜类、生物碱和聚酮类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肿瘤、抗氧化和改善睡眠等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炭角菌属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炭角菌属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角菌属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