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黑龙江省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有关问题的思考
1
作者 邸延顺 姜岩 +1 位作者 李鹏伟 于凤荣 《现代化农业》 2022年第2期40-41,共2页
保障国家粮食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及其后备资源丰富,在占补平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文章在充分了解黑龙江省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跨省域统筹补充耕... 保障国家粮食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及其后备资源丰富,在占补平衡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文章在充分了解黑龙江省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跨省域统筹补充耕地项目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耕地 国家统筹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衔接与融合——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家龙 李红举 +7 位作者 邓婷 罗思华 胡洁 张子健 牛丞禹 王凯 姜岩 苏少青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2,共14页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 南粤古驿道是广东历史发展的线性文化遗产。探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内涵关联,有利于增强两者的协同关系与叠加效应。文章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内涵解析和趋势分析入手,以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古田段连接线为例,探析两者之间的工作关联,提出面向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路径。结果表明:1)古驿道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密切关联,并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容相衔接;2)古驿道保护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在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权益保障、政策激励、公共参与和景观协调等方面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国土空间价值提升;3)聚焦发展定位―规划布局―工程设计―统筹资金―服务运营维度,需不断创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路径,全面推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线性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 衔接 融合 南粤古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与分区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惠懿 赵春江 +3 位作者 唐文正 唐秀美 孙宁 乔晓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54-263,共10页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 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科学识别和类型分区是编制村庄规划和建设用地减量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兴趣点和社会经济统计等多源数据,在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从生态安全性、空间稳定性、发展适宜性3个维度,构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减量地块,借助三维魔方图解法对减量地块进行类型划分与分区,并提出减量策略。结果表明:1)密云区生境质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聚集分布特征,筛选出生态源地781.65km^(2)和15条生态廊道,综合构建密云区生态安全格局;2)密云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识别评价分值内部差异较大,空间上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通过综合评价法确定密云区减量地块面积789.84hm^(2);3)采用三维魔方图解法将村庄用地减量地块划分为近期减量区(生态-空间减量型、生态-发展减量型、空间-发展减量型)、中期减量区(生态安全减量型、空间稳定减量型、发展适宜减量型)、远期减量区(综合减量型)共3区7类减量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减量地块提出对应的减量措施。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涵养区村庄用地减量地块的识别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生态涵养区减量、生态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村庄用地 减量 生态安全格局 三维魔方图解法 密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