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流通的私人物品性、公共物品性和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定位选择
1
作者 卜祥银 胡胜德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6期70-72,共3页
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认为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存在着现象的特性,这一现象影响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实际存在的个人,这一范围内的任何人所接触到的特性都是特性的全部;私人物品是一种现象的公共性以外的任何特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性... 从公共物品理论出发,认为公共物品是指一种存在着现象的特性,这一现象影响范围包括至少两个实际存在的个人,这一范围内的任何人所接触到的特性都是特性的全部;私人物品是一种现象的公共性以外的任何特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非竞争性特征。公共物品应当主要由政府来提供。粮食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具有"公共物品"性的特殊商品。粮食流通是具有社会公益性的特殊行业。粮食安全是一种纯公共物品。粮食流通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应当在政府与市场互动中来实现。政府与市场互动中市场是基础、政府是主导。政府作用的关键在于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公共物品 政府与市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