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耗水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在传统的水资源视角下,黑龙江省存在水资源与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不匹配、水资源潜力难于进一步挖掘的困境。依据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等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估算了黑龙江省近10年的粮食... 在传统的水资源视角下,黑龙江省存在水资源与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不匹配、水资源潜力难于进一步挖掘的困境。依据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等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估算了黑龙江省近10年的粮食耗水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不仅滋养了旱田粮食作物,也为稻田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水量,是维系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水源;应将降水作为基本的水资源,在节约农业用水量的同时,深入挖掘黑龙江省降水资源潜力,巩固和提升黑龙江省粮食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粮食产能 粮食耗水量 降水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杨 刘东 张永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30,共5页
为研究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运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研究了其下属15个农场的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分析了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对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影响机制,并利用ArcGIS绘制农业水... 为研究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运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研究了其下属15个农场的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分析了水资源、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对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影响机制,并利用ArcGIS绘制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等级空间分布图。结果显示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强;其中洪河农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最强,勤得利农场次之,创业、前锋、二道河、浓江农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一般,其余9个农场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最弱。研究结果对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优选模型 农业水资源 恢复力 建三江管理局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玉米调亏灌溉的节水增产效应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继鹏 魏永霞 王艳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0-184,共5页
采取测筒试验,对玉米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研究了调亏灌溉对玉米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单生育阶段调亏而言,产量和耗水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苗期... 采取测筒试验,对玉米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研究了调亏灌溉对玉米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单生育阶段调亏而言,产量和耗水量之间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苗期中度水分亏缺(水分控制上限为60%)为最佳的灌水处理模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3%和11.95%;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调亏均对作物的产量有不利影响;全生育期充分灌溉时的产量最高,但水分利用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耗水量 水分利用效率 黑龙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玉米调亏灌溉评价——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继鹏 魏永霞 +2 位作者 冯鼎锐 刘志凯 郑春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为合理地评价出黑龙江西部玉米调亏灌溉模式下最佳的处理方案,通过测筒试验,对玉米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并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模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 为合理地评价出黑龙江西部玉米调亏灌溉模式下最佳的处理方案,通过测筒试验,对玉米单生育阶段、连续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处理,并将熵值理论与模糊物元模型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可为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熵权 模糊物元 黑龙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农机具概况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宝成 尹大庆 +3 位作者 吕程 张智超 张昊 纪海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育苗移栽技术是提高作物单产产量,确保作物品质的有效手段。为此,论述了育苗移栽技术相对直播的优越性,阐述了国内外移栽机具的发展现状,介绍不同类型的移栽机具的作业过程与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在移栽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移栽... 育苗移栽技术是提高作物单产产量,确保作物品质的有效手段。为此,论述了育苗移栽技术相对直播的优越性,阐述了国内外移栽机具的发展现状,介绍不同类型的移栽机具的作业过程与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在移栽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移栽机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移栽机 移栽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株间立式除草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松梅 王金武 +2 位作者 刘永军 王金峰 赵佳乐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机械除草是解决除草剂大量使用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杂草抗药性增强等危害的最佳方法。针对株间杂草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株间立式除草装置,并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并通过ADAMS软件对... 机械除草是解决除草剂大量使用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杂草抗药性增强等危害的最佳方法。针对株间杂草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田株间立式除草装置,并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运用Pro/E软件建立了三维模型,并通过ADAMS软件对株间立式除草刀盘进行运动学仿真,获得株间立式除草弹齿的除草轨迹。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佳速比为1.65、齿数k=8时最接近各参数要求的结论,为水田除草机整机关键部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株间 立式除草装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似熵理论的三江平原月降水量空间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付强 李铁男 +1 位作者 李天霄 孟凡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6,122,共5页
以三江平原7个国家级气象站1959—2013年的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近似熵理论、ArcGIS空间分析理论,分析了近50a三江平原月降水量的空间复杂性。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月降水量表现出了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南部鸡西站月降水量的极差最大... 以三江平原7个国家级气象站1959—2013年的月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近似熵理论、ArcGIS空间分析理论,分析了近50a三江平原月降水量的空间复杂性。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月降水量表现出了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南部鸡西站月降水量的极差最大,达到了340.1mm,北部富锦站月降水量的极差最小,仅为231.6mm;月降水量空间复杂性东西方向整体呈现出了条状分布,且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这主要与三江平原西南部海拔低,湿地面积多,降水日数与降水强度小,且多为山区等因素有关。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三江平原科学合理地利用降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近似熵理论 月降水量 空间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调亏灌溉条件下大豆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龙 魏永霞 吴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3,共5页
针对黑土区存在的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问题。2013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农垦分局红星农场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条件下的大豆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按结荚-鼓粒、开花-结荚... 针对黑土区存在的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实际问题。2013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农垦分局红星农场进行了盆栽试验,研究了调亏灌溉条件下的大豆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大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按结荚-鼓粒、开花-结荚、鼓粒-成熟、分枝-开花、出苗-分枝、播种-出苗阶段依次递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耗水量之间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耗水量为62.5kg/盆时,水分利用效率先出现最大值,耗水量达84.76kg/盆时,产量(52.9g/盆)最高,最高值出现时间较水分利用效率偏后。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Jensen模型的黑土区大豆水分生产函数。研究结果可为黑土区大豆节水灌溉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大豆 耗水规律 调亏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生产函数 Jensen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挠力河流域水基系统健康评价及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邢贞相 李晶 +2 位作者 郭皓 纪毅 冯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2,共5页
水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域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基系统的提出为流域健康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现以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基点,根据其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特点,在水基系统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适合该流域的健康评价等级标准... 水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域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水基系统的提出为流域健康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现以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基点,根据其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特点,在水基系统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适合该流域的健康评价等级标准,并依据指标选取5项原则、流域的自然经济状况构建了挠力河流域的水基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筛选了以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评价指标集,分析了特定指标对该研究区域的适用性。所建立水基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指标集可为挠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力河流域 流域健康评价 水基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参数K-均值算法的RBF网络及其在降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皓 邢贞相 +1 位作者 付强 李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99-303,共5页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tion,简称RBF)神经网络是一种收敛速度快、逼近能力强的前馈型神经网络。为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采用基于密度参数的K-均值算法,消除传统K-均值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构建了基于K-均值算法的RBF降水预... 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tion,简称RBF)神经网络是一种收敛速度快、逼近能力强的前馈型神经网络。为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采用基于密度参数的K-均值算法,消除传统K-均值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敏感性,构建了基于K-均值算法的RBF降水预报模型,并应用于挠力河流域的友谊农场汛期月降水量预报中,以检验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标准的K-均值算法RBF网络模型和BP(Back Propagation)网络模型相比,所构建的RBF降水预报模型对2008年,2009年,2010年各年间汛期(6—9月)降水量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为9.270 7%;确定性系数为0.96。预报精度均有所提高,且满足水文预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学 降水量预测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密度参数 K-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丹 刘东 武秋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6,共5页
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具有不可预期、自组织、非线性等特征,决定了对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12个国有农场为研究基点,选取DPSIR模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AHP-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 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具有不可预期、自组织、非线性等特征,决定了对区域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以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12个国有农场为研究基点,选取DPSIR模型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采用模糊AHP-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评价方法对其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评价,利用ArcGis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农业用水是影响是资源系统恢复力的核心驱动因子,进一步分析表明五九七农场水资源恢复力最强,红旗岭农场次之,双鸭山农场最弱。研究成果揭示了当地水资源系统恢复情况,为国内其他区域进行农业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兴隆管理局 DPSIR模型 模糊AHP-熵权 TOPSIS评价方法 水资源系统恢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高寒区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付强 吴春东 李天霄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0,共4页
为了探究季节性冻融期玉米秸秆最佳覆盖量以及该覆盖量下的水分运移规律,采用小区试验,以裸地(LD)作对照,对3种秸秆覆盖方式(J05、J10、J15覆盖量分别为6 000、12 000、18 000kg/hm2)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10处理保水性优于J05和J15... 为了探究季节性冻融期玉米秸秆最佳覆盖量以及该覆盖量下的水分运移规律,采用小区试验,以裸地(LD)作对照,对3种秸秆覆盖方式(J05、J10、J15覆盖量分别为6 000、12 000、18 000kg/hm2)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10处理保水性优于J05和J15处理;在聚墒区,J05、J10和J15处理的含水率较LD分别高出2.39%、3.04%和1%;J10处理与LD相比,在冻结阶段各剖面由上至下的平均含水率之差分别为:3.7%、4.2%、5.4%、2.1%、0.2%、0.5%,说明秸秆覆盖处理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水分,对浅层土壤的保水效应强,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融期 秸秆覆盖 水分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的泛系观控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凡荔 付强 +2 位作者 姜秋香 李天霄 刘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9,共5页
水资源系统风险评估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针对三江平原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和供需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利用观控风险分析模型对三江平原及其区划内8个区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的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和收... 水资源系统风险评估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及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针对三江平原存在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和供需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利用观控风险分析模型对三江平原及其区划内8个区域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的风险评估。通过对风险和收益值的同步分析,确定了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强弱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管理措施。研究结果为三江平原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水资源系统的风险评估研究开阔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泛系理论 观控风险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冰雪融化期黑土水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子龙 付强 +2 位作者 孟军 王湘浩 王晓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3-175,共3页
通过冰雪融化期黑土水分野外观测试验, 对松嫩平原4 种不同积雪覆盖地表条件下的土壤总含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边界条件下, 土壤总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0-40 cm 土层的表现尤为显著, 显示出土壤水分变化对地表条件... 通过冰雪融化期黑土水分野外观测试验, 对松嫩平原4 种不同积雪覆盖地表条件下的土壤总含水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边界条件下, 土壤总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0-40 cm 土层的表现尤为显著, 显示出土壤水分变化对地表条件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 积雪覆盖的反“S”型水分剖面与裸地的反“ C”型水分剖面主要区别在于140 cm 以下土层.研究结果可为松嫩平原黑土区冻融期土壤水分调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平原 黑土 冻融土壤 土壤水分 积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颗粒弹性模量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金峰 鞠金艳 尹大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3期11626-11628,共3页
为研究尿素与机械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研究尿素的物理特性,因此采用静态测量法,应用质构仪对尿素的弹性模量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曲线,得出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具有典型初始加载弯曲段、线弹性段、弯曲上升段,峰值点和下降段.在试... 为研究尿素与机械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研究尿素的物理特性,因此采用静态测量法,应用质构仪对尿素的弹性模量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曲线,得出压力与时间关系曲线具有典型初始加载弯曲段、线弹性段、弯曲上升段,峰值点和下降段.在试验温度22℃、环境湿度45%、尿素颗粒密度1.33×103 kg/m3的条件下,尿素颗粒的弹性模量的数值范围为8.2×107~8.9×107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弹性模量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苗期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炭耦合的节水增产效应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超 魏永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63,共6页
为研究玉米苗期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炭耦合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玉米苗期设置3个灌水量上限水平和4个生物炭用量水平,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和耗水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水、炭因子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 为研究玉米苗期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炭耦合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玉米苗期设置3个灌水量上限水平和4个生物炭用量水平,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和耗水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水、炭因子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回归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玉米苗期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水、炭因素对产量及耗水量均具有极显著影响,且生物炭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水,而对耗水量的影响则小于水;水炭耦合对产量具有显著的负交互作用,即水炭耦合对产量提高具有相互替代作用,而对耗水量无显著交互作用;玉米产量随灌水量上限和生物炭用量的升高而显著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后产量则逐渐降低;当灌水量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6%、生物炭用量为33 g/kg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67.58 g/盆;当灌水量上限为田间持水率的57%、生物炭用量为35 g/kg时,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4.38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水炭耦合 秸秆生物炭 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1,1)-AR模型和AR模型的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翠翠 魏永霞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18,共5页
选用AR模型和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模拟和预测北安市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鼠洞、鼠洞+垄向区田、鼠洞+暗管、鼠洞+暗管+垄向区田和无措施处理的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该2种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其中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 选用AR模型和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模拟和预测北安市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鼠洞、鼠洞+垄向区田、鼠洞+暗管、鼠洞+暗管+垄向区田和无措施处理的坡耕地耕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该2种模型预测精度均较高,其中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预测精度高于AR模型,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和AR模型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18%和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坡耕地 土壤水分 AR GM(1 1)-AR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汛期径流量变化趋势与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东 程晨 +1 位作者 KHAN Muhammad Imran FAIZ Muhammad Abrar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区域水文要素复杂性研究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哈尔滨地区汛期径流量的复杂性特征及变化趋势,将R/S分析法和等概率粗粒化LZC算法引入到区域径流复杂性分析与变化趋势预测中,对地区内10个水文站点的汛期径流序列的复杂性进行诊断并... 区域水文要素复杂性研究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为了研究哈尔滨地区汛期径流量的复杂性特征及变化趋势,将R/S分析法和等概率粗粒化LZC算法引入到区域径流复杂性分析与变化趋势预测中,对地区内10个水文站点的汛期径流序列的复杂性进行诊断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尔滨、通河、阿城、依兰、烟囱山各站未来的汛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岔林河、莲花、西北河、延寿、四平山各站未来的汛期径流量呈增长趋势;各站点汛期径流序列的复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四平山、烟囱山、岔林河、阿城、西北河、依兰、莲花、通河、哈尔滨、延寿;从河流集水面积对其径流长程相关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可以看出,站点的河流集水面积越大,其径流量的长程相关性越强,复杂性指数越小。研究成果揭示了本地区汛期径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复杂性演变特征,该特征可为区域径流预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分析法 等概率粗粒化LZC算法 哈尔滨地区 汛期径流量 变化趋势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IGA的PPC模型评价调亏灌溉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滕云 司振江 +3 位作者 陶延怀 王柏 王兰冰 孙彦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了研究调亏灌溉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综合影响,在移动式遮雨棚下,以东北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测筒栽培试验方法,分析了玉米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中度调亏灌溉处理后对玉米干物质重、耗水量的影响,并采用实码加速免疫遗传... 为了研究调亏灌溉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和产量的综合影响,在移动式遮雨棚下,以东北春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测筒栽培试验方法,分析了玉米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中度调亏灌溉处理后对玉米干物质重、耗水量的影响,并采用实码加速免疫遗传算法进行投影寻踪建模,综合评价灌水方案优劣,结果表明:苗期亏水使玉米具有较强的适应干旱的能力,苗期可中度亏水,即控制土壤水分到田间持水量的50%~60%,且苗期调亏的方案经模型评价要优于其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调亏灌溉 水分胁迫 生育指标 产量 RAIGA—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物炭价值述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阳 魏永霞 《水利天地》 2015年第4期7-11,共5页
在概述生物炭(biochar)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的基础上,简述了生物炭应用于农业、环境、能源三个主要领域的成效,以及生物炭有望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危机的潜力及利用价值。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生物... 在概述生物炭(biochar)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的基础上,简述了生物炭应用于农业、环境、能源三个主要领域的成效,以及生物炭有望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环境和资源危机的潜力及利用价值。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探讨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生物炭的生产、利用准则,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分析生物炭利用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此,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原则,将生物炭利用价值作为目标,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资源利用效益三方面作为准则,联合各准则下的相应指标共同构建了生物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将此理念变成现实可操作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探讨生物炭的研究发展趋势,旨在为生物炭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物炭 评价指标 资源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