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速直升机舱内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梁宁远
陈宝
韩松辰
陈佳伟
王玉琢
王普缘
-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低速高雷诺数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9期41-51,共11页
-
文摘
针对高速直升机旋翼噪声传入舱内引起的舒适性问题,本文开展了舱内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研究。根据高速旋翼噪声数值计算结果,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声源模拟系统采用声压匹配法重构了直升机地面模拟舱飞行状态的外部声场。对噪声主动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分析,本文研究了算法对低频线谱噪声的降噪性能,并提出了一种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主动噪声控制系统扬声器与传声器布放优化方法,对比不同布放组合方案下的理论降噪量,通过直升机舱内主动噪声控制验证试验,取得了实验室环境5个误差点处0~1000Hz范围内平均12.7dB总声压级的降噪效果。
-
关键词
直升机
舱内噪声
旋翼噪声
声场重构
自适应滤波
主动噪声控制
-
Keywords
helicopter
interior noise
rotor noise
sound field reconstruction
adaptive filtering
active noise control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
-
题名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 2
-
-
作者
刘向楠
刘少腾
周国成
邵天双
陈宝
-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低速高雷诺数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黑龙江省空气动力噪声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4-91,共8页
-
文摘
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FL–10风洞中开展了旋翼桨–涡干扰噪声传播特性试验,对BO–105主旋翼40%缩比模型中等前飞速度爬升、平飞、斜下降状态的气动噪声进行了测量。首先采用Heyson洞壁干扰修正方法确定风洞试验时的旋翼下滑角,通过气流内测量阵列移动获得了桨盘平面下方完整的噪声辐射场,然后对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桨–涡干扰噪声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典型状态的声压–时间历程、频谱和声压级云图。结果表明:旋翼斜下降飞行状态出现了明显的桨–涡干扰噪声,干扰较强时桨叶前行侧和后行侧都会产生桨–涡干扰噪声,且其传播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前行侧指向桨盘上游和桨盘下方,后行侧指向桨盘下游。
-
关键词
直升机
风洞试验
桨–涡干扰
气动噪声
旋翼
斜下降飞行
-
Keywords
helicopter
wind tunnel test
blade–vortex interaction
aerodynamic noise
rotor
descent flight
-
分类号
V211.52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直升机涵道尾桨气动噪声特性风洞试验研究
- 3
-
-
作者
丁存伟
周国成
陈宝
仲唯贵
-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黑龙江省空气动力噪声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
低速高雷诺数气动力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
文摘
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FL–52航空声学风洞试验条件,对直升机涵道尾桨模型的气动噪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射流剪切层影响修正,获得了涵道尾桨在悬停、前飞状态下的噪声频谱及远场指向性。分析了噪声随桨尖马赫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涵道尾桨气动噪声符合载荷噪声特性。对比了桨叶沿桨毂周向分布规律对气动噪声频谱特征的影响。获得了悬停和前飞状态下涵道对噪声传播的遮蔽效果影响,悬停状态下尾桨旋转平面内噪声降低约2 dB,前飞状态下尾桨旋转平面内噪声降低5~8 dB。
-
关键词
涵道尾桨
气动噪声
声学风洞
直升机
-
Keywords
ducted tail rotor
aerodynamic noise
aero-acoustic wind tunnel
helicopter
-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航空发动机风扇管道径向声模态模拟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徐文强
周国成
祁春晖
陈宝
李元首
梁宁远
-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低速高雷诺数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空气动力噪声及其控制实验室
-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84000)资助。
-
文摘
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管道径向声模态模拟与测试问题,研究了径向声模态模拟技术以及径向声模态识别技术。采用基于径向排布的声源阵列形式,调节阵列预设的各扬声器幅值及相位实现径向模态声源模拟。建立声源管道下游多圈环形阵列,根据阵列位置信息构造求解模态的传递函数矩阵,运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减小传递函数矩阵的条件数,从而实现径向声模态识别能力。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设计风扇管道径向声模态试验装置,并在消声室进行试验验证。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系统具备周向4阶以内,径向2阶以内的径向声模态模拟与识别能力。
-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径向声模态
管道声模态模拟
管道声模态识别
传递函数
-
Keywords
aero-engine
radial mode
in-duct acoustic mode simulation
in-duct acoustic mode analysis
transfer funct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带延长颈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宽带声衬设计与验证
- 5
-
-
作者
顾鑫
周国成
徐文强
陈宏清
祁春晖
陈宝
-
机构
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低速高雷诺数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黑龙江省空气动力噪声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1,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E0184000)。
-
文摘
针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低频风扇噪声的宽频降噪需求,开展可吸收低频宽带噪声的声衬结构研究,并加工样件进行声学性能验证。该声衬由不同尺寸的带延长颈亥姆霍兹共振器组成,通过耦合不同参数的共振器引入多个共振峰,实现共振频率的拓宽。首先,根据传递矩阵理论建立带有延长颈的亥姆霍兹共振器的表面声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共振器耦合后的非均匀声衬吸声性能预测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将宽频噪声的平均吸声系数作为目标函数,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共振器的参数进行反演,寻找针对该频段噪声的共振器最优参数。最后,加工制作950Hz的传统声衬和800Hz~1kHz的宽带声衬样件,通过阻抗管试验对比两者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宽带声衬的测试结果与预测结果在整体吸声趋势上保持一致,证实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优化结果的准确性,比较吸声系数大于0.8的带宽,传统声衬为100Hz,宽带声衬为230Hz,宽带声衬的吸声频带拓宽113%。
-
关键词
声学
声衬
亥姆霍兹共振器
延长颈
宽带降噪
-
Keywords
acoustics
acoustic liner
Helmholtz resonator
extended neck
broadband noise reduction
-
分类号
TB535
[理学—声学]
-
-
题名某SUV后视镜降噪设计与风洞试验验证
被引量:1
- 6
-
-
作者
宋妙妍
周国成
陈宏清
陈宝
-
机构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黑龙江省空气动力噪声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
低速高雷诺数气动力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1-689,707,共10页
-
文摘
为研究后视镜镜臂对其产生的气动噪声的影响,针对某SUV后视镜采用脱体涡(detached eddy simulation)方法分析其流场和近场噪声特性。通过改变镜臂外形设计了两种降噪模型,在航空工业气动院FL-53风洞开展了3个后视镜模型的气动噪声风洞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改变镜臂周围曲率,能够减小涡的尺度,改变涡脱落的方向,降低后视镜尾流区域近场噪声,且风速会影响部分频段的降噪效果;从远场指向性看,3个后视镜在尾流区声压级较大,降噪模型没有改变远场指向性。
-
关键词
后视镜
降噪效果
远场指向性
风洞试验
-
Keywords
rearview mirror
noise reduction effect
far-field directivity
wind tunnel test
-
分类号
U463.85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