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反刍动物蓝舌病的流行与防制
- 1
-
-
作者
迟志新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期99-99,共1页
-
文摘
蓝舌病是由蓝舌病病毒引起的绵羊等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鼻腔及胃肠黏膜发生卡他,溃疡性炎症。蓝舌病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本病毒血清型相当复杂,乞今已发现至少24个血清型,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性。
-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反刍动物
防制
呼肠孤病毒科
热性传染病
环状病毒
病毒性
血清型
-
分类号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动物肌肉组织肿瘤的剖检诊断
- 2
-
-
作者
迟志新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2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1平滑肌肿瘤 平滑肌瘤最常见于犬,其他动物也有发生。平滑肌瘤多半是良性的,主要发生于动物的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其中以子宫平滑肌瘤最为多发。剖检可见发生在动物消化道和子宫的平滑肌肿瘤呈球形单个生长,界限清楚,生长在子宫和浆膜下的平滑肌瘤则体积较大。当肿瘤侵害动物阴道或阴户时通常有蒂,且常突出于阴户。有蒂的平滑肌瘤会引起母牛的子宫扭转,发生在犬的下段食管会引起持久呕吐,可引起马妊娠子宫的阻塞,犬、猫膀胱的阻塞。肿瘤表面平滑,呈粉红色或白色,质地较硬。陈旧性肿瘤由于常伴发大量胶原纤维的玻璃样变,故质地更硬。如伴发水肿、粘液样变、出血、囊性变时,质地柔软。瘤的切面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或漩状,大多边界分明,但缺乏真正的纤维性包膜。镜检可见平滑肌瘤的瘤细胞较正常平滑肌细胞密集。瘤细胞核的两端钝圆,胞浆较丰富,稍红染,细胞呈长梭形束状排列。瘤组织中含有许多管壁较厚的小血管,并向瘤细胞逐渐过渡。这些血管本身就是平滑肌瘤的起源,并直接构成肿瘤的组成部分。用Malloy氏磷钨酸苏木素染色,若显示胞浆中有纵行肌丝,可作为平滑肌性肿瘤的诊断依据。
-
关键词
剖检诊断
肌肉组织
肿瘤
动物
子宫平滑肌
平滑肌细胞
泌尿生殖道
子宫扭转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基层动物防疫监管工作优化探究
- 3
-
-
作者
李大龙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1期64-64,共1页
-
文摘
在肉制品需求不断提升的当下,畜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人们对动物的饲养安全予以高度关注。动物检疫与疫病防疫是畜牧防疫部门的重要工作,但动物防疫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显现,对基层动物养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本文分析基层动物防疫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基层动物防疫监管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基层动物防疫
监管模式
优化探究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试论肉鹅屠宰检疫要点与监督管理
- 4
-
-
作者
李大龙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10期185-185,共1页
-
文摘
在肉鹅养殖过程中,为了保证肉鹅产品的质量,动物检疫部门必须进行肉鹅屠宰检疫,确保肉鹅产品的食用安全,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本文简要分析肉鹅屠宰检疫的要点,并对肉鹅屠宰检疫的监督管理工作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动物检疫部门屠宰检疫与监督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肉鹅屠宰
检疫要点
监督管理
-
分类号
S851.4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牛副结核病的流行与防制
被引量:5
- 5
-
-
作者
迟志新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2期148-148,共1页
-
文摘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病牛出现顽固性下痢并逐渐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脑回样皱襞。副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本菌对热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
-
关键词
副结核病
病牛
副结核分枝杆菌
防制
慢性传染病
顽固性下痢
染色特性
肠黏膜
-
分类号
S858.235.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王晓东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33-33,共1页
-
文摘
一般来说,6~24月龄或母牛产犊前的牛称为育成牛,或称青年牛。育成牛可分为小育成牛(6—12月龄)和大育成牛(13~18月龄)。该阶段的母牛正处于剧烈的生长发育阶段,此时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母牛的繁育和未来的生产潜力有极大关系。对这个阶段的母牛,必须按不同年龄发育特点和所需营养物质进行正确饲养,以实现健康发育,正常繁殖,尽早投产的目标。育成牛的培育任务是保证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适时配种。只有在育成牛的饲养管理中做到牛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体壮,才能提高牛群质量,保证奶牛高效产奶。
-
关键词
母牛饲养管理
育成牛
生长发育阶段
生产潜力
营养物质
发育特点
适时配种
正常发育
-
分类号
S823.3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牛饲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规模化牛场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王晓东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4期36-36,共1页
-
文摘
1影响因素
牛饲养过程的功能,从外部看,是环境所需要的各种输出,要给社会提供需要的高产、优质、低耗的牛产品,对当地生态产生良好的影响;从内部看,是牛饲养过程中各要素结合起来所能达到的共同目标,完成产品生产任务,给牛场的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给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牛饲养过程的功能集中反映在牛饲养目标中,能实现目标,说明功能发挥得较好;相反,就是功能发挥得不好。影响奶牛饲养过程功能的基本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
关键词
饲养过程
牛场
规模化
管理
生产任务
饲养目标
再生产
劳动者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牛毛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大龙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7期170-170,共1页
-
文摘
毛滴虫病是由胎儿三毛滴虫寄生于牛生殖道中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公、母牛均可感染本病,母牛感染后会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病牛以生殖器官发炎、早期流产和不孕为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也曾有发病报道,给牛群的繁殖造成严重的威胁,给养牛场带来巨大的损失。
-
关键词
母牛
毛滴虫病
流行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猪乳腺炎的防治方法
被引量:1
- 9
-
-
作者
解晓萍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2期90-90,共1页
-
文摘
乳腺炎是母猪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有外力作用、饲养不当、营养不合理、感染病原微生物等。患病母猪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乳房红肿、疼痛,伴有少乳或无乳,严重患猪有流脓的症状,患病母猪所哺乳的仔猪死亡率较正常母猪高出很多,给养猪业带来经济损失,因此究其发病原因,预防母猪乳腺炎势在必行。
-
关键词
母猪
乳腺炎
病因
预防
治疗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鸡白痢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林雪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
文摘
导致鸡白痢的病原是鸡白痢沙门氏菌。鸡白痢是家禽的一个具有传染性的、经卵传播的疾病,尤其是雏鸡和年轻火鸡,通常的特点是年轻禽鸟出现白色腹泻且死亡率高,成年携带者不表现出临床症状。根据典型的病史、症状以及病变可初诊为鸡白痢,进行分离和鉴定以确定病原菌的血清型,并做好该病的防控措施。
-
关键词
鸡
白痢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体况评分
- 11
-
-
作者
王鑫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45-45,共1页
-
文摘
1饲喂方案
母猪妊娠期的饲料消耗量与哺乳期饲料消耗量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当妊娠期饲料摄人量增加,哺乳期饲料摄入量就减少。哺乳期的采食量与奶产量高低有直接关系,即母猪进食多,产奶量就大,从而提高仔猪生长速度。
-
关键词
妊娠母猪
体况评分
饲养管理
饲料消耗量
猪场
哺乳期
饲喂方案
生长速度
-
分类号
S828.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猪场分娩舍和保育舍的管理
- 12
-
-
作者
王鑫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37-37,共1页
-
文摘
母猪最后1对乳头有乳汁后,5—8小时就能产仔,表现为尿频、咬栏。此时应准备好抹布、碘酒、秤、钳子、细绳及消毒液。在母猪出现努责,羊水流出时,产仔就快开始了。如母猪努责30分钟没而产出仔猪时,就进行助产。仔猪出生前要消毒母猪的阴部和乳房。仔猪出生后,首先把鼻子和口中的粘液去掉,然后用抹布把身上的粘液净掉,以促进仔猪的血液循环。在脐带白的部分,留下3—5厘米,先用线扎上,再断脐,放保温箱,身体表面干燥后马上哺乳。
-
关键词
保育舍
分娩舍
管理
猪场
血液循环
表面干燥
消毒液
母猪
-
分类号
S828.4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奶牛疾病的一般及特殊诊断方法
- 13
-
-
作者
丁伟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106-106,共1页
-
文摘
1一般诊断法
望诊的实质是用肉眼观察疾病,因此,又叫视诊。实践证明,视诊是临床上常用、简单、有价值的检查疾病的方法。视诊时,检查者应距病牛2—3米外围绕病牛进行全方位观察,其顺序为由正前方转向左侧,然后向后方边走边看,到正后方稍停止,对照观察两侧胸部、腹部及臀部的状态。
-
关键词
奶牛疾病
诊断方法
肉眼观察
诊断法
视诊
检查
病牛
望诊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我国饲养的肉羊优秀品种的介绍
- 14
-
-
作者
王鑫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1国外引进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英国,我国70年代就已引进,分别饲养在新疆、内蒙古等地,也是公认的改良效果较好的肉羊品种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公母羊均无角,体躯长、宽而深,后躯发育良好,产羔率130%-180%。成年公羊体重为102~125千克,母羊体重为75~90千克。4月龄肥羔羊产肉23千克左右。
-
关键词
品种
肉羊
饲养
无角陶赛特羊
改良效果
成年公羊
内蒙古
产羔率
-
分类号
S826.92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猪败血性传染病的免疫程序
- 15
-
-
作者
丁伟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145-145,共1页
-
文摘
由猪瘟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主要表现为高热、沉郁、厌食、皮肤黏膜的广泛性出血。病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或持续性感染等多种。
-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败血性传染病
免疫程序
接触传染性
持续性感染
亚急性
死亡率
发病率
-
分类号
S852.651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
-
题名高档牛肉的质量标准和生产要点
- 16
-
-
作者
王晓东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44-44,共1页
-
文摘
1质量标准
我国目前仅有按部位划分的等级,即内、外里脊肉为高档肉块,臀部与大腿部分切割的肌肉为优质肉块,其他部位的肉块尚未做进一步的区分。牛肉质量评定是从胴体质量的评价开始,包括胴体脂肪覆盖度,胴体腰、臀部丰厚程度,整体结构是否匀称等。进一步的评价包括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脂肪厚度,肉的色泽和脂肪颜色。
-
关键词
高档牛肉
质量标准
生产
胴体脂肪
胴体质量
大理石花纹
质量评定
眼肌面积
-
分类号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羊尿结石病的诊断与治疗
- 17
-
-
作者
解晓萍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3期76-76,共1页
-
文摘
尿结石病是动物泌尿系统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是由于有机或者无机盐类结晶的凝结物,如积石、结石或者大量的结晶等,存在于尿路中,使尿路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损伤,从而发生阻塞、炎症和出血。病羊主要表现出腹痛、排尿困难,无法良好的采食和休息,影响生长发育和增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膀胱破裂或者尿毒症,最终发生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养羊业的经济损失。
-
关键词
羊
尿结石病
发病原因
临床症状
病理剖检变化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S858.26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防疫管理的措施
- 18
-
-
作者
丁伟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4期176-176,共1页
-
文摘
奶牛的疫病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生、传人或流行,就会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造成许多奶牛死亡或被淘汰,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另一方面,有的疫病还会传染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养牛首先要做好防疫。
-
关键词
防疫管理
奶牛
人类健康
经济损失
传染性
疫病
养牛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山羊冻精人工授精的技术要领
- 19
-
-
作者
黄强
赵思国
张海燕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逊克县逊河畜牧兽医站
萝北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第4期19-20,共2页
-
文摘
在山羊冻精人工授精中,通过外部观察,做好母羊发情鉴定,找准适宜输精时间,对提高受胎率十分重要。1山羊的发情初情期。母羊6~8月龄开始出现性行为,表现为不断鸣叫,外阴潮红,喜欢接近人和公羊,外阴流黏液,尾摇摆上翘,采食减少且不安定。第1次发情叫做初情,此时不宜配种。初配。母羊一般在9~10月龄进行初配,体重也是考虑配种的重要影响因素,山羊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一般在25~35 kg,此时适宜配种。
-
关键词
冻精
输精时间
发情鉴定
初情期
成年体重
外部观察
技术要领
开膣器
爬跨
上翘
-
分类号
S827.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护理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应用
- 20
-
-
作者
黄强
吴美玲
廉洪彬
-
机构
黑龙江省穆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桦川县动物卫生检疫站
穆棱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5年第3期48-49,共2页
-
文摘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是由于奶牛子宫黏膜及深层感染而发生的一种炎症。由于炎性分泌物的危害,造成受精、附植、妊娠等出现障碍,这也是导致流产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该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繁殖性能,导致难孕和不孕,甚至淘汰。
-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临床应用
护理液
治疗
子宫黏膜
繁殖性能
常见病
多发病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