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粟 于秋月 +4 位作者 裴占江 史风梅 李鹏飞 刘清扬 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5期85-88,共4页
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缓解农村能源供需压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现状,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推进黑龙江省“1+2”的秸秆生物质清洁能源供应发展模式,针对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 为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缓解农村能源供需压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现状,探索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潜力与发展路径,推进黑龙江省“1+2”的秸秆生物质清洁能源供应发展模式,针对秸秆能源化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完善政策机制、补齐市场短板、建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秸秆能源化利用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秸秆 能源化 模式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和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粟 刘杰 +3 位作者 史风梅 裴占江 卢玢宇 孙彬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格局,对转变村镇能源供需结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乡村美丽宜居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实施乡村振... 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新格局,对转变村镇能源供需结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打造乡村美丽宜居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区域资源特点、气候特征、能源建设基础、经济水平等因素,总结分析了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黑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理念规划、政策体系、市场、产业、科研、人才服务等方面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村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和风雹近36年的变化特征
3
作者 史风梅 裴占江 +4 位作者 王粟 高亚冰 卢玢宇 刘杰 董雪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36-39,46,共5页
为促进农业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的开展,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法研究了黑龙江省1980-2015年农业低温冷害和风雹受灾率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2015年,低温冷害受灾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害受灾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均... 为促进农业灾害预防和减灾工作的开展,利用Mann-kendall检验和Morlet小波法研究了黑龙江省1980-2015年农业低温冷害和风雹受灾率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2015年,低温冷害受灾率呈下降趋势,风雹灾害受灾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均未通过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可知,低温冷害和风雹受灾率的变化主周期分别为7和19a,通过变化周期小波系数拟合可知,二者受灾率在2017-2019年处于正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风雹 时间变化特征 M-K法 Morlet小波法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史风梅 裴占江 +3 位作者 卢玢宇 王粟 高亚冰 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8-24,共7页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利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法和GIS软件对黑龙江省1986-2015年的农业干旱灾害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6-2015年,黑龙江省受干旱影响的面积最大,由其造成的受灾... 为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利用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法和GIS软件对黑龙江省1986-2015年的农业干旱灾害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农业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986-2015年,黑龙江省受干旱影响的面积最大,由其造成的受灾面积约占总受灾面积的50%以上。农业干旱导致的农业受灾率和成灾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发生中度干旱、轻度干旱、特大干旱和重度干旱的年数依次减少。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可知,干旱受灾率在1986-2015年间呈周期性变化,变化的周期分别为3、5和14a,其中14a为变化主周期。在2016-2020年,黑龙江省干旱受灾率处于负相位,但有发生干旱灾害的可能,需要有关部门提前进行水利设施的维修、维护,做好防旱部署。通过GIS软件对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受灾率的干旱指数进行模拟可知,黑龙江省西南部是干旱高危害区,须同时做好春旱和夏旱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时空变化特征 M-K法 Morlet小波法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畜禽粪污处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杰 裴占江 +2 位作者 史风梅 王粟 卢玢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40-44,共5页
为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从分析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探寻了全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规划养殖产业和场区布局、推动种养协调发展、... 为解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从分析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地位和作用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探寻了全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规划养殖产业和场区布局、推动种养协调发展、推广适宜的粪污利用模式、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丰富投资融资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处理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黑龙江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被引量:1
6
作者 史风梅 裴占江 +4 位作者 王粟 高亚冰 卢玢宇 刘杰 李冰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7-31,共5页
为降低和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根据黑龙江省1980-2015年农业洪涝和干旱数据建立G(1,1)累加预测模型,并对黑龙江省2015年之后出现的严重级别以上洪涝灾害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1980-2015年,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发生级别高于严重等... 为降低和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根据黑龙江省1980-2015年农业洪涝和干旱数据建立G(1,1)累加预测模型,并对黑龙江省2015年之后出现的严重级别以上洪涝灾害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1980-2015年,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发生级别高于严重等级的年份符合G(1,1)累加模型x^(^(1))(k+1)=3.786e^(0.1752k),该模型精度达到了四级,可以利用此模型进行预测。预测得到2015年后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年份为2022年;黑龙江省干旱灾害发生级别高于严重等级的年份符合G(1,1)累加模型x^(^(0))(k+1)=15.849e^(0.0799k),该模型精度达到了二级,利用此模型预测得到严重干旱灾害出现的年份为20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灰色预测模型 受灾率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富裕县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裴占江 刘杰 +3 位作者 李鹏飞 史风梅 王粟 高亚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
为推动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黑龙江省富裕县畜禽生产、农作物种植资料和数据,分析县区内畜禽粪污土地负荷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2019年富裕县农作物总氮需求量为17493.1 t,畜禽粪肥总的氮养分生产... 为推动区域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黑龙江省富裕县畜禽生产、农作物种植资料和数据,分析县区内畜禽粪污土地负荷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结果表明:2019年富裕县农作物总氮需求量为17493.1 t,畜禽粪肥总的氮养分生产量为8425.2 t;单位面积粪肥养分供给量为38.23 kg·hm^-2,单位面积耕地粪肥养分需求量为45.36 kg·hm^-2,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说明富裕县畜禽粪便的污染程度较低且有广阔的消纳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土地承载力 富裕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生猪养殖废水沼气工程最适运行温度模拟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史风梅 刘娣 +5 位作者 裴占江 王粟 佟启玉 卢玢宇 高亚冰 刘杰 《中国沼气》 2020年第5期42-46,共5页
文章利用猪粪水半连续厌氧发酵实验数据和黑龙江省近五年的逐日气温,计算了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在14℃~35℃,有机负荷为3 gVS·L^-1d^-1,水力停留时间为15天的条件下,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均为... 文章利用猪粪水半连续厌氧发酵实验数据和黑龙江省近五年的逐日气温,计算了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在14℃~35℃,有机负荷为3 gVS·L^-1d^-1,水力停留时间为15天的条件下,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均为20.6℃,此时产能与耗能的比值为1.17。根据黑龙江省历史日平均最低温度计算了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的保温层厚度,并在黑龙江省进行了沼气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当保温材料PS厚度为86 mm厚时,沼气工程的日最大温降小于0.5℃,池容产气率大于0.5 m^3·d^-1L^-1。该文可为寒区沼气工程节能增效提供计算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适运行温度 沼气工程 生猪养殖废水 保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研究及低碳农业发展建议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杰 王粟 +2 位作者 柴永山 裴占江 史风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04-111,共8页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分析,对实现农业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农业生产数据,估算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 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分析,对实现农业低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农业生产数据,估算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排放源CH_4和N_2O排放量,并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规划建议。结果表明:2015年,黑龙江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上升至117.845万t,其中养殖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达51.967万t,主要来自反刍畜禽肠胃道内发酵CH_4排放,以及畜禽粪便管理过程CH_4和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48.527万、2.058万和1.382万t;种植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达65.878万t,主要来自水稻种植CH_4排放,以及农业种植土壤本底和施肥N_2O的排放,分别达到了61.949万、2.764万和1.165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业温室气体 排放估算 低碳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粟 刘杰 +3 位作者 黄波 裴占江 史风梅 罗一飞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50-55,共6页
为了研究秸秆燃料化利用不同技术装备特点,探索适宜东北地区的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与发展路径,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际运行经验与成本效益,分析了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现状、工艺特征与发展优势,归纳总结了适宜农村分散居住形式的“一... 为了研究秸秆燃料化利用不同技术装备特点,探索适宜东北地区的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与发展路径,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实际运行经验与成本效益,分析了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现状、工艺特征与发展优势,归纳总结了适宜农村分散居住形式的“一村一厂”分户式秸秆压块利用模式;适宜村镇公共事业单位大面积的采暖生物质锅炉改造供热模式,与燃煤锅炉相比,采暖期节支成本约为30%;秸秆打捆直燃技术,适用于城市或乡镇大中型锅炉的集中供热模式,运行成本更加低廉,与燃煤锅炉相比,采暖期节支成本可达30%~36%。针对秸秆燃料化利用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发展理念、健全市场化机制,注重技术支撑、加强宣传与意识提升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为东北地区秸秆燃料化利用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秸秆 燃料化 压块成型 打捆直燃 清洁采暖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粟 李家磊 +3 位作者 史风梅 裴占江 刘长军 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87-93,共7页
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厌氧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厌氧发酵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 为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厌氧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厌氧发酵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0℃,总固体浓度8.7%,玉米秸秆炭7.8%,在此工艺条件下,厌氧发酵平均产气量达到2544 mL,与预测产气量2451 mL,两者偏差为3.8%。因此,所建模型能较好的用于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牛粪 厌氧发酵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玉米秸秆田间覆膜堆肥速测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风梅 刘娣 +5 位作者 裴占江 于洪久 张楠 王粟 高亚冰 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促进寒区玉米秸秆堆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在低温环境中,将玉米秸秆加入自主研发的腐熟菌剂后在大田中进行田间覆膜堆腐,并研究了在堆肥过程中温度、pH、含水率、电导率EC和E4/E6等速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在较低的环境... 为促进寒区玉米秸秆堆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试验在低温环境中,将玉米秸秆加入自主研发的腐熟菌剂后在大田中进行田间覆膜堆腐,并研究了在堆肥过程中温度、pH、含水率、电导率EC和E4/E6等速测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堆肥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中无需额外添加能量就可以快速启动。堆体温度、pH、含水率、E4/E6曲线均为双峰结构,呈现出先增加-降低-增加-降低的趋势,除含水率值第二个峰值较第一个峰值高外,pH和E4/E6曲线的第一个峰的峰值均较第二个峰值高。而堆体的EC值则随堆肥的进行呈先降低,后升高,最后降低到稳定值的趋势。腐熟后玉米秸秆堆肥的TN、TP、TK、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K2O)、有机质及盐分经检测分别为0.62%、0.13%、1.86%、485.0 mg·kg-1、115.7 mg·kg-1、754.7 mg·kg-1、163 g·kg-1和4.39 g·kg-1。根据种植品种以及土壤情况,将秸秆堆肥与化肥配施可满足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研究表明在黑龙江省等寒冷地区利用秋季或初春的温度采用田间覆膜堆肥的方式处理玉米秸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堆肥 pH EC 含水率 E4/E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玉米秸秆生物腐熟后断裂拉力值和减重值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楠 刘杰 +5 位作者 于洪久 郭炜 钟鹏 孙彬 王全辉 黄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68-70,共3页
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采用自主研发的秸秆腐熟剂研究其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上的应用效果,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用网袋法进行了为期60 d的田间试验,设空白对照(秸秆直接还田)、尿素+秸秆、腐熟剂+秸秆和腐熟剂+尿素+秸秆共4个处理,观察... 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采用自主研发的秸秆腐熟剂研究其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上的应用效果,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用网袋法进行了为期60 d的田间试验,设空白对照(秸秆直接还田)、尿素+秸秆、腐熟剂+秸秆和腐熟剂+尿素+秸秆共4个处理,观察测定还田后玉米秸秆的颜色、拉力和减重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和腐解程度的加深,各处理秸秆的颜色逐渐变深、拉力逐渐变小、减重率逐渐增加;第10天达到67℃;秸秆减重率在60 d达到65.27%;秸秆拉力值在60 d时拉力值知道达到16.23 N,拉力值较使用前降低了89.43%。效果最好的是腐熟剂+尿素处理,可使秸秆腐解速度加快20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秸秆腐熟剂 腐解 秸秆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猪粪沼气发酵工艺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玢宇 裴占江 +5 位作者 史风梅 徐红涛 高亚冰 左辛 王粟 刘杰 《中国沼气》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为提高猪粪沼气发酵的产气效率,试验应用响应面法对其沼气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率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TS)和搅拌转速3个因素对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 为提高猪粪沼气发酵的产气效率,试验应用响应面法对其沼气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率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TS)和搅拌转速3个因素对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降维优化分析,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和TS两因素对于猪粪产气效率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最优工艺条件TS为5.8%,发酵温度为29℃,搅拌转速为92 r·min^(-1)时,理论原料产气率为160.09 mL·g^(-1)TS,试验原料产气率为154.83 mL·g^(-1)TS,试验值与理论值接近,二者相对偏差为3.21%。可见,所建模型能较好的优化沼气发酵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沼气发酵 沼气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裴占江 刘杰 +2 位作者 史风梅 王粟 卢玢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12-118,共7页
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任何微小的气候变化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潜在或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持续,气候的异常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 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任何微小的气候变化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潜在或显著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持续,气候的异常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越来越大。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生长潜力、农业气候资源环境、农业种植制度和结构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经济造成损失。因此,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光、温、水、土壤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揭示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的机理,分析和模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采用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气侯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潜力、农业生产环境、种植制度、农业经济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农业灾害 种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微量重金属元素对厌氧消化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玢宇 裴占江 +4 位作者 刘娣 史风梅 高亚冰 左辛 刘杰 《中国沼气》 2021年第5期17-22,共6页
文章为提高低温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产气量,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厌氧消化工艺的生物强化参数进行试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 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Fe^(2+),Ni^(2+)和Co^(2+)三元素离子浓... 文章为提高低温条件下猪粪厌氧消化产气量,应用响应面法对其厌氧消化工艺的生物强化参数进行试验优化。通过Design-Express 8.0.6.1软件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原料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Fe^(2+),Ni^(2+)和Co^(2+)三元素离子浓度对猪粪产气量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降维优化分析,最后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Fe^(2+)和Ni^(2+)元素浓度对于猪粪产气量的影响表现为极显著。最优工艺条件是Fe^(2+)浓度为5.0 mg·L^(-1),Ni^(2+)浓度为22.5μg·L^(-1),Co^(2+)浓度为25.0μg·L^(-1)时,厌氧消化沼气的产量为572.64 mL。与预测值584.67 mL的相对误差为2.1%,所建模型能较好地优化厌氧消化工艺的生物强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厌氧消化 沼气 响应面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秸秆打捆直燃供暖案例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裴占江 刘杰 +5 位作者 史风梅 王粟 高亚冰 吴晓春 李冰峰 刘长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111-113,118,共4页
东北地区每年产生大量秸秆,据测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的可收集秸秆量2亿t·a-1、占全国的24.4%,其中黑龙江省的可收集秸秆量1.1亿t·a-1、占四省区的52.1%。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规定,... 东北地区每年产生大量秸秆,据测算,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的可收集秸秆量2亿t·a-1、占全国的24.4%,其中黑龙江省的可收集秸秆量1.1亿t·a-1、占四省区的52.1%。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规定,采取了严格的禁烧措施,同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当面临着大量的秸秆离田处理压力和春季紧张的农事安排,面对农民的诉求,个别省份仍然会留有露天焚烧秸秆的窗口期。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对黑龙江、辽宁等地的秸秆直燃锅炉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现场调研。首先对东北地区秸秆直燃锅炉供暖案例进行了实地调研,其次对东北地区秸秆直燃锅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秸秆直燃锅炉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打捆直燃 效益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粟 史风梅 +3 位作者 李家磊 裴占江 高亚冰 刘杰 《中国沼气》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厌氧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厌氧发酵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 为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效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厌氧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厌氧发酵产气量为响应值,研究发酵温度、总固体浓度和生物炭添加量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41℃,总固体浓度8.9%,水稻秸秆炭7.9%,在此工艺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气量达到2735 mL±37 mL,与预测产气量2693 mL,两者偏差在2.0%以内。因此,所建模型能较好地用于生物炭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气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牛粪 厌氧发酵 响应面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水稻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秸秆翻埋还田的腐熟效果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楠 刘杰 +5 位作者 于洪久 钟鹏 孙彬 郭炜 左辛 苏戈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34-37,共4页
为促进秸秆腐熟微生物菌剂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T1),秸秆+尿素+腐熟剂(T2),秸秆+腐熟剂(T3),秸秆+尿素(T4),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后的失重率、水稻秸秆的断裂拉力值及土壤养分含... 为促进秸秆腐熟微生物菌剂在我国农业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CK),秸秆直接还田(T1),秸秆+尿素+腐熟剂(T2),秸秆+腐熟剂(T3),秸秆+尿素(T4),研究水稻秸秆还田后的失重率、水稻秸秆的断裂拉力值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2处理的秸秆断裂拉力值在90d试验结束时最小,为33.2N,T2处理比T1处理减少了21N;T2处理的水稻秸秆失重率值最大、达到了57.26%,T1与T2处理之间相差10.23百分点;处理T2、T3、T4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增加,pH略有降低。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处理的土壤养分有所增加,所以开展秸秆还田并配施秸秆腐熟剂能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秸秆 秸秆还田 腐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粪和农作物秸秆堆肥参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风梅 高洪生 +5 位作者 裴占江 姜兵 王粟 李鹏飞 罗一飞 刘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75-81,共7页
堆肥是处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传统技术之一,但目前关于堆肥参数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以牛粪为主要堆肥物料,研究了含水率(WC)、碳氮比(C/N)以及农作物秸秆种类对堆肥过程中的堆肥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对... 堆肥是处理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传统技术之一,但目前关于堆肥参数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因此,以牛粪为主要堆肥物料,研究了含水率(WC)、碳氮比(C/N)以及农作物秸秆种类对堆肥过程中的堆肥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并对各参数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N25处理(堆肥物料为牛粪和玉米秸秆,碳氮比为25∶1,含水率为65%)在堆肥初期的有机物降解速率高。N30处理(堆肥物料为牛粪和玉米秸秆,碳氮比为30∶1,含水率为65%)在堆肥初期升温速度快,初期之后更容易保持高温。有机物降解速率(R)与堆肥时间(t)和可挥发有机物(VS)在α=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堆肥含水率(WC)、堆体温度(T)、电导率(EC)和有机物降解速率(R_(d))在α=0.05水平上显著相关。有机物降解速率与其他参数之间符合公式R=0.53331 t-0.13308WC-1.76322VS-16.59139pH-0.00803EC+5.40973 R_(d)+0.5331T+313.0084。该研究可为寒区畜禽粪污堆肥进程的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堆肥 牛粪 作物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