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D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研究——以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海燕 陈晓红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115,共7页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真实有效性检验基础上,通过对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对黑龙江省东部... 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的特点,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脆弱性与协调性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真实有效性检验基础上,通过对参数变量的适当调控,选取五种典型的耦合发展模式对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1)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系统是非线性的、时变性的复杂巨系统,SD模型分析此类问题具有明显的适用性。模型的历史数据拟合的误差小,反映它具有一定可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真实、有效地反映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耦合的复杂行为。(2)在不同的模式下,该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结果和情景存在较大差异,五种耦合发展模式都有其显著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发展缺陷。综合协调发展模式是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期内该区域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目标。(3)依据SD模型,在数量上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空间、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等各子系统的变量进行合理控制,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系统动力学模型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碳效应的绿地优化配置研究——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海燕 高玉慧 +4 位作者 罗春雨 曲艺 张弘强 崔玲 曾星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74-77,104,共5页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 按照乔-灌-草、乔-灌、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本不同配置结构,对哈尔滨市主城区113块样地固碳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植物实际监测,计算了哈尔滨市20种常用绿化植物的固碳效应,并对不同配置结构绿地固碳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乔木中糖槭、榆树、银中杨、垂榆,灌木中接骨木、黄刺梅都是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绿化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优先考虑。不同配置结构的绿地单位面积固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乔-灌-草、乔-灌、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本,其中,乔-灌-草的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固碳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单位绿地面积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 固碳效应 优化配置 绿化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分布新纪录及其分类
3
作者 郭媛 高智晟 +3 位作者 赵文阁 彭一良 魏丹 朱世兵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8-70,77,共4页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 2016年和2017年在哈尔滨道外渔码头、兴凯湖、萝北县共采集虾虎鱼鲜活标本68尾,对其进行了整理、鉴定,探讨了黑龙江省虾虎鱼亚科鱼类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分布有4种虾虎鱼:黄带裸身虾虎鱼Gymnogobius laevis、褐吻虾虎鱼Rhinogobius brunneus、波氏吻虾虎鱼R. cliffordpopei和子陵吻虾虎鱼R. giurinus,其中黄带裸身虾虎鱼和子陵吻虾虎鱼为黑龙江省鱼类的分布新纪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虾虎鱼科 黄带裸身虾虎鱼 子陵吻虾虎鱼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群落沿土壤水分梯度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继丰 韩大勇 +9 位作者 王建波 付晓玲 朱道光 刘赢男 曹宏杰 黄庆阳 谢立红 钟海秀 隋心 倪红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515-3524,共10页
水分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和沼泽3种生境中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生境均以小叶章占优势,但是伴生物种组成分化明... 水分是影响湿地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三江平原湿地小叶章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沿土壤水分梯度的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和沼泽3种生境中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种生境均以小叶章占优势,但是伴生物种组成分化明显,其中,典型草甸指示种为二歧银莲花和垂梗繁缕,沼泽化草甸指示种为灰脉苔草和五脉山黧豆,沼泽指示种为漂筏苔草和毛果苔草;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草甸的物种组成差异更大,而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小。随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小叶章的优势度逐渐降低,群落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Shannon-Wiener多样性与Pielou均匀度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群落相似性系数(CJ、CS)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二者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沼泽化草甸和沼泽,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典型草甸和和沼泽化草甸,而Cody指数的变化格局呈现渐低的趋势,群落间共有物种数逐渐减少,物种替代速率降低。研究认为,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Pielou均匀度、Simpson优势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与水分密切相关,β多样性的格局与水分联系紧密,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格局与水分无相关性,可能与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它环境因子有关,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组成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指示种分析 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 沼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隋心 张荣涛 +8 位作者 杨立宾 许楠 柴春荣 王继丰 付晓玲 钟海秀 邢军会 张玉 倪红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89-598,共10页
利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应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细菌16SrDNA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探讨添加氮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氮增加... 利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应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细菌16SrDNA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探讨添加氮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氮增加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低氮(4g·hm^(-2)·a^(-1))时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高氮(8g·hm^(-2)·a^(-1))次之。模拟氮沉降导致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以及丰度发生变化,低氮、高氮和对照地的优势种群均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次之,随着氮沉降的增加,酸杆菌门的丰度逐渐下降,变形菌门的丰度则先升高后降低。外源氮的输入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细菌群落的组成以及细菌的相对丰度发生改变。16SrDNA heatmap分析则表明,不同的细菌群落对氮沉降的响应不同。本研究为预测未来大气氮沉降对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rDNA 小叶章湿地 Miseq 氮沉降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保护规划的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曲艺 李佳珊 +4 位作者 王继丰 崔福星 孙工棋 栾晓峰 倪红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394-6404,共11页
综合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SCP)框架下,以集水区为规划单元,计算研究区域不可替代性指数,确定高保护价值网络体系,通过保护空缺分析对现有保护网络进... 综合三江平原湿地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在系统保护规划方法(Systematic Conservation Planning,SCP)框架下,以集水区为规划单元,计算研究区域不可替代性指数,确定高保护价值网络体系,通过保护空缺分析对现有保护网络进行优化,并评估优化体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湿地高保护价值区域的分布呈现沿河流分布的特点;现有保护区中湖泊和目标物种的保护状态比较好;保护网络体系优化后,沼泽湿地在保护网络中的比重由22.88%重增加到50%以上;河流湿地由16.20%增加到33.92%;地下水资源在现有保护网络中的比重非常低,仅为2.01%,优化后保护网络中保护比重增加到12.05%,因此在今后的保护区规划中,应该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另外本研究结合生态脆弱性对高保护价值的空缺设计3个情景方案,并根据生态威胁的种类和强度提出各优先保护方案的保护建议,为保护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湿地 系统保护规划 不可替代性 脆弱性 C-pl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期火山熔岩台地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特征对氮沉降的响应
7
作者 阴红彬 黄庆阳 +5 位作者 沙刚 谢立红 杨帆 张超 姜明月 曹宏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92-6303,共12页
氮沉降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循环和微生物养分代谢过程。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由于自身养分匮乏,植被恢复受到养分条件的制约,但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养分限制的协同响应机制仍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香杨(Populus k... 氮沉降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平衡,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循环和微生物养分代谢过程。五大连池火山熔岩台地由于自身养分匮乏,植被恢复受到养分条件的制约,但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养分限制的协同响应机制仍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香杨(Populus koreana)矮曲林为研究对象,模拟5个氮添加梯度,分别为CK(0 g N m^(-2)a^(-1))、N1(2 g N m^(-2)a^(-1))、N_(2)(4 g N m^(-2)a^(-1))、N_(3)(8 g N m^(-2)a^(-1))和N4(16 g N m^(-2)a^(-1)),施肥两年后测定土壤养分和微生物C、N、P含量及胞外酶活性,采用生态酶化学计量学方法,揭示微生物代谢对碳、氮、磷的限制模式,旨在探究外源氮添加对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氮后土壤中C-获取酶,N-获取酶和P-获取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随着氮添加量的递增,三种酶的活性变化趋势表现为呈先上升后下降,N_(3)处理C-获取酶和P-获取酶活性最高,而N_(2)处理N-获取酶活性最高;(2)土壤胞外酶的EEA_(C∶P)和EEA_(N∶P)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_(2)处理达到最高,而EEA_(C∶N)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N_(3)处理最高;(3)矢量模型分析发现所有氮处理土壤矢量角度均大于45°,随着氮添加量的增多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4)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养分是影响胞外酶活性和胞外酶化学计量比的关键因子,TP与矢量长度和矢量角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果表明,氮沉降可以提高土壤胞外酶活性,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养分限制,促进土壤生物化学循环,研究结果为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养分限制 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比 氮沉降 火山熔岩台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隋心 张荣涛 +4 位作者 杨立宾 许楠 钟海秀 王继丰 倪红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9-1486,共8页
为全面了解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江平原内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草甸化小叶章湿地、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和沼泽化小叶章湿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 为全面了解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法对三江平原内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草甸化小叶章湿地、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和沼泽化小叶章湿地)的土壤细菌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叶章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0.05).土壤细菌群落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代谢活性表现为草甸化小叶章湿地>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沼泽化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草甸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c Intosh指数最高,分别为3.30和64.03;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次之,分别为3.23和60.63;沼泽化小叶章湿地最低,分别为3.19和54.2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c Intosh指数与平均颜色变化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且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土壤细菌群落的平均颜色变化率和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土壤细菌群落对不同碳源的利用强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差异不大(P>0.05),但是对羧酸类、胺类、酚酸类、多聚物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能够很好地解释不同湿地土壤细菌在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这一现象.碳水化合物类碳源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最高,其次是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研究显示,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群落组成是影响小叶章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湿地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碳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LFA技术分析氮沉降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隋心 张荣涛 +8 位作者 杨立宾 李梦莎 许楠 刘赢男 柴春荣 王继丰 付晓玲 钟海秀 倪红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97,共7页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三江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0年5月,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小叶章湿地中建立模拟...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三江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利用磷脂脂肪酸技术(PLFA)对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0年5月,在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定位研究站内的小叶章湿地中建立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设置3个氮沉降浓度梯度:N1(0 g N·m-2a-1)、N2(4 g N·m-2a-1)、N3(8 g N·m-2a-1),于2014年6月用土钻进行土壤样品采集。结果表明:本研究共检测到PLFAs 75种,其中特征脂肪酸29种。不同氮沉降处理下,真菌群落的生物量较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总量介于30~33nmol·g-1。氮沉降增加对真菌群落数量的影响比较显著(P〈0.05),但是对细菌和放线菌影响并不显著。低氮时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最多,对照最低;高氮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值和丰度值最高。根据典型性相关分析,得出铵态氮和硝态氮对土壤中真菌含量影响较为显著。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施氮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总量。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的主要因子,低氮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氮则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磷脂脂肪酸 小叶章湿地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继舟 栾志慧 +2 位作者 张弘强 曹宏杰 王宏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0980-10983,共4页
[目的]为了弄清黑土区农田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含量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市公路周边土壤及主要农作物玉米进行同步调查取样,分析土壤重金属全量Cd、Cr、Pb、Cu、Zn、Ni、Hg、As含量和玉米各器官中这8种重金属... [目的]为了弄清黑土区农田土壤与玉米中重金属含量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双城市公路周边土壤及主要农作物玉米进行同步调查取样,分析土壤重金属全量Cd、Cr、Pb、Cu、Zn、Ni、Hg、As含量和玉米各器官中这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得出土壤中8种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及玉米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关联性。[结果]除Ni以外,调查区域土壤中其他7种重金属含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Cd、Pb、Hg的富集程度较高,但均未超过GB 15618-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土壤质量尚好。比较得出,土壤重金属含量高于玉米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玉米的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表现出根>叶>茎>籽粒。玉米籽粒中的8种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粮食标准,玉米品质良好。土壤中除Cr与Ni之间为负相关外,其余各种金属之间均为正相关,其中Cd与Hg之间、Cu与Zn之间呈现0.01水平显著正相关;Cd与Cr、Cu、Zn之间,Cr与Cu、Zn之间,Pb与Cu、Zn之间,Zn与Hg之间呈现0.05水平显著正相关。分析玉米不同器官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的相关性得出,土壤重金属全量与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均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佳,只有Cd、Cu、Zn在玉米根系与土壤中呈0.05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黑土区土壤质量尚好,玉米品质良好。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相关性好,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玉米各器官重金属含量相关性不佳。人类活动是造成重金属同源性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黑土区 农田土壤 玉米 重金属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三江平原水域覆盖变化特征
11
作者 曾星雨 曲艺 +4 位作者 张弘强 罗春雨 李海燕 崔玲 周博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针对以往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水域覆盖识别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低、信息缺失等问题,结合Landsat TM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MODIS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通过建立Landsat TM影像提取的水域分布比例与MODIS波段及衍生指标之间的关系,... 针对以往研究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水域覆盖识别存在的时间分辨率低、信息缺失等问题,结合Landsat TM影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MODIS影像的高时间分辨率优势,通过建立Landsat TM影像提取的水域分布比例与MODIS波段及衍生指标之间的关系,构建水域分数覆盖模型(FCWM),模拟形成水域覆盖时空序列,分析三江平原水域分数覆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2—2020年三江平原整体上水域分数覆盖呈下降趋势,整体水域分数覆盖平均值下降了23.63百分点,在2020年降水量高于2002年的情况下,许多具有高等、较高、中等水域分数覆盖的区域降级为较低和低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水域覆盖 变化特征 Landsat TM MODIS 三江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萼玉簪组培苗的辐射育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黎 曲彦婷 陈菲 《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7-8,共2页
设定辐射剂量,通过60Co-γ射线辐射紫萼玉簪继代组培苗,研究辐射对紫萼玉簪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辐射剂量即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紫萼玉簪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5GY;辐射对紫萼玉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辐射剂量越大抑制程度越高,... 设定辐射剂量,通过60Co-γ射线辐射紫萼玉簪继代组培苗,研究辐射对紫萼玉簪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的辐射剂量即半致死剂量。结果表明:紫萼玉簪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为5GY;辐射对紫萼玉簪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辐射剂量越大抑制程度越高,抑制程度与辐射剂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萼玉簪 组培苗 半致死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植物菊芋在松嫩盐碱地区的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光 徐海军 +2 位作者 周琳 于志民 吕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21-25,共5页
为探求能源植物菊芋在盐碱地栽培的发展前景,选取栽培菊芋和野生菊芋2份试验材料在松嫩盐碱地上进行了施肥、割草、重度盐碱胁迫及土壤不同开垦年限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这2份材料均可在中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繁殖,施肥、割草对菊芋... 为探求能源植物菊芋在盐碱地栽培的发展前景,选取栽培菊芋和野生菊芋2份试验材料在松嫩盐碱地上进行了施肥、割草、重度盐碱胁迫及土壤不同开垦年限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这2份材料均可在中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繁殖,施肥、割草对菊芋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重度盐碱胁迫会降低菊芋的出苗率,野生菊芋对重度盐碱胁迫表现出更好的抗性,栽培菊芋在中度盐碱地上产量可达到30 000kg.hm-2以上。通过试验表明菊芋是适合在松嫩盐碱地上发展的优良能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松嫩平原 盐碱土地 能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士”甜高粱在松嫩盐碱地区的栽培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光 徐海军 +2 位作者 周琳 于志民 吕品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探讨甜高粱在松嫩盐碱地区的适应性与作为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选用"大力士"甜高粱品种在松嫩盐碱地区试验栽培。结果表明:"大力士"甜高粱在含盐量小于1.78g.kg-1的盐碱土壤上可以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是能够在松... 为探讨甜高粱在松嫩盐碱地区的适应性与作为能源植物的发展前景,选用"大力士"甜高粱品种在松嫩盐碱地区试验栽培。结果表明:"大力士"甜高粱在含盐量小于1.78g.kg-1的盐碱土壤上可以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是能够在松嫩盐碱地区推广并发展的优良饲用作物与能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力士”甜高粱 松嫩盐碱地区 能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立红 曹宏杰 +4 位作者 黄庆阳 杨帆 王继丰 王建波 倪红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5-245,共11页
【目的】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 【目的】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座老期火山森林群落为对象,对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群落内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年龄结构及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1)各山体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北坡较南坡丰富。总体来看,重要值≥1的树种仅南坡有1种,群落树种组成简单。(2)各山体整体上北坡群落物种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坡群落物种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3)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南北坡向都是稳定型,紫椴和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也都是稳定型,为稳定群落。(4)北坡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南坡,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低于南坡,同时南北坡向间群落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且变异系数都较大。【结论】五大连池老期火山森林群落结构较简单,北坡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且群落稳定状态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五大连池火山 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年龄结构 群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成因与诊断方法分析 被引量:57
16
作者 张继舟 王宏韬 +2 位作者 倪红伟 马献发 袁磊 《土壤与作物》 CSCD 2012年第4期212-218,共7页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来源,介绍了国内外现行的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展望。表3,参57。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 溯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8
17
作者 孙雪 隋心 +2 位作者 韩冬雪 刘岩 冯富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1-919,共9页
为了全面了解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为次生林后土壤生境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先锋阶段的白桦林及亚顶级阶段的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三者0~<10 c... 为了全面了解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为次生林后土壤生境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先锋阶段的白桦林及亚顶级阶段的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三者0~<10 cm和10~20 cm表层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林型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平均颜色变化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初期表现为原始阔叶红松林>硬阔叶林>白桦林;培养末期表现为原始阔叶红松林>白桦林>硬阔叶林,三者的AWCD值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06、0.86、0.81,10~20 cm土层分别为0.68、0.47、0.45,原始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说明原始林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代谢活性显著高于次生林;同一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表现为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Richness丰富度指数也均表现为原始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原始林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综合利用强度均大于次生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碳源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是原始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上发生变化的敏感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退化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叶片矿质元素营养诊断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继舟 李云影 +4 位作者 袁磊 吕品 于志民 王立民 张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61-1170,共10页
【目的】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制定笃斯越... 【目的】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研究,为笃斯越橘人工抚育、栽培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种生境中的笃斯越橘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成熟期叶片中N、P、K、Ca、Mg、Fe、Mn、Cu和Zn的含量及产量,制定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并应用DOP法进行营养诊断。【结果】(1)水湿地生境中笃斯越橘的产量高,林下疏林中的产量中等,而林缘坡地中的产量低。(2)叶片中N的适宜值为17.70~19.67 g·kg^-1,P的适宜值为3.56~4.60 g·kg^-1,K的适宜值为5.22~6.13 g·kg^-1,Ca的适宜值为3.13~3.88 g·kg^-1,Mg的适宜值为1.90~2.27 g·kg^-1,Fe的适宜值为109.19~158.85 mg·kg^-1,Mn的适宜值为262.05~311.14 mg·kg^-1,Cu的适宜值为5.44~6.42 mg·kg^-1,Zn的适宜值为17.33~24.87 mg·kg^-1。(3)高产区的笃斯越橘叶片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且高产区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养分亏缺程度较高,而中、低产区域矿质养分则过多盈余。【结论】大兴安岭地区高产区域的笃斯越橘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区域。在适当补充肥料的基础上各区均具有一定的产量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笃斯越橘 大兴安岭地区 叶片矿质元素 不同生境 营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蓝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周琳 张会慧 +1 位作者 魏殿文 张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4-859,共6页
以蓝莓"美登"为试验材料,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研究了连续3年施肥对蓝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我国北方地区蓝莓人工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 以蓝莓"美登"为试验材料,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研究了连续3年施肥对蓝莓植株生长、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优化我国北方地区蓝莓人工栽培技术提供一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7.5 g/株施肥量对蓝莓株高和冠幅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不同施肥量对蓝莓枝条长度和粗度的影响差异不明显。施肥处理还明显促进了蓝莓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以及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并且施肥处理下蓝莓叶片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参数更倾向于光化学反应方向,与生长参数相似,施肥处理对蓝莓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也表现为7.5 g/株的施肥量作用效果最优。施肥处理还改变了蓝莓果实的品质,虽然不同处理下蓝莓果实的维生素C和花色素苷含量以及p H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但其总糖含量却明显增加,而总酸含量除10 g/株施肥处理外,均呈降低趋势,表现为糖酸比的增加,但与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不同,以5 g/株的施肥量对蓝莓果实品质的提高更有利。因此,施肥虽然可以明显促进蓝莓植株的生长,改善其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但控制施肥量时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和品质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施肥 生长 叶绿素荧光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供氮水平对饲料桑树幼苗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20
作者 许楠 倪红伟 +4 位作者 钟海秀 沙威 伍一宁 刑军会 孙广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5-870,共6页
为科学制定饲料桑树幼苗氮肥管理措施,在水培条件下以青龙桑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供氮水平(每株0 mg、7.5 mg、15.0 mg和22.5 mg),探求不同供氮水平对桑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叶面积、根... 为科学制定饲料桑树幼苗氮肥管理措施,在水培条件下以青龙桑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供氮水平(每株0 mg、7.5 mg、15.0 mg和22.5 mg),探求不同供氮水平对桑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幼苗株高、地径、叶片数量、叶面积、根长、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蒸腾速率(Tr)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冠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每株施15 mg氮处理的桑树幼苗长势最好;此外,桑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供氮量可以增强桑树叶绿体光化学活性和光合能力,并且促进桑树的生长,而过高的供氮水平对其促进效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施氮量 叶片产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