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后发地区森林康养产业创新——基于黑龙江自身优势下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帆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8期14-19,共6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于后发地区而言,森林康养产业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本文以黑龙江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基础,探索了后发地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列举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整体发展状况...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于后发地区而言,森林康养产业的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之一。本文以黑龙江自身的资源优势为基础,探索了后发地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列举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整体发展状况,探讨了森林康养产业在该地区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对乡村振兴政策背景的分析,揭示了政策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此外,还指出了黑龙江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因素,旨在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本文的目的为黑龙江省及其他后发地区森林康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乡村振兴 森林资源 康养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基因在黑龙江的根植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银莉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9期126-128,共3页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推动着红色基因在中国大地不同区域、时期落地生根。在极具地域风格的黑龙江,北大荒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基因的赓续,显现出自身独特的精神特征...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推动着红色基因在中国大地不同区域、时期落地生根。在极具地域风格的黑龙江,北大荒精神作为伟大建党精神基因的赓续,显现出自身独特的精神特征和精神力量,锤炼出黑龙江人民的优良品格。开垦至今,北大荒精神不断实践创新,展现出丰富的精神内涵,在一代又一代北大荒人血液中流淌,牢牢扎根于黑龙江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黑龙江代代传承的精神基因,推动新时代黑龙江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 精神基因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空间与社会资本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浩进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8,75,共6页
在传统意义上,经济空间具有三个维度,即基本维度、抽象维度、现实维度,其主体内涵在于经济地理空间。而"聚落"的内涵相对于经济地理空间而言,更能够体现经济空间的特征,从社会性、主体性、结构性、综合性、演化性等方面更全... 在传统意义上,经济空间具有三个维度,即基本维度、抽象维度、现实维度,其主体内涵在于经济地理空间。而"聚落"的内涵相对于经济地理空间而言,更能够体现经济空间的特征,从社会性、主体性、结构性、综合性、演化性等方面更全面准确地诠释经济空间的内涵和特征。经济空间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聚落"。从"聚落"的视阈审视,经济空间可以视为一种社会资本范畴。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空间的社会性是其作为社会资本的前提。经济空间是"经济"的空间,经济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化实践活动,而非绝对意义上的自然界实践范畴,其必然要在物质性的基础之上具有社会性。(2)经济空间的"聚落"决定了社会资本的"资本形成"。经济空间的"聚落"内,从事经济活动的社会群体将构建出各种社会联系方式、社会互动形式,及其网络化的发展形态,在社会资本范畴的意义上促进经济发展。(3)经济空间的演化则决定了社会资本的"资本积累"。经济空间"聚落"集聚态结构的持续强化,会促进社会群体内个体之间,在生产关系范畴内构建出的各种社会联系方式、社会互动形式及其网络化形态持续不断强化,所产生的资本效能会更大。经济空间作为社会资本亦存在重要的现实维度,主要在于构建增长极"聚落"发挥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强化增长极集聚放大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空间 社会资本 社会群体 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理论强党:理论缘起、实践探索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晓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190,共8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创新可以保持理论先进,理论武装可以促进实践先进,所以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理论创新是理论强党的首要任务,理论武装是理论强党的关键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理论创新可以保持理论先进,理论武装可以促进实践先进,所以理论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要求。理论创新是理论强党的首要任务,理论武装是理论强党的关键环节。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紧紧依靠理论创新增强引领力,依靠理论武装增强执行力。理论学习是相对于理论武装客体而言的一种行为,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一环。理论学习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依靠理论学习增强了创造力。一百年的奋斗历程表明,理论强党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宝贵经验。面对“两个大局”,中国共产党需要继续推动理论创新给予解答;面对期待多样化的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需要强化理论武装给予回应;面对国外理论的冲击,中国共产党需要在比较借鉴中厚植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理论强党 理论创新 理论学习 理论自信 理论武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浩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共7页
制度的内生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推动有效率的制度变迁顺利实施的优势。从辩证的视阈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是一种制度比较优势,而非制度绝对优势;是一种制度本土优势,而非制度模仿优势;是一种制度后发优势,而非制度先发优势... 制度的内生优势,就是能够有效推动有效率的制度变迁顺利实施的优势。从辩证的视阈来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是一种制度比较优势,而非制度绝对优势;是一种制度本土优势,而非制度模仿优势;是一种制度后发优势,而非制度先发优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主体,主要包括顶层设计的根本性制度、宏观层面的主导性制度、中观层面的支撑性制度、微观层面的基础性制度等。中国改革的制度变迁,能够产生促进经济发展的凝聚效应、激活效应、清障效应、加速效应、相容效应、延续效应等,在结构上支撑起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内生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是在与其他性质的制度对比中确立起来的,制度内生优势的潜力空间就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制度内生优势 制度变迁 制度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逻辑主线、价值遵循和实践进路:人民立场
6
作者 王世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4,共5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逻辑主线、价值遵循和实践进路集中体现为“人民立场”。从逻辑主线来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集中反映;从价值遵循来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的价值基...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逻辑主线、价值遵循和实践进路集中体现为“人民立场”。从逻辑主线来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集中反映;从价值遵循来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的价值基础、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的集中表达;从实践进路来看,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进程中实践理念的集中体现,主要体现为始终坚守“为人民”的初心不改,以人民为准绳不断推进自我革命,逐步实现人民的愿望,充分发挥人民的自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立场 中国共产党 历史 逻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恩格斯人学思想的总体图景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宇 陈晓辉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3-117,共5页
经过近三十年相对独立地研究,国内关于恩格斯人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恩格斯人学思想能否构成相对完整体系的问题,却未给予明确回答。不解决这一问题,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恩格斯虽然关注人,但只是其他思想的副产品。通过梳... 经过近三十年相对独立地研究,国内关于恩格斯人学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恩格斯人学思想能否构成相对完整体系的问题,却未给予明确回答。不解决这一问题,容易使人错误地认为,恩格斯虽然关注人,但只是其他思想的副产品。通过梳理恩格斯一生重要的文本发现:他曾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实现自由人为目标,以人性论为基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意识)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恩格斯人学思想总体图景的建构,不仅能促进恩格斯人学思想的深入研究,还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人学 总体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绝对的现在--赫勒历史意识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反思
8
作者 高原 梁雪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4,共8页
在历史理论三部曲中,赫勒提出历史意识是对时空的感知,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意识的思考。以往的历史理论习惯立足于当下去思索过去和未来,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承担了记录过去和预测未来的使命;然而,这两种历史理论虽然也立足于当下,但却是... 在历史理论三部曲中,赫勒提出历史意识是对时空的感知,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意识的思考。以往的历史理论习惯立足于当下去思索过去和未来,历史编纂学和历史哲学承担了记录过去和预测未来的使命;然而,这两种历史理论虽然也立足于当下,但却是指向过去和未来的,所以都没能呈现出现代历史意识的特征。赫勒认为,现代历史意识的特征是人的偶然性存在,要想认识这种偶然性就需要立足于绝对的现在进行思考。立足于绝对的现在来思考是赫勒受后现代主义启发提出的视角,赫勒认为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既可以明确现在历史意识的特征,也可以明确现代性的悖论。由此可见,赫勒提倡立足于绝对的现在进行理论思索,这既展现了她对现代人生存境况的忧虑,也反映出她在时间意识中对现代性的隐忧,同时也为现代人如何在偶然性中选择自己的存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勒 绝对的现在 历史意识 后现代视角 现代性的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