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移民文学”到作家本土化——写在《黑龙江文学通史》出版之前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放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9-105,共7页
在黑龙江文学史上 ,“借才异代”的移民文学成为主流。这些移民作家主要是因罪发配的“流人”及其家属 ,还有以各种原因滞留或客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创作 ,支撑着黑龙江文坛的半壁江山。移民带来各地的先进文化 ,促进南北地区和与... 在黑龙江文学史上 ,“借才异代”的移民文学成为主流。这些移民作家主要是因罪发配的“流人”及其家属 ,还有以各种原因滞留或客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创作 ,支撑着黑龙江文坛的半壁江山。移民带来各地的先进文化 ,促进南北地区和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使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而且给文学创作广泛吸收异地经验 ,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黑龙江移民文学的繁荣 ,是人才政策开明、开放结出的硕果 ,也与中国知识分子爱祖国、爱人民的赤诚之心有关。移民文学现象是黑龙江文化的一种特色。既要看到移民作家对黑龙江文化的启蒙和开发带来的效益 ,又要看到“流人文化”中潜藏着消极的“恋乡守根”和“回归故土”的流亡意识。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本土作家成长起来 ,替代了移民作家 ,这是黑龙江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可以预见到的是 :未来的黑龙江文学将更加开放 ,更具活力 ,其乡土特色更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文学" 作家本土化 文学史 《黑龙江文学通史》出版 "借才异代"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文学观念的历史性考察(续完) 被引量:1
2
作者 曹俊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六、语言何以有了文学性? 文学的构筑材料是语言,这种特殊的媒介决定了文学的手法和技巧,也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本质,值得花大力气深入研究。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文艺理论著作大都把中心注意力放在文艺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形象... 六、语言何以有了文学性? 文学的构筑材料是语言,这种特殊的媒介决定了文学的手法和技巧,也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本质,值得花大力气深入研究。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种文艺理论著作大都把中心注意力放在文艺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以及形象、典型问题上,即使谈文学语言,也大半限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作者语言的特色等表层问题,很少深入到文学符号的深层。当代西方一些文艺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很有价值的成果。在对文学媒介的研究方面,20世纪西方学术界主要有两大派学说,一派是符号论,另一派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 文学观念 文学语言 文学性 语言符号 符号论 文学符号 文学艺术 接受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文学的危机与出路──提出几个问题来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纯文学 危机与出路 中国当代文学 作家 几个问题 文学创作 严肃文学 社会转型 长篇小说 通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块尚待开垦的文学研究领域——近代东北小说的发展与趣味走向 被引量:1
4
作者 铁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0-134,共5页
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由于历史上民族隔离,封建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入侵等种种原因,致使东北的土地开发较晚,政治、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关东、关外或北大荒。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的人还将东北视为中国... 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由于历史上民族隔离,封建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入侵等种种原因,致使东北的土地开发较晚,政治、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关东、关外或北大荒。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的人还将东北视为中国的“文化沙漠”地带。所有的中国文学史书几乎没有一家谈到东北地区的文学现象,好象这里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文学似的。就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大家也只知在抗战时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一个“东北作家群”。至于其他作家作品大概都闻所未闻。为了使读者了解一点东北文学概貌,开拓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拟就近代东北小说的发展与趣味走向做一扼要概述,希望引起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资产阶级 东北作家群 文学研究 近代东北 研究领域 东北地区 东北文学 帝国主义 启蒙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独秀“不懂民主和科学”,你信吗?
5
作者 王观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2-112,共1页
难怪先生反思“五四”,发现“五四”期间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民主与科学”,其内容却极度贫乏。提口号的人,既不了解民主也不懂科学。甚至在行为上反民主反科学。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却霸道地“不容讨论”,连有民... 难怪先生反思“五四”,发现“五四”期间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民主与科学”,其内容却极度贫乏。提口号的人,既不了解民主也不懂科学。甚至在行为上反民主反科学。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却霸道地“不容讨论”,连有民主素养的胡适也发文说“当日若没有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精神,文学革命的运动决不能引起那样大的注意。”正因为喊口号者不懂民主和科学,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陈独秀1915年喊出这口号,1919年还复述了这口号,到了1920年却接受阶级斗争理论,转为反民主,把民主说成是资产阶级的护身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中国共产党 历史人物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商品化刍议——对于一种文学发展理论的考察
6
作者 董国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7-109,共3页
人们还依稀记得,改革十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取得了多么显赫的成绩。一个轰动连着一个轰动,令人目不暇给。但是,文学需要发展,需要提高,需要有划时代的作品出世,轰动效应并不等于文学的繁荣。于是人们来谈文学的困境。文学确有困境,又是多... 人们还依稀记得,改革十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取得了多么显赫的成绩。一个轰动连着一个轰动,令人目不暇给。但是,文学需要发展,需要提高,需要有划时代的作品出世,轰动效应并不等于文学的繁荣。于是人们来谈文学的困境。文学确有困境,又是多方面的,要做全面的分析研究。这里仅就文学与商品的关系,即文学的商品化问题——文学困境之一种,略陈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艺术商品化 经济效益 生产规律 中国文学 突出地位 作家艺术家 创作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父权制社会形态的几点看法
7
作者 徐殿玖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关于父权制社会形态的几点看法徐殿玖对于划分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标志,即划分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标志问题,史学界至今仍是说法不一。有些学者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有些学者认为国家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开... 关于父权制社会形态的几点看法徐殿玖对于划分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标志,即划分阶级社会与原始社会的标志问题,史学界至今仍是说法不一。有些学者认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有些学者认为国家的出现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还有些学者认为城市、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私有制 阶级社会 文明时代 随葬品 对偶婚 人类历史 一夫一妻制 母权 普那路亚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论
8
作者 王为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以纪实、纪事、纪行的非虚构的文学样式,在北大荒粗犷雄浑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客观真实地叙写了那段北大荒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在个体叙述与集体记忆中完成对那段特殊历史以及那段历史中复杂人性的认知与反思... 北大荒知青纪实文学以纪实、纪事、纪行的非虚构的文学样式,在北大荒粗犷雄浑的地域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客观真实地叙写了那段北大荒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经历,在个体叙述与集体记忆中完成对那段特殊历史以及那段历史中复杂人性的认知与反思,其艺术创作的自发性与民间性,精神容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历史意蕴的多重性和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荒 知青纪实文学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藩禁简论 被引量:14
9
作者 暴鸿昌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3-57,共5页
宗藩问题,在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上始终占有突出的位置。明太祖封同姓子弟为王,给予宗藩以很大的政治和军事权力。朱元璋死后,宗藩的政治、军事力量的提高,便与明代皇权、中央集权空前发展的历史局面背道而驰了。因此,历史的发展也就... 宗藩问题,在明代的政治史、经济史上始终占有突出的位置。明太祖封同姓子弟为王,给予宗藩以很大的政治和军事权力。朱元璋死后,宗藩的政治、军事力量的提高,便与明代皇权、中央集权空前发展的历史局面背道而驰了。因此,历史的发展也就使宗藩沿着与明初的特权地位相反的方向发展着。早在洪武年间,叶伯巨就上书明太祖,极谏分封太侈,认为宗藩分地广,制度侈,兵权重,“今秦、晋、燕、齐、梁、吴、闽诸国,皆连带数十城,而复优之以制,假之以兵,议者何不摭汉晋之事以观之乎?”认为后患无穷。建议“诣王未之国之先,节其都邑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藩 明太祖 中央集权 朱元璋 明经世文编 军事力量 洪武年间 经济史 政治 四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萨满文化现象——“萨满教”非教刍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昌翰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5期120-128,共9页
迄今为止的中外学者普遍把萨满文化现象视为原始宗教,作者对这一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从萨满文化现象的非单一构成性;意识场与原始宗教、巫术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萨满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现象的不同,认为巫术文化是萨满文化的主流。... 迄今为止的中外学者普遍把萨满文化现象视为原始宗教,作者对这一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从萨满文化现象的非单一构成性;意识场与原始宗教、巫术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萨满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现象的不同,认为巫术文化是萨满文化的主流。巫术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分离、交叉与重合乃是萨满文化现象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原因,作者认为:巫术是萨满现象的基础和核心,弄清这一问题,对于解释萨满文化现象世界范围分布的广泛性,对于认识这种现象的本质,对于探讨萨满文化现象的发展阶段与类型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仪式 文化现象 萨满教 原始宗教 巫术文化 宗教现象 宗教性 萨满文化 布里亚特 西伯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官员考察制度述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暴鸿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132-138,共7页
本文论述了明代官员考察制度化的过程及其内容。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官员考核制度成熟的标志。由于明代封建专制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制度的推行受到各种权力的干扰,加之明代后期政风腐败以及考察制度本身的一些弊病,使罢黜不职官吏的制... 本文论述了明代官员考察制度化的过程及其内容。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官员考核制度成熟的标志。由于明代封建专制的社会历史条件,考察制度的推行受到各种权力的干扰,加之明代后期政风腐败以及考察制度本身的一些弊病,使罢黜不职官吏的制度反而成为滋长贪污腐败和党同伐异的工具,最后趋于瓦解。但明代官员考察制度本身的一些内容,于今日仍有很多可惜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制度 明代前期 官吏 官员 制度化 明代后期 吏部 明代中期 十七年 考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喻权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6-142,共7页
巨大的双重文化影响,促使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地南下和西迁,也就不断地华夏化和世界化,当这两化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整体中达到相当程度时,民族文化的自新化过程便随之开始了。从肃慎雄棠之谜的破解到郭璞佛教化的诠解... 巨大的双重文化影响,促使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不断地南下和西迁,也就不断地华夏化和世界化,当这两化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整体中达到相当程度时,民族文化的自新化过程便随之开始了。从肃慎雄棠之谜的破解到郭璞佛教化的诠解、剖白,最终至满族佛多祭仪式与神话传说现状的溯源,北方民俗传播史中的个案分析揭示了北方民族文化演变的这条重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北方民族 肃慎 传播学 华夏化 高句丽 萨满教 满族 民俗 赫哲族 佛托妈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神话与中国东北诸族的文化取向 被引量:3
13
作者 喻权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东北古民族先后发生于长白山区域的神话 ,分别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这些神话揭示了他们以中原为原初地和文化取向 ,并不断主动地融入于中原文化的心理历程和发展脉络 。
关键词 中国东北民族 长白山神话 中华文化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美的规律”的适用范围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俊峰 杨春时(专家评点 杨春时(专家评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共7页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的基本内涵是"内在固有的尺度"。"内在固有的尺度"可作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我们给它以何种解释,都不能适用于生产、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全部领域,也不... 马克思在《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的规律"的基本内涵是"内在固有的尺度"。"内在固有的尺度"可作不同的解释。但不管我们给它以何种解释,都不能适用于生产、审美和艺术创作的全部领域,也不适用于这三个领域的全部对象。所以"美的规律"不能称为真正的美的规律,因为它缺乏普遍性和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美的规律 内在固有的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艺术美学的对象与功能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治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05-107,共3页
冰雪艺术美学,就其本源来说,也属于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部门,或者说,是美学范畴中的一个具体门类学科,是从美学中分化出来的既属于物质生活领域又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一个实用性的分支。
关键词 冰雪艺术 艺术美学 艺术作品 功能值 审美活动 美学研究 生活领域 审美价值 艺术产品 分析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未完成的第四个批判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俊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康德留下的最后遗稿是未完成的第四个批判的纲要和相关内容的随想录或备忘录,可视为这一批判的雏形。遗稿提出先验的形而上学原理运用于具体的经验事实如何可能这样一个中心问题,承袭了前三个批判关于感性、知性、理性的本性和功能的论... 康德留下的最后遗稿是未完成的第四个批判的纲要和相关内容的随想录或备忘录,可视为这一批判的雏形。遗稿提出先验的形而上学原理运用于具体的经验事实如何可能这样一个中心问题,承袭了前三个批判关于感性、知性、理性的本性和功能的论述,坚持现象和物自体的二分法,保留了《纯粹理性批判》所制定的范畴体系,更为详尽地阐明了作为先验概念和经验对象之间的中介的知性原理,这些都与批判哲学一脉相承。此外,遗稿的提问方式、阐述的内容、论证的程序、贯穿各部分的基本原理、行文风格等也都证明康德这部遗稿属于批判哲学。但这部遗稿又不是三大批判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所有方面都提高了一个层次,论述的内容超越一般的经验事物上升到三个最高对象——上帝、世界、人及其精神。康德之所以反复阐释这三个理念,是为了揭示万事万物的起源,找出其普遍联系和内在的一致性,从而把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全部存在纳入一个统一体系,为批判哲学的大厦封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第四个批判 形而上学基本原理 最高对象 最高理性 终极统一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康德的“反思判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俊峰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5期51-58,共8页
反思一词的原意是反射、反映,用于哲学以后,意义为沉思、再思、后思、内省等。康德的反思判断有八种含义。反思判断在美学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把审美看成是判断,就把美学研究的基点放在了主客体关系之上;在主客体关系上,反思判断学说把... 反思一词的原意是反射、反映,用于哲学以后,意义为沉思、再思、后思、内省等。康德的反思判断有八种含义。反思判断在美学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把审美看成是判断,就把美学研究的基点放在了主客体关系之上;在主客体关系上,反思判断学说把重点放在主体上;把审美活动看成反思判断,揭示了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反思判断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心理过程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判断力 康德美学 认识能力 审美判断力 审美活动 表象 概念 主客体关系 知性 目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先死——不甘,不甘。”——纪念萧红百年诞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观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目睹前辈和友辈,英才硕学,呕尽心肝。志士仁人,成仁取义。英雄豪杰,转战沙场。高明之家,人鬼均嫉。往往或二十几岁便死,如柔石、白莽。或三十来岁便死,如萧红、东平。命稍长者亦不过四五十岁,如瞿秋白、鲁迅……
关键词 百年诞辰 萧红 纪念 瞿秋白 仁人 英雄 柔石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康德的艺术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为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4-107,共4页
艺术区别于自然 ,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 ,天才的主要特征是独创性、典范性、为艺术提供规则和神秘性或不可解释性。天才是想像力和知性两种能力在一定关系里结合起来构成的。天才会使艺术作品有精神 。
关键词 艺术 天才 精神 康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重构——关于新中国东北拓荒文化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淑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9-103,共5页
在东北边疆文化中 ,新中国拓荒文化不仅改写了历史上一向不具主流色彩的流人文化 ,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影响了中国人十几年 ,而且为后世提供了双面铜板形象。作为新中国的一面旗帜 ,拓荒文化是那个时代狂热的理想主义最直接的表述 ,主宰了... 在东北边疆文化中 ,新中国拓荒文化不仅改写了历史上一向不具主流色彩的流人文化 ,在精神文化领域里影响了中国人十几年 ,而且为后世提供了双面铜板形象。作为新中国的一面旗帜 ,拓荒文化是那个时代狂热的理想主义最直接的表述 ,主宰了时代风尚。但由身份问题而衍生的新流人文化则为拓荒文化提供了另一种拓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建设 东北拓荒文化 新流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