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6号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军 黄绪堂 +6 位作者 关洪江 吴立仁 孙为民 周菲 马军 王静 孙涛 《中国种业》 2020年第5期72-73,共2页
龙食葵6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12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0914。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 龙食葵6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12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0914。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西、陕西、宁夏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杂交种 龙食葵6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晶 杨克军 孙为民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3期17-18,共2页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及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二比空栽培技术有利于向日葵群体的通风透光,使其合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依照产量结果及田间综合表现,推荐栽培密度65cm×40cm作为本地区向日葵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二比空栽培技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南瓜甘南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为民 邓少华 +3 位作者 刘玉纯 张瑞岭 徐铁生 林令堂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籽用南瓜 甘南1号 选育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葵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为民 刘延诗 +1 位作者 王选重 汪立成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向日葵 甘葵1号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几种主要病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杰 朱越影 唐秀玲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6期50-50,共1页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1主要症状 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叶柄及茎顶部也呈淡黄,花迟,结英小而少,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株枯死。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 防治 原因 病害 生育阶段 发育迟缓 发病 成株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经济作物多子南瓜甘南1号
6
作者 孙为民 刘延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多子南瓜 甘南1号 选育 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栽培技术
7
作者 邓少华 刘玉纯 赵志刚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7年第1期21-21,共1页
南瓜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葫芦科,原产于南美州,是喜温果菜类。其肉质丰厚,含有丰富的糖和维生素,可烧食。甜而沙,还可作畜禽饲料。尤其瓜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脂肪,价格昂贵,畅销国内外。
关键词 南瓜 栽培 催芽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