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河流中高锰酸盐指数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家厚 杨林 +2 位作者 周爱申 唐乃超 孟庆庆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
采用3种方法分析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高锰酸盐指数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分析结果显示,非点源污染造成的松花江流域高锰酸盐指数负荷约为70%;松花江流域支流源头属于高高锰酸盐指数河段,本底值约为5mg/L,河流流经1000Km非点源污染会增加高... 采用3种方法分析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高锰酸盐指数非点源污染的负荷。分析结果显示,非点源污染造成的松花江流域高锰酸盐指数负荷约为70%;松花江流域支流源头属于高高锰酸盐指数河段,本底值约为5mg/L,河流流经1000Km非点源污染会增加高锰酸盐指数约1mg/L;松花江流域河流中高锰酸盐指数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流域 高锰酸盐指数 非点源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硒(Se)元素背景值与地方性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邵国璋 关光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1-62,共2页
黑龙江省地方性疾病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和氟中毒.其中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病区分布有些类同,可能与二者的病因有相同之处有关.到目前为止,普遍认为低硒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黑龙江省土壤表... 黑龙江省地方性疾病主要有克山病、大骨节病,甲状腺肿和氟中毒.其中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病区分布有些类同,可能与二者的病因有相同之处有关.到目前为止,普遍认为低硒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1.黑龙江省土壤表层硒元素含量水平与分布黑龙江省土镶表层硒元素含量范围0.035~0.361mg/kg,(95%置信区间)平均0.2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自然本底值 地方病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吴成祥 董善武 赵德峰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5-298,共4页
本文报道黑龙江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331个,其中50 km×50 km 和25 km×25 km 网格点土样250个,人口加密点和土壤类型加密点土样81个。测量采用γ... 本文报道黑龙江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同位布点,全省共采集土壤样331个,其中50 km×50 km 和25 km×25 km 网格点土样250个,人口加密点和土壤类型加密点土样81个。测量采用γ能谱法。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按面积和按网格点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38)U,26.2和26.2 Bq·kg^(-1);^(226)Ra,22.0和22.2Bq·kg^(-1);^(232)Th,42.3和43.0 Bq·kg^(-1);^(40)K,546.0和561.7 Bq·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天然放射性 黑龙江 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方森林、农业、矿业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国利 刘海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9-20,共2页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环境敏感区 ,具有独特的北方生态环境。它的针叶林生态系统 ,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等 ,都是我国代表性的植被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以及生物种群和数量也是...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环境敏感区 ,具有独特的北方生态环境。它的针叶林生态系统 ,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以及湿地生态系统等 ,都是我国代表性的植被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以及生物种群和数量也是我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探索北方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开展生态环境监测 ,为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及时提供决策依据 ,对加快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 ,减少自然资源的退化 ,促进地方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述了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农业 矿业 生态环境监测 监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数据压缩方法校验环境监测数据库中关键字段
5
作者 赵雅玲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30,共3页
使用数据压缩方法校验环境监测数据库中关键字段赵雅玲(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哈尔滨150056)1.问题提出随着微机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广泛应用,环境监测数据库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使用微机的目的已经不仅是从环境监测数... 使用数据压缩方法校验环境监测数据库中关键字段赵雅玲(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哈尔滨150056)1.问题提出随着微机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广泛应用,环境监测数据库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使用微机的目的已经不仅是从环境监测数据库中及时、准确地获取数据,而且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法 环境监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调查
6
作者 许丽娟 吴成祥 夏清海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1-316,共6页
本文报道了1985—1988年黑龙江省江河、湖泊、井和自来水中 U、Th、^(226)Ra、^(40)K 浓度的调查结果。全省共布设取样点105个,采集水样142个。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各类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浓度属正常本底水平。
关键词 水体 天然放射性 黑龙江
全文增补中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阴琨 李中宇 +7 位作者 赵然 许人骥 白雪 刘廷良 吕怡兵 滕恩江 杨琦 王业耀 《中国环境监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34,共9页
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法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25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出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EPT密度、敏感种分类单元比例、敏感物种数量、Hilsenhoff生物指数(HB... 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法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对25个候选生物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出由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EPT密度、敏感种分类单元比例、敏感物种数量、Hilsenhoff生物指数(HBI)6个核心参数构成的IBI评价指标。采用95%分位数法建立了IBI评价标准,将IBI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大于35.84为优,26.88-35.84为良好,17.92-26.88为一般,8.96-17.92为较差,小于8.96为很差。结果表明,建立的IBI评价方法适用于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松花江流域各位点30.0%生物状况为优和良好,23.3%为一般;46.7%为较差和很差,说明流域内近一半区域的水生态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流域生境质量主要处于一般-良好的状态;水质处于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指数 松花江流域 水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中生物与生境和化学要素间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阴琨 赵然 +7 位作者 李中宇 许人骥 刘允 吕怡兵 刘廷良 滕恩江 杨琦 王业耀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
利用2012年松花江流域生物、生境和水质的调查数据,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并着重对IBI评价结果与生境质量、水质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生境和化学参数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IBI评价... 利用2012年松花江流域生物、生境和水质的调查数据,采用生物完整性指数(IBI)评价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并着重对IBI评价结果与生境质量、水质间的关系及生物与生境和化学参数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IBI评价结果与其生境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生境质量及大多数生境参数均与多项生物参数间存在显著/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COD、CODMn、BOD5、TN、TP等超标化学因子也与多项生物参数存在显著/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生境受损和有机污染压力是引起松花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压力。为恢复和改善松花江流域的水生态质量,研究建议针对流域生境质量和超标化学污染开展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指数 松花江流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加热采样管和半程加热采样管对超净排放污染源颗粒物监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白煜 刘通浩 +4 位作者 文小明 秦承华 张守斌 周祥宇 伍跃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应达到现行燃气锅炉标准,现行颗粒物监测仪器需要进行更新。现在市面上有2种污染源颗粒物采样管可对改造后电厂进... 根据《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以及《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浓度应达到现行燃气锅炉标准,现行颗粒物监测仪器需要进行更新。现在市面上有2种污染源颗粒物采样管可对改造后电厂进行颗粒物采样监测,采用平行实验法对这2种采样管所采集的颗粒物质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验证实验分析2种采样管颗粒物采集质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对如何提升燃煤电厂颗粒物监测的准确性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烟尘 超净排放 全程加热采样管 半程加热采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季节性演替对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蕊 李中宇 +5 位作者 赵然 胡显安 王丽娜 王业耀 王备新 金小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91,共8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质量最常用的生物类群,鉴于水生昆虫的生活史特点,在一年当中群落结构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如何利用底栖动物数据准确评价水生态质量状况,反映客观实际,值得探讨。将黑龙江省2012—2015年水生生物试点监测47个采... 大型底栖动物是评价水生态质量最常用的生物类群,鉴于水生昆虫的生活史特点,在一年当中群落结构会发生季节性变化,如何利用底栖动物数据准确评价水生态质量状况,反映客观实际,值得探讨。将黑龙江省2012—2015年水生生物试点监测47个采样点的108组底栖动物数据进行比较,对群落结构的相似性、物种的更替率和BMWP指数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群落的演替及BMWP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采集的样品底栖动物群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评价的结果也存在差异,越是水环境质量好的区域,这种差异越明显。利用底栖动物评价水生态状况,宜选择长时间段的多个采集数据,经统计整理后,利用复合样方(年均值)的特征,评价一段时间内(如以年为单位)的水生态质量状况,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群落演替 复合样方 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威 魏南 +3 位作者 金小伟 孟庆庆 于宗灵 赵然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松花江哈尔滨段流域是哈尔滨市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松花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且近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改善程度较为明显,流域内水体变化程度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和民众的重视,研究松花江哈尔滨... 松花江哈尔滨段流域是哈尔滨市重要的水源地,也是松花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且近年来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改善程度较为明显,流域内水体变化程度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和民众的重视,研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变化趋势意义明显。该研究的创新性在于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藻类植物与环境因子变化的关系,并运用欧洲硅藻数据库(EDDI)验证主要环境因子的准确性。国内现行的一些常规理化指标单独评价水体质量较为单一,不能更好地满足现行的水环境管理要求,并且对于水环境的变化反应效果及准确度较低。该研究运用相关理化指标数据和藻类植物的种类及丰度等的年际变化,实现从单一理化指标评价改善为理化和生物指标双重评价,从而更加具体地反映出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状况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藻类植物 典范对应分析 欧洲硅藻数据库 定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基明 郑第 +3 位作者 周发武 郭永龙 胡志刚 鲍建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结合我国污染源自动监测现状,分别从技术、产品、建设、管理与环境等各不同角度,分析了各因素对监测数据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污染源 自动监测 数据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下游底栖动物组成及其环境指示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中宇 胡显安 刘录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92,共7页
2005—2010年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3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3种,环节动物6种。3个断面均以水生昆虫的种类数为最多,其次为软体动物,两者在各断面的年度监测中均能... 2005—2010年对松花江佳木斯江段3个断面进行大型底栖动物生态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51种,其中水生昆虫33种,软体动物9种,甲壳动物3种,环节动物6种。3个断面均以水生昆虫的种类数为最多,其次为软体动物,两者在各断面的年度监测中均能被观测到,且出现频率较高;环节动物与甲壳动物的种类数较少,且出现频率较低。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生物学评价显示,佳木斯江段水质虽呈波动状态,但整体呈不断改善趋势,主要与溶解氧、氨氮以及总磷等指标的不断改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大型底栖动物 水质 生物学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库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梅 孙德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20-322,共3页
为了全面掌握湖库的水质状况与污染现状,本文对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征、水质现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3个方面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枯水期水质状... 为了全面掌握湖库的水质状况与污染现状,本文对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征、水质现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3个方面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其进行了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总磷,枯水期水质状况为良好,平、丰水期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营养状态属中营养。对湖库的3个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趋势分析得出:断面1在枯水期呈下降趋势,平、丰水期无明显变化(波动);断面2和断面3在枯、平、丰水期均无明显变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 水环境质量 评价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HPLC-MS/MS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3种酞酸脂类污染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立明 陈鑫 +1 位作者 赵伟 姜波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8-2230,共3页
研究了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环境水样中3种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考察了影响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 H=4,Na H2PO4浓度为0.5 mol·L-1,离子液体加入量为2 m L,萃取时间为6 min,萃取分离了... 研究了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环境水样中3种酞酸酯类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可行性,考察了影响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率的主要因素,在最优实验条件下:p H=4,Na H2PO4浓度为0.5 mol·L-1,离子液体加入量为2 m L,萃取时间为6 min,萃取分离了自来水、湖水和工业废水中3种酞酸酯类污染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回收率为94%—104.2%,相对标准偏差为1.7%—5.3%.方法检出限达0.7—0.99 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双水相萃取 邻苯二甲酸酯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筛查软件在环境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立明 陈鑫 +1 位作者 姜波 杜英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2-1024,共3页
使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地表水水体中的农药类有机污染物,以气相色谱质谱和全筛查软件进行分析定性、半定量,同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的SIM模式对半定量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除水体中的酸、醇、酮类外其它物质的回收率符合监测指标要求.... 使用固相萃取法富集地表水水体中的农药类有机污染物,以气相色谱质谱和全筛查软件进行分析定性、半定量,同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的SIM模式对半定量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明除水体中的酸、醇、酮类外其它物质的回收率符合监测指标要求.验证结果显示,该种筛查方法对于在无外界标准物质和目标物未知的前提下,能够对水体中大多数潜在农药类有机污染物进行预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地表水筛查 环境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生物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家厚 杨瑞莅 《中国环境监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1-23,共3页
水生生物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探讨陈家厚,杨瑞莅(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哈尔滨150056)水生生物监测,在我国已作为例行监测项目纳入到环境监测体系,随着《规范》的贯彻实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尚无科... 水生生物监测质量控制方法探讨陈家厚,杨瑞莅(黑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哈尔滨150056)水生生物监测,在我国已作为例行监测项目纳入到环境监测体系,随着《规范》的贯彻实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尚无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法,影响和束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监测 水生生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背景值区划原则、指标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赵英 杨瑞莅 张洪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0,共4页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运用已获得的土壤背景值信息,进行了全省土壤背景值区划的尝试。一是选择有毒有害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政府或行业部门指导经济规划和环保规划的基本依据;二是选择作物生长微量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 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运用已获得的土壤背景值信息,进行了全省土壤背景值区划的尝试。一是选择有毒有害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政府或行业部门指导经济规划和环保规划的基本依据;二是选择作物生长微量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作为发展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施用的规划的基本依据;三是选择与人群健康相关的元素作指标的区划,可以做为环境卫生规划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自然本底值 元素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多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谷中31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岩 姜冰 +6 位作者 张辛博 赵伟 潘仲乐 李丽丽 韩峰 祖元刚 王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5-228,共4页
建立了粮谷中六六六、滴滴涕、硫丹、氯丹、稻瘟灵及氯菊酯等31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多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MDGC-MS/MS)分析方法.样品加适量水溶胀后,以乙腈为提取剂,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2次,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净化处理... 建立了粮谷中六六六、滴滴涕、硫丹、氯丹、稻瘟灵及氯菊酯等31种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多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MDGC-MS/MS)分析方法.样品加适量水溶胀后,以乙腈为提取剂,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2次,提取液经浓缩后进行净化处理.比较了固相萃取与凝胶渗透色谱两种不同净化技术的净化效果,最终确定采用Carbon-NH2固相萃取为净化手段,有效除去样品中大部分的脂肪和大分子蛋白质等干扰基质,再经MDGC-MS/MS分析,通过中心切割的方式将农药组分选择性切割进入多维色谱柱进行进一步分离,有效地降低了样品中的复杂基质所带来的背景干扰.加标水平为5、10、20μg·kg-1时,大部分农药的回收率为66%—10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31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5—5μg·kg-1.采用GC-MS/MS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SPE) 多维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MDGC-MS/MS) 中心切割 农药残留 粮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果蔬中16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58
20
作者 吴岩 姜冰 +5 位作者 徐义刚 赵伟 孟祥瑞 周原 于佳会 祖元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4,共7页
建立了果蔬中吡虫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虫嗪等16种常见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以乙腈为提取剂,样品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后,提取液采用液-液萃取静置分层,取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比较了石墨化... 建立了果蔬中吡虫啉、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噻虫嗪等16种常见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以乙腈为提取剂,样品经高速匀浆方法提取后,提取液采用液-液萃取静置分层,取上清液进行净化处理。比较了石墨化碳-氨基复合固相萃取与QuEChERS两种不同净化技术的净化效果,最终确定采用QuEChERS方法为净化手段。即提取液经装有1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填料、900 mg无水硫酸镁的净化管净化,除去样品中大部分的色素及有机酸等干扰基质,再经LC-MS/MS分析,有效地降低了样品中的复杂基质所带来的背景干扰。加标水平为5、10、20μg/kg时,16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16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2~5μg/kg。采用LC-MS/MS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线性关系和回收率结果均令人满意。实验证明,建立的QuEChERS净化与L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准确测定果蔬中16种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农药 果蔬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