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
《语文建设》2010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了刘淑杰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古诗中的‘斜’,有许多老师让学生读‘xia’…··说是为了押韵。我觉得这种理由太勉强……”
关键词 古诗 押韵 “编读往来”栏目 诵读 古音 2010年 语文建设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巍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0,26,共3页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语言,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理论很少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事实上,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学...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语言,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理论很少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事实上,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离不开对语言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文学作品 “认知” 文本分析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巍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诵读教学 诗歌诵读 汉语言文学 韵律美 再创作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卑之无甚高论”义辨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49,共2页
一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选录了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教材对"卑之无甚高论"做出了如下注释:"这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
关键词 统筹方法 《语文》 华罗庚 九年级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趣舍”中“趣”的读音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媛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两句,句中“趣舍”的“趣”,
关键词 “趣” 读音 中学语文教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这本书比那本书很便宜”一类网络病句谈起
6
作者 张颖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5,37,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成为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变异性的社会方言。然而,在这样一个让人类尽享表达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文明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病句 “第四媒体” 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 语言环境 表达自由 语言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芳草”还是“芳华”?
7
作者 程亚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千古而且令人百读不厌的佳作,也是历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精挑细选的优美散文之一。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中学语文教材 陶渊明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前后递邅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时代赋予了美学新的生命意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前后递邅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时代赋予了美学新的生命意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 美学范畴 现代转换 “善” 继承与发展 思想发展 生命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