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再谈为押韵而以古音诵读古诗不可取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程亚恒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11SZ-13001)的部分成果
-
文摘
《语文建设》2010年第4期“编读往来”栏目刊登了刘淑杰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古诗中的‘斜’,有许多老师让学生读‘xia’…··说是为了押韵。我觉得这种理由太勉强……”
-
关键词
古诗
押韵
“编读往来”栏目
诵读
古音
2010年
语文建设
老师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魏巍巍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0,26,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语言文字应用多维研究"(项目编号11542248)
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创新项目"汉语语义语法范畴研究"(项目编号QX200912)
+2 种基金
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语言文字应用多维研究"(项目编号Z2008004)的成果之一
牡丹江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研究"(项目编号20071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15C-722)
-
文摘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这样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语言,为文本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认知语言学理论很少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事实上,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阐释离不开对语言的解析,
-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理论
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材
文学作品
“认知”
文本分析
解析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魏巍巍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6,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理论与实践"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0-XY11090"和"11-XJ12008"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近年来,我们开设了诗歌诵读课,在课上遇到了诸多问题,引起了我们对于诗歌及其诵读问题的重视与思考。问题一:学生诵读的语调极为平淡乏味,最基础的停顿、重音、语速也把握不准,更不要说依据情感的变化与韵律美的需要对其作细微的处理了。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包括专业为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认为,他们忽视了诵读最为重要的品质——再创作的艺术。
-
关键词
诵读教学
诗歌诵读
汉语言文学
韵律美
再创作
学生
-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卑之无甚高论”义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程亚恒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8-49,共2页
-
基金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编号10-XY01047)的部分成果
-
文摘
一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本(下册)选录了华罗庚先生的《统筹方法》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教材对"卑之无甚高论"做出了如下注释:"这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
-
关键词
统筹方法
《语文》
华罗庚
九年级
苏教版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趣舍”中“趣”的读音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吴媛媛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
基金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号:09YQ-09323
10-XY01047)成果之一
-
文摘
王羲之《兰亭集序》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中有“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两句,句中“趣舍”的“趣”,
-
关键词
“趣”
读音
中学语文教材
《兰亭集序》
王羲之
-
分类号
H11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这本书比那本书很便宜”一类网络病句谈起
- 6
-
-
作者
张颖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5,37,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汉语性状量主观性表达及其认知功能研究"(项目编号11552294)
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创新项目"汉语语义语法范畴制约作用研究"(项目编号QC200912)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与现代汉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08XY-09241)成果之一
-
文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第四媒体”,网络语言成为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变异性的社会方言。然而,在这样一个让人类尽享表达自由的语言环境中,语言文明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病句
“第四媒体”
社会方言
网络语言
语言环境
表达自由
语言文明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是“芳草”还是“芳华”?
- 7
-
-
作者
程亚恒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11SZ-13001)的部分成果
-
文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千古而且令人百读不厌的佳作,也是历年来中学语文教材精挑细选的优美散文之一。文章开头部分有这样一段话:“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关键词
《桃花源记》
中学语文教材
陶渊明
文章
-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孙岩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
基金
牡丹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sxscx2010-02mdjnu)
-
文摘
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善"的美学思想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一种前后递邅关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时代赋予了美学新的生命意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与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遭受着强烈的冲击并发生了转变,在这样的状态下,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关键词
传统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
美学范畴
现代转换
“善”
继承与发展
思想发展
生命意蕴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