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伦农场有机大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绍强 彭志祥 张广发 《现代化农业》 2007年第12期4-5,共2页
关键词 有机大豆 农场主 技术 栽培 种植效益 大豆种植 大豆品质 大豆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农场德美亚1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绍强 王君禹 +1 位作者 范琳琳 彭小龙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3期19-20,共2页
黑龙江省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通肯河畔,海拔261 m ,是世界三大黑土之一的松嫩平原漫岗黑土带。海伦农场总控制面积2.37万hm2,其中耕地1.66万hm2,年平均降水量556.9mm ,年平均活动积温2200~2300℃,年平均日照时数2315h... 黑龙江省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通肯河畔,海拔261 m ,是世界三大黑土之一的松嫩平原漫岗黑土带。海伦农场总控制面积2.37万hm2,其中耕地1.66万hm2,年平均降水量556.9mm ,年平均活动积温2200~2300℃,年平均日照时数2315h ,年平均无霜期117d ,属第四积温带上限、第三积温带下限,适合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农场 玉米 年平均降水量 第三积温带 黑龙江省 松嫩平原 控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农场1998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绍强 李忠明 +3 位作者 彭志祥 孙彦斌 吴仁光 郑亚军 《现代化农业》 1999年第6期14-14,共1页
1998年海伦农场小麦生产由于投入合理,种植科学,管理规范,使全场4267hm2小麦获得丰收。小麦总产2.08万t,平均单产4875kg/hm2,比1997年增产11.3%,实现了单产、总产、效益三超历史。1领导重视... 1998年海伦农场小麦生产由于投入合理,种植科学,管理规范,使全场4267hm2小麦获得丰收。小麦总产2.08万t,平均单产4875kg/hm2,比1997年增产11.3%,实现了单产、总产、效益三超历史。1领导重视,科学管理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实行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产量 海伦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农场大豆大垄三行栽培技术
4
作者 王绍强 王君禹 +1 位作者 范琳琳 彭小龙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5期1-2,共2页
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海伦市东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慢岗黑土带上,东经127&#176;04′~127&#176;24′,北纬47&#176;39′~47&#176;48′,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全年日照时数为231... 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海伦市东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慢岗黑土带上,东经127&#176;04′~127&#176;24′,北纬47&#176;39′~47&#176;48′,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全年日照时数为2315h ,活动积温2200~2300℃,无霜期117d ,年平均降水量为556mm ,有机质含量5%~7%,土壤肥沃,适合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大豆之乡”。海伦农场每年大豆播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水平,2011年开始推广大垄三行栽培技术,即大垄(110cm )垄上3行、苗带宽22.5cm。通过3年推广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3年累计推广面积1.47万hm2,增产大豆4972t ,平均公顷增产339kg ,平均增产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大豆 大垄 农场 技术 栽培 年平均降水量 第三积温带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农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5
作者 于忠 王绍强 《现代化农业》 1998年第5期11-12,共2页
海伦农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于忠王绍强(黑龙江省海伦农场海伦1523651997年黑龙江省海伦农场采取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实现了大豆单产、总产、总产值、纯效益超历史。大豆平均产量3188kg/hm... 海伦农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于忠王绍强(黑龙江省海伦农场海伦1523651997年黑龙江省海伦农场采取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实现了大豆单产、总产、总产值、纯效益超历史。大豆平均产量3188kg/hm2,居绥化分局之首。其中高产攻关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产 栽培 轮作 施肥 新品种 三垄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伦农场免耕试验项目总结
6
作者 王君禹 王小东 彭小龙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2期57-58,共2页
免耕栽培是集保护性耕作与轻简型栽培于一体的新栽培模式,是综合运用简化栽培环节、优化要素投入、良化土壤环境等手段的一项先进实用新技术。通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合海伦农场自然和生产条件的旱作免耕栽培及综合配套技术是降低生... 免耕栽培是集保护性耕作与轻简型栽培于一体的新栽培模式,是综合运用简化栽培环节、优化要素投入、良化土壤环境等手段的一项先进实用新技术。通过试验,深入研究和探索适合海伦农场自然和生产条件的旱作免耕栽培及综合配套技术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种植户增收的有效途径。试验表明免耕比常规对照耕作增产53.55kg/hm^2,增产2.17%,节本增效91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试验 少耕 海伦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彭志祥 牛爽 林洁 《现代化农业》 2012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从品种、播期、种植密度、施肥、机械化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 玉米生产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场380/220伏供电系统常见故障
8
作者 王殿明 于坤 汪秉功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8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低压供电系统 农场380/220伏供电系统 常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克津对大豆药害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英武 李肇桧 +4 位作者 段玉华 孙佰臣 李龙川 徐志刚 侯占洋 《现代化农业》 1994年第3期1-2,共2页
赛克津对大豆药害的调查分析张英武,李肇桧,段玉华,孙佰臣,李龙川,徐志刚,侯占洋赛克津是西德拜耳公司生产的化学除草剂。1979年黑龙江垦区引进试验,1985年进口商品药剂,剂型为70%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豆田除草,现... 赛克津对大豆药害的调查分析张英武,李肇桧,段玉华,孙佰臣,李龙川,徐志刚,侯占洋赛克津是西德拜耳公司生产的化学除草剂。1979年黑龙江垦区引进试验,1985年进口商品药剂,剂型为70%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豆田除草,现已成为除草效果较好的药剂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药害 除草剂 赛克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黑农67的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
10
作者 魏崃 王伟威 +4 位作者 于志远 吴俊江 李馨园 王久田 刘丽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71-172,共2页
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优质蛋白和畜牧业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因此创制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是解决产业技术需求的主要环节。依据产区品种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 大豆是主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大豆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的发展[1]。优质蛋白和畜牧业的饲料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因此创制优质、抗病、高产大豆新品种是解决产业技术需求的主要环节。依据产区品种中存在的问题,筛选出优异资源,确立育种目标,通过有性杂交以选育高油、抗病、高产为目标开展新品种的创制工作,从而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黑农67。同时结合此品种特点,以机械为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优质蛋白 育种目标 品种特点 饲料蛋白 抗灰斑病 收获方式 蛋白质含量 窄行密植 生活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对热水锅炉排污管及热力管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建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36,共2页
本文从金属腐蚀机理、微生物污腐方面分析了Fe^(2+)对热水锅炉排污管及热力管道系统的堵塞原因,并提出了消除堵塞的方法。
关键词 FE^2+ 热水锅炉 排污管 供热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具作用时间对农田黑土压实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富江 牛爽 《农业工程》 2013年第4期16-18,共3页
通过农田土壤压实模拟装置,以基质势作为土壤压实程度指标,对东北黑土区典型农田黑土在0.1~2.5s作用时间下的压实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黑土在100、200、400和800kPa接地压强下,0.1~2.5s作用时间下存在过度压实的阈值时间。... 通过农田土壤压实模拟装置,以基质势作为土壤压实程度指标,对东北黑土区典型农田黑土在0.1~2.5s作用时间下的压实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田黑土在100、200、400和800kPa接地压强下,0.1~2.5s作用时间下存在过度压实的阈值时间。阈值时间可以通过土壤基质势与作用时间关系确定,阈值时间随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而提高。因此,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机具作用时间、降低接地压强和提高有机质含量是避免农田土壤过度压实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黑土 机具压实 时间阈值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岗黑土带机械化农业持续高产试验研究的总结
13
作者 邱丽莹 田阳 +1 位作者 张英武 刘本忠 《现代化农业》 1995年第11期1-2,共2页
慢岗黑土带机械化农业持续高产试验研究的总结邱丽莹,田阳,张英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刘本忠(黑龙江省海伦农场)海伦农场位于松嫩平原、黑龙江省东北部黑土带的海伦市境内,场区面积2.4万公顷,现有耕地1.2万公顷,90%... 慢岗黑土带机械化农业持续高产试验研究的总结邱丽莹,田阳,张英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刘本忠(黑龙江省海伦农场)海伦农场位于松嫩平原、黑龙江省东北部黑土带的海伦市境内,场区面积2.4万公顷,现有耕地1.2万公顷,90%以上是黑土,有机质含量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带 农业机械化 持续农业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FF栽培法配套技术模式
14
作者 白惠梅 李龙川 +3 位作者 李淑萍 耿文明 孙佰臣 宋喜清 《现代化农业》 1997年第5期12-13,共2页
小麦TFF(即三优、四防、五肥)栽培法是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慢岗黑土带自然生态及气候条件。通过单项技术研究,将种子优化处理、优化播种、优化作业,防止倒伏、贪青、早衰及防治病虫草害,基肥、种肥、蘖肥、拔节肥、穗肥施肥技术... 小麦TFF(即三优、四防、五肥)栽培法是针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慢岗黑土带自然生态及气候条件。通过单项技术研究,将种子优化处理、优化播种、优化作业,防止倒伏、贪青、早衰及防治病虫草害,基肥、种肥、蘖肥、拔节肥、穗肥施肥技术,进行综合配套组装,建立适合当地条件的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经1991~1994年试验,小麦平均产量达4696.5kg/hm2,与大田生产相比,比“七五”期间小麦平均单产增加83.6%,比“八五”期间增加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栽培 配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亚6号亚麻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袁春风 王绍强 +4 位作者 张亚忠 张仁江 林洁 刘忠福 温永生 《现代化农业》 2001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黑亚6号亚麻 高产栽培 整地 播种 密植 施肥 除草 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及其栽培技术
16
作者 黄鹏 刘洪山 包怀玉 《现代化农业》 2002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芦笋 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开发利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故障判断三例
17
作者 周立国 段秋菊 宋谊平 《现代化农业》 2005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柴油机 故障现象 故障诊断 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白粉病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彦君 王君禹 +1 位作者 张广发 彭龙 《现代化农业》 2015年第1期9-11,共3页
西瓜白粉病是瓜类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西瓜的叶片、叶柄,造成叶片枯死,使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时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结瓜和种子成熟。病害由瓜类白粉病菌侵染致病,病原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散出孢子借风、雨... 西瓜白粉病是瓜类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西瓜的叶片、叶柄,造成叶片枯死,使光合作用明显受阻,严重时叶片枯黄乃至焦枯,影响结瓜和种子成熟。病害由瓜类白粉病菌侵染致病,病原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散出孢子借风、雨在田间传播引起病害流行。为了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通过大田生产试验,探索出适合海伦农场防治西瓜白粉病的药剂配方用量及防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白粉病 病害流行 药剂配方 干悬浮剂 氟硅唑 病残体 闭囊壳 病情指数 白粉病菌 常用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猪群疾病的几个要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亚妍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4期46-46,共1页
1猪场建设 猪场之间的距离与控制疾病有密切关系。猪场的位置应与其他猪场保持一段较长的距离。猪场建设有时会面临土地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只能集中某个地区养猪。从处理猪场排泄物的观点看,养猪区地形集中是有益的。但是对于... 1猪场建设 猪场之间的距离与控制疾病有密切关系。猪场的位置应与其他猪场保持一段较长的距离。猪场建设有时会面临土地有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只能集中某个地区养猪。从处理猪场排泄物的观点看,养猪区地形集中是有益的。但是对于疾病控制却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控制 猪场建设 猪群 环境污染问题 有限和 排泄物 距离 养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高粱绥杂7号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绍强 王君禹 +1 位作者 范琳琳 彭小龙 《现代化农业》 2014年第2期29-30,共2页
高粱绥杂7号杂交组合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不育26A为母本,绥恢25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年进行育性鉴定及产量鉴定,育性鉴定结果恢复率98%以上,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1年进行生产... 高粱绥杂7号杂交组合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不育26A为母本,绥恢25为父本杂交育成,2004年配制杂交组合,2005年进行育性鉴定及产量鉴定,育性鉴定结果恢复率98%以上,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11年进行生产试验,2012年1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矮秆 杂交组合 育性鉴定 杂交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