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液驱替下古龙页岩力学特性及弱化规律
1
作者 索彧 李芬芬 +4 位作者 何文渊 付晓飞 潘哲君 齐悦 董牧宇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在页岩油钻井过程中,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周围地应力的重新分布及水化作用加剧,开展古龙页岩油层的微观理化性质和宏观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层层理缝平均孔径为160.94μm,砂质条带孔隙平均孔径为1.50μm;页岩具有显著的各... 在页岩油钻井过程中,造斜段和水平段井眼周围地应力的重新分布及水化作用加剧,开展古龙页岩油层的微观理化性质和宏观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古龙页岩油层层理缝平均孔径为160.94μm,砂质条带孔隙平均孔径为1.50μm;页岩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渗透特征,其中,平行层理方向的渗透率大约是垂直层理方向的2倍;明确页岩层理面破坏的上下极限夹角,制作在不同围压下页岩强度随弱面倾角分布图表,建立考虑页岩油层理面的破坏模型并验证实验结果,平均误差为8.25%。在垂直层理方向,水基钻井液、醇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驱替后,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20.31%、17.67%、13.69%;在水平层理方向,水基钻井液、醇基钻井液、油基钻井液驱替后,岩石三轴抗压强度分别降低36.15%、31.78%、22.44%,同时,修正弱化后页岩破坏准则。根据现场数据,结合古龙页岩井壁失稳研究进展,确定青山口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为1.71~1.73 g/cm 3,可对井壁形成有效的力学支撑,有助于预防地层剥落,并明确主、辅助乳化剂最优配比调整方向。该结果对古龙页岩油钻井工程的安全钻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井壁失稳 钻井液 各向异性 破坏模型 力学特性 弱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