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繁殖母猪饲养过程中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崔国志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1期52-52,共1页
-
文摘
有很养猪户认为,母猪断奶到配种只是短短的3~7天时间,喂什么料都无所谓,进入配种舍就开始使用妊娠母猪料。但很多试验表明,配种前虽然时间很短,但使用低能(低亚油酸含量)、低蛋白的妊娠母猪料会影响母猪排卵数,这是产仔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如果母猪群偏瘦这种影响会更明显。
-
关键词
繁殖母猪
饲养过程
妊娠母猪
配种前
油酸含量
养猪户
排卵数
低蛋白
-
分类号
S828.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配种母猪返情的原因与减少返情率的措施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梁宝安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9期54-54,共1页
-
文摘
配种分娩率是衡量猪场生产成绩的重要指标,而配种后母猪的返情会降低配种分娩率,影响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所以,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的重要途径是减少配种后母猪返情的发生。
-
关键词
返情率
种母猪
配种分娩率
原因
经济效益
配种后
成绩
生产
-
分类号
S865.4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鸡常见能量饲料的种类
- 3
-
-
作者
崔国志
于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2期48-48,共1页
-
文摘
饲料中的有机物都含有能量,而这里所谓的能量饲料是指那些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这类饲料的消化率高,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代谢能为7.11—14.60兆焦;粗蛋白质含量少,仅为7.8%~13.0%,特别是缺乏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钙少,含磷多。因此,这类饲料必须和其他饲料配合使用。
-
关键词
能量饲料
粗蛋白质含量
种类
碳水化合物
粗纤维含量
饲料配合
干物质
鸡
-
分类号
S828.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 4
-
-
作者
崔国志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3年第3期34-34,共1页
-
文摘
1原因
初生仔猪对寒冷的环境非常敏感,尽管其可利用糖原储备应付寒冷,但由于体内能源储备有限,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不完善,被毛稀少和皮下脂肪少等,在保温条件差的猪场,寒冷可冻死仔猪。同时,寒冷又是仔猪被压死、饿死和下痢的诱因。
-
关键词
仔猪死亡
原因
哺乳期
能源储备
初生仔猪
生理机能
皮下脂肪
寒冷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低温对仔猪生长的影响及保暖措施
- 5
-
-
作者
梁宝安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7期5-5,共1页
-
文摘
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只有适当控制温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因温度不当而导致的应激对仔猪生长的不利影响。1低温的影响在寒冷的季节,适宜的温度是保证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新生仔猪的临界温度为34℃,此时仔猪热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低温非常敏感,寒冷会直接导致新生仔猪体温不可逆的降低。据报道,在寒冷天气条件下出生的仔猪有1/4在生后第1天死亡,而在生后第2天和第3天的死亡数不超过5%。寒冷也会间接降低仔猪抵抗各种侵袭的能力,如初生仔猪由于受冻,躲避母猪被压的能力减弱,抵抗其他疾病侵袭的能力降低等。
-
关键词
仔猪生长
保暖措施
低温
控制温度
新生仔猪
临界温度
天气条件
初生仔猪
-
分类号
S828.5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李运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3期257-257,共1页
-
文摘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养殖业在整个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个别村屯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农村养殖户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科技人才和技术力量,进而使农村养殖或多或少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农村养殖业普遍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结合实际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
关键词
农村养殖业
农村养殖户
合理化建议
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
支柱产业
专业知识
科技人才
-
分类号
S816.35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影响家畜繁育因素分析
被引量:4
- 7
-
-
作者
董成武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第3期59-60,共2页
-
文摘
影响畜禽繁殖力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都通过不同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母畜的正常发情周期、排卵数、受精卵数、公畜的精液品质、受精能力和胎儿的发育,导致家畜的繁殖力降低。而只有认真研究这些因素对繁殖力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不断提高家畜的繁殖力。
-
关键词
家畜
繁育
繁殖力
发情周期
精液品质
受精能力
排卵数
受精卵
-
分类号
S814.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犊牛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3
- 8
-
-
作者
孙建华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第5期52-53,共2页
-
文摘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特征是排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
-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治疗
预防
新生犊牛
一年四季
夏末秋初
发育不良
死亡率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牛产后瘫痪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唐连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第6期30-31,共2页
-
文摘
1症状表现
1.1轻度瘫痪
母牛产后轻度瘫痪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母牛的产奶量会逐渐减少,四肢没有健康时灵活,越来越不喜欢行走活动,在活动行走时后肢向后摇摆,并且向外展开。一般情况下母牛都是卧地休息,如果强迫母牛站立,母牛会迅速倒地。
-
关键词
母牛
产后瘫痪
预防措施
食欲不振
症状
向后
后肢
饲养人员
四肢
口色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难产奶牛剖腹产手术的操作技术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李淑华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第3期52-54,共3页
-
文摘
1.1母牛的全身检查检查母牛的全身状况时,除一般全身检查项目如体温、呼吸、脉搏等之外,还要注意其精神状态,以确定母牛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剖腹产手术。1.2胎儿的检查除检查胎儿的姿势、方向、位置有无异常外,还要检查胎儿的死活、体格大小、进入产道的深浅等。通过触诊其头、颈、胸、背、臀、尾及前后腿的解剖特点及状态,判断胎位、胎向及胎式的异常。
-
关键词
剖腹产手术
操作技术
产奶牛
检查项目
精神状态
解剖特点
母牛
胎儿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毛霉菌病的流行与诊断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刘春梅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2期132-132,共1页
-
文摘
奶牛毛霉菌病是由毛霉菌科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可引起奶牛急性坏死性感染,特征是沿血管、淋巴管和周围组织、器官形成结节和肉芽肿,其发生过程类似于结核病,也可引起皮下组织慢性感染。1病原微小根毛霉。微小根毛霉原名微小毛霉,后因偶见假根,因此最终改为归根毛霉属。微小根毛霉孢囊梗初期不分支,直接由菌丝体长出。若干天后呈假轴状分支,初期无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为淡褐色或浅黄色。其直径6~22微米。
-
关键词
毛霉菌病
奶牛
微小根毛霉
诊断
慢性感染
皮下组织
真菌性疾病
器官形成
-
分类号
S858.2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李运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5期11-11,共1页
-
文摘
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后发情以及后备母猪的利用年限。在生猪生产过程中,掌握好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就能保持种母猪良好的体况和较高的繁殖率及利用率,并能获得较高的、断奶体重较大的仔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
后备母猪
饲养管理
发情配种
利用年限
生产过程
断奶体重
经济效益
后备猪
-
分类号
S82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引起牛肠便秘、肠阻塞的中毒病的诊断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刘春梅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0期154-154,共1页
-
文摘
1油菜子饼中毒
油菜子饼中含有芥子苷、异硫氢酸盐等苦味有毒物质,多数牛不愿吃,但如与其他精料混合,误采食而中毒。牛中毒后可表现以血红蛋白尿、泡沫尿为主的泌尿型中毒。病牛食欲减少或废绝,反刍停止,流涎,口流白色泡沫,有的初腹泻、后便秘。牛胃肠蠕动时而亢进,时而弛缓,使弱或消失,粪呈黑褐色,有恶臭味,频做排粪动作,腹痛。
-
关键词
中毒病
牛中毒
肠便秘
肠阻塞
血红蛋白尿
诊断
有毒物质
胃肠蠕动
-
分类号
S85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猪产后瘫痪的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唐连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第5期57-58,共2页
-
文摘
母猪产后瘫痪,是现代集约化养猪场及农村常见的一种疾病,专指母猪分娩后血糖、血钙急剧减少,钙磷比例失调,出现明显的血压降低、维生素缺乏等症状.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在圈舍潮湿的环境中,发病率较高.母猪产后瘫痪是养猪业常见的多发病,其治疗周期较长.
-
关键词
母猪产后瘫痪
综合防治
集约化养猪场
钙磷比例失调
维生素缺乏
发病率
分娩后
多发病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畜禽安全越冬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董成武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4年第2期37-38,共2页
-
文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严寒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较为严重,确保畜禽安全越冬是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抓好畜禽的防寒保暖工作才能使仔畜成活率高、母畜健壮、肉畜增重快和饲料利用率高。
-
关键词
安全越冬
畜禽
畜牧业生产
防寒保暖工作
饲料利用率
北方地区
持续发展
成活率高
-
分类号
S8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单胃动物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王凤丽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0期46-46,共1页
-
文摘
胃底腺是胃的主要消化腺,占据整个胃底部,由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三类细胞组成。他们分别分泌胃消化酶原、盐酸和粘液。此外壁细胞还分泌一种称为“内因子”的物质,该物质与小肠钴胺素的吸收有关。幽门腺分布于幽门部,可分泌碱性粘液。胃液即是有这三种腺体和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共同组成。胃黏膜内还含有一些内分泌细胞,除了位于幽门腺区的分泌胃泌素的G细胞外,还有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分泌胰多肽的PP细胞和分泌组胺的肥大细胞。
-
关键词
胃液
单胃动物
成分
细胞组成
粘液细胞
分泌物
内分泌细胞
上皮细胞
-
分类号
Q959.468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动物单胃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王凤丽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4年第11期44-44,共1页
-
文摘
相对于瘤胃而言,单胃动物就是集体只有一个胃腺的动物,包括鸡、猪、人等。以猪为代表的一类动物具有简单的消化道,即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及肝脏和胰腺。消化道内微生物发酵活动有限,对进入其中的饲料纤维性物质消化不足,所以,非反刍动物主要大量消化利用各种谷物类精饲料。
-
关键词
单胃动物
胃液分泌
调节作用
微生物发酵
非反刍动物
消化道
消化利用
精饲料
-
分类号
S816.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
-
题名肉山羊瘤胃臌气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于亮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3期122-122,共1页
-
文摘
1发病原因 肉山羊在正常消化时,食糜分解,不断形成气体,瘤胃内通过嗳气方式不断排出,由此保持产气与排气的相对平衡。当易发酵饲料停滞瘤胃,发生异常发酵产气,超过胃的正常容积而引起患畜嗳气受阻,腹胀作痛从而引起羊瘤胃臌气病。其临床症状明显,多出现在摄食后数小时内。原发性羊瘤胃臌气,是因为食物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使瘤胃负担不断加重,蠕动能力减弱甚至消失,反刍及暧气障碍,使停留胃中食物发酵,产生气体不易排出,诱发此病。
-
关键词
瘤胃臌气病
肉山羊
防治
发酵饲料
消化吸收
发病原因
相对平衡
异常发酵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犊牛腹泻病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刘兴军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6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1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牛只是排粥样、黄白色,带臭味的粪便。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渴欲增加或废绝,反刍停止。眼结膜先潮红后黄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末梢多冷凉,脉搏增数,呼吸加快。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有轻度膨胀。
-
关键词
腹泻病
防治
原因
犊牛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
瘤胃蠕动
眼结膜
-
分类号
S858.2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繁殖母猪性能的评定、配种及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姚聪
贺彭飞
-
机构
黑龙江省汤原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第1期23-25,共3页
-
文摘
1母猪生产性能的评定
对母猪生产性能的评定主要是通过母猪的产仔数、泌乳力、哺乳率,以及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等繁殖性状成绩进行的.
1.1产仔数
指母猪一窝所产仔数的多少.它与品种、胎次、配种技术、饲养管理、个体品质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
关键词
繁殖母猪
生产性能
配种技术
管理技术
产仔数
繁殖性状
饲养管理
泌乳力
-
分类号
S828.3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