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水土保持林体系空间结构配置研究
1
作者 王亚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4期4-6,共3页
通过对东大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采用公式S森=P×S1/W,计算出最佳涵养水源能力林草覆盖率,确定景观水土保持林林草配置面积及比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配置进行优化调控,确定黑土区... 通过对东大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分析,采用公式S森=P×S1/W,计算出最佳涵养水源能力林草覆盖率,确定景观水土保持林林草配置面积及比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空间配置进行优化调控,确定黑土区植被涵养水源适宜覆盖率为21.55%,樟子松与落叶松混交林、白皮柳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与杨树混交林、草地5种植被类型的最优配置比例为33.91%、21.89%、22.76%、14.34%、7.10%。通过以上水土保持林体系空间结构的优化配置,东大沟小流域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能力有了极大地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覆盖率 层次分析法 空间结构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对坡耕地侵蚀沟发育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亚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6年第4期3-5,共3页
侵蚀沟严重影响黑土区坡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植物篱为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具有分散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入渗和拦截泥沙等多种功能。是坡耕地治理的优良水土保持措施。通过试验表明,植物篱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增加了土... 侵蚀沟严重影响黑土区坡耕地的质量和数量,植物篱为无间断式或接近连续的狭窄带状植物群,具有分散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增加入渗和拦截泥沙等多种功能。是坡耕地治理的优良水土保持措施。通过试验表明,植物篱在保持水土的同时,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抗冲抗蚀性能,蓄水能力的增强,减少了地表径流,减轻了坡耕地较大侵蚀沟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侵蚀沟 植物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
3
作者 王亚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5年第5期25-26,共2页
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景观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生态指标:风速、干湿温度、地温、土壤含水量、土壤密度、孔隙度、蒸发量的观测研究,总结出网格局(农田防护林)的各项生态效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为其它格局的研究结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空间格局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