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分异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沛显 刘莹 +1 位作者 李铁男 李恩重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7-369,共13页
[目的]基于生态优先视角构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组成,探究区域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核算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为维持区域生态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文连通... [目的]基于生态优先视角构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组成,探究区域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权衡与协同关系,核算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为维持区域生态稳定、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水文连通与水体质量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SWAT模型对牡丹江市进行主流域与子流域划分,考虑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通过InVEST模型对2002,2012和2022年各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土壤保持、水土保持碳汇、水质净化)进行定量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使用Geoda软件在格网尺度下对土壤保持等功能进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各项服务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及其时序变化,最终结合数值与权重核算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解释降水、DEM等因素对各项服务功能的贡献。[结果]牡丹江市土壤保持与水土保持碳汇成协同关系,水质净化与水土保持碳汇、土壤保持均呈权衡关系,研究时段内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强度各年均值为0.327 5,0.325 6和0.332 7,呈先微降后上升趋势。[结论]牡丹江市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较研究初期得到提升,绥芬河水系区域均值表现优于其他区域,牡丹江水系区域对总量贡献上最大,服务功能的时空分异特性受降水、地形、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等多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InVEST模型 权衡与协同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十四五”水土保持面临形势与任务
2
作者 徐金忠 孙和强 +1 位作者 孙雪文 李志飞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1期62-64,共3页
拟定黑龙江省“十四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防治重点区域,在深入分析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总结分析全省“十三五”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研判“十四五”时期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 拟定黑龙江省“十四五”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水土保持防治重点区域,在深入分析黑龙江省水土流失现状、总结分析全省“十三五”水土保持治理成效、研判“十四五”时期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为重要依据,开展水土保持需求分析,构建水土保持区划体系,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结合全省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需求,围绕粮食主产区和生态屏障带;结合全省地形地貌,提出全省大小兴安岭山地森林防治带、长白山山地丘陵防治带、松嫩平原西部风蚀综合治理片、松嫩平原东部水蚀综合治理片和三江平原水蚀综合治理片“两带三片”水土流失重点防治格局,为全省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加快黑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规划 黑龙江省 “十四五” 水土流失 黑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夏季异常降水特征及其对总降水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姜丽霞 李芳花 +7 位作者 王晾晾 朱海霞 翟墨 赵慧颖 韩俊杰 于艳梅 闫敏慧 王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6,共11页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年,研究区夏季异常降水在时间上呈非连续性发生特征,贡献率呈大幅度波动变化,年际间振幅较大,夏季相同月份内大雨贡献率震荡更强,不同月份内,6月大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8月暴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异常降水发生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经向或纬向变化规律,呈分散性特征,相同月份内暴雨分散性更突出,不同月份内,6月分散性最显著,7月异常降水则相对集中。贡献率空间离散程度较大站点多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变化不稳定,松嫩平原为异常降水多发区;1971~2016年,大雨、暴雨对总降水量贡献表征为复杂性和相对性。相同年份多以暴雨占主导地位;不同年份中,其他量级降水具有重要贡献。异常降水密集年份中,日降水量20.0~24.9 mm应多予关注。研究客观表征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避免"降水量"分析的绝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夏季 异常降水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拜泉县典型区坡耕地侵蚀沟发育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钱志晶 刘烨 +4 位作者 侯驭麒 高澳 牛羽萱 徐金忠 肖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176,共11页
[目的]探究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特征,揭示坡耕地侵蚀沟影响因素,为该区侵蚀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拜泉县国富镇的61条典型坡耕地侵蚀沟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基于研究... [目的]探究东北漫川漫岗黑土区侵蚀沟发育特征,揭示坡耕地侵蚀沟影响因素,为该区侵蚀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及数据支撑。[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拜泉县国富镇的61条典型坡耕地侵蚀沟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并基于研究区域的遥感影像等数据源,提取并分析坡度、坡向、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坡耕地侵蚀沟形态变化及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①研究区侵蚀沟沟长、面积和体积与影响因素(坡度、海拔高度和集水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除沟长外,侵蚀沟形态参数与影响因素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集水面积>坡度>海拔高度。②侵蚀沟沟长变化及形态指数随坡度增加呈逐渐下降变化趋势,在坡度为0°~2°范围内达最大值。沟深则随坡度增大而增大,坡度峰值为4°~5°;阳坡、半阳坡坡向侵蚀沟发育显著,西南坡向侵蚀沟发育最为迅速;研究区平均沟长变化及形状指数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海拔高度230—240 m范围内达到峰值。③研究区侵蚀沟所处集水面积越大,侵蚀沟形态参数越大,侵蚀沟发育也越剧烈。当集水面积在>20 hm^(2)区间内时,侵蚀沟沟长变化和沟缘面积达到峰值。④侵蚀沟形态参数与影响因素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较高。沟长、面积、体积拟合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47,0.16。[结论]拜泉县典型区侵蚀沟发育受坡度、坡向、集水面积及海拔高度影响显著,治理时应优先针对治理分布在2°~3°坡度、东南坡坡向、海拔高度230—240 m及集水面积>20 hm^(2)的侵蚀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 黑土 黑龙江省拜泉县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抽查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新 孙和强 +1 位作者 侯淑艳 欧阳力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20-22,I0005,共4页
为加强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基于工作实践,黑龙江省采用专家打分法,综合考虑数量、行业类别、监管重点、方案级别、许可方式等,抽取2018—2022年市、县批复的116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方案总体质量较好... 为加强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监管,基于工作实践,黑龙江省采用专家打分法,综合考虑数量、行业类别、监管重点、方案级别、许可方式等,抽取2018—2022年市、县批复的116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进行了质量抽查。结果表明:方案总体质量较好,中等及以上方案有111个,合格率达到95.69%,不合格方案有5个,不合格率为4.31%;2021—2022年的水土保持方案质量优于2018—2020年的,2021—2022年大部分方案存在缺少现场调查情况、水土保持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但在表土保护、土石方综合利用、取弃土场选址等方面的质量明显高于2018—2020年的;市、县两级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情况基本一致,建议在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中,邀请至少3位以上的省级专家进行质量把关;铁路、输变电、机场、水利等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质量整体优于其他行业项目,大型项目的方案质量较高,建议对方案质量不高的项目,加强质量把控,即前期严格审查、后期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方案 质量抽查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小流域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超 孙和强 +2 位作者 侯淑艳 周宁 张凯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4期24-26,共3页
按照小流域划分技术标准与相关技术要求,基于DEM数据,结合黑龙江省行政区划、河湖分布和地物实际,进行空间分析建模和水文分析,提取集水区,划分小流域,并分析其特征。经分析:①黑龙江省共有小流域20424条,密度为0.0451条/km^(2),平均面... 按照小流域划分技术标准与相关技术要求,基于DEM数据,结合黑龙江省行政区划、河湖分布和地物实际,进行空间分析建模和水文分析,提取集水区,划分小流域,并分析其特征。经分析:①黑龙江省共有小流域20424条,密度为0.0451条/km^(2),平均面积为21.84 km^(2),平均坡度为4.31°。②全省小流域数量呈“一区一带”的集中分布特征;密度呈“三线”线性分布特征;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绥化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5个市(地)小流域面积呈弱变异性,其他8个市呈中等变异性;大庆市小流域平均坡度呈弱变异性,其他12个市(地)呈中等变异性。③平原及漫川漫岗区小流域的平均面积大于山地丘陵区的,平原及漫川漫岗区小流域的平均密度、平均坡度均小于山地丘陵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特征 密度 变异系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情况及成效
7
作者 杨庆楠 徐金忠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7期4-6,67,共4页
黑龙江省自2019年出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以来,已完成了2019—2022年度评估及2020年“十三五”末的考核工作。通过精准设置年度考评细则,以“考什么”引导“干什么”,以“怎么考”推动“怎么干”,有效压实了地方政府水土保持... 黑龙江省自2019年出台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以来,已完成了2019—2022年度评估及2020年“十三五”末的考核工作。通过精准设置年度考评细则,以“考什么”引导“干什么”,以“怎么考”推动“怎么干”,有效压实了地方政府水土保持责任,督促地方圆满完成了年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监管、监测及信息化等常规工作,以及1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等重点任务,并以加分项形式引导地方开展了以奖代补、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生态清洁小流域等工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评“指挥棒”作用突出。为助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体系日趋完善,以考评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开展,系统总结了黑龙江省考评工作实施情况,阐述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评估的重要意义及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目标责任 考核评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植物措施配置模式探讨
8
作者 严尔梅 孙中锋 +3 位作者 欧阳力 解运杰 徐金忠 魏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黑龙江省侵蚀沟分布广泛,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土壤条件迥异,植物区带跨度较大,在既往侵蚀沟治理设计中,由于植物措施相对弱化,树种选择单一,配置形式千篇一律,不能充分适应各类树种的生物性状,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防护功能受限,一定程... 黑龙江省侵蚀沟分布广泛,地貌类型多样,气候、土壤条件迥异,植物区带跨度较大,在既往侵蚀沟治理设计中,由于植物措施相对弱化,树种选择单一,配置形式千篇一律,不能充分适应各类树种的生物性状,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防护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植物措施的治沟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侵蚀沟治理需求,系统总结植物措施治沟经验,在挖掘乡土树种资源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植物措施配置模式进行探讨,基于侵蚀沟立地条件、水土保持树种生物学特性,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结合黑龙江省侵蚀沟治理实践,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侵蚀沟防治部位,提出了几种植物治沟配置方案,并明确了相应苗木规格、整地方式和栽植密度等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沟治理 植物措施 配置模式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实践与思考——以新建黑龙江绥芬河民用机场项目为例
9
作者 周宁 孙和强 +3 位作者 刘凤飞 李超 史彦林 樊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8期29-31,I0001,共4页
黑龙江绥芬河民用机场项目为新建国内支线机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97 km^(2),划分为飞行区、航站区、导航台和净空处理区4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项目建设周期长,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时间跨度大、历时长,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复杂。项... 黑龙江绥芬河民用机场项目为新建国内支线机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1.97 km^(2),划分为飞行区、航站区、导航台和净空处理区4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项目建设周期长,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时间跨度大、历时长,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复杂。项目建设过程中,在水土保持管理上坚持“以检促管”“以改促建”理念,在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上遵循“局部增减,总量不减”“形式调整,效果不变”的原则,总体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后,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实际完成值达标率为100%,其中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分别超出批复值的3.79、3.71、36.40个百分点,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总体评定为合格。梳理总结了项目水土保持经验,可供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 民用机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黑龙江省级示范河湖建设成效灰色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天力 王立权 李铁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6,共8页
随着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入,各地注重加强河湖生态建设,以黑龙江省级示范河湖建设为基点。选取松花江松北区段、牡丹江段、七台河市万宝河段、虎林市阿布沁河河段作为样本,结合其建设成效评价分析。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各地实地情况,... 随着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深入,各地注重加强河湖生态建设,以黑龙江省级示范河湖建设为基点。选取松花江松北区段、牡丹江段、七台河市万宝河段、虎林市阿布沁河河段作为样本,结合其建设成效评价分析。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并结合各地实地情况,构建得到“河湖安全、河湖生态、河湖环境、河湖人文、河湖管理”等5个方面、15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按照开展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献,量化评比各指标。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求得各指标权重,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到对应评价关联度,分别为:G1=1.1093、G2=1.1702、G3=0.6399、G4=0.9644,再应用TOPSIS模型作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为牡丹江市示范河湖建设成效排名第一、哈尔滨市松北区排名第二、虎林市排名第三、七台河市排名第四,符合实际建设情况,灰色关联度评价具有可行性,为河湖环境建设提供合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度 示范河湖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抗旱节水灌溉集成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彦 孙彦君 +1 位作者 王柏 李芳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7-189,共3页
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10.33亿m3,人均占有量和耕地亩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频发、作物生育期内水量分布不均等因素加剧了农业灌溉用水短缺,严重影响了旱作区作物种植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稳定与提... 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为810.33亿m3,人均占有量和耕地亩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频发、作物生育期内水量分布不均等因素加剧了农业灌溉用水短缺,严重影响了旱作区作物种植面积的发展和产量的稳定与提高。分析了机械化暗式注水灌溉技术、中耕补水技术、喷滴灌技术等抗旱节水灌溉技术的特点效果,根据玉米调亏水分灌溉指标、作物受旱生态表现及土壤干旱状况分级,提出了抗旱节水灌溉集成技术模式,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减少了干旱带来的损失,为实现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 节水灌溉 灌溉指标 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庆安县水权确权工作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铁男 董鹤 徐柳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6-109,共4页
为解决庆安县水权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确定的可分配水总量对庆安县生活用水、生态用水、非农生产用水、预留水量和农业用水进行初始水权分配,明确了确权工作目的与意义,最后介绍了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定了庆安县县域水资源的空间范... 为解决庆安县水权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确定的可分配水总量对庆安县生活用水、生态用水、非农生产用水、预留水量和农业用水进行初始水权分配,明确了确权工作目的与意义,最后介绍了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定了庆安县县域水资源的空间范围,明晰了水权的归属关系和权利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配水总量 水权确权 初始水权分配 确权登记发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旱灾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铁男 李莹 郎景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4-86,89,共4页
利用黑龙江省1949年以来60年的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灾害和粮食产量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提高灌溉面积对于干旱灾害导致减产的抑制作用。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 利用黑龙江省1949年以来60年的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黑龙江省干旱灾害和粮食产量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干旱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提高灌溉面积对于干旱灾害导致减产的抑制作用。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4.0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粮食减产量与受旱率、成灾率成显著正相关,粮食产量与实灌面积成显著正相关。干旱灾害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灌溉面积的扩大有效的减轻了干旱灾害对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粮食安全 相关分析 灌溉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理论的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虚拟水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莹 毛世峰 张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9期244-247,共4页
将虚拟水的概念同商品价格进行关联,提出从经济价值角度扩展的虚拟水价值理论。计算黑龙江省9个市县的水稻、玉米、大豆3种农产品的虚拟水价值,得到以下结论:水稻的虚拟水价值最高,玉米的虚拟水价值次之,大豆的虚拟水价值最低。虚拟水... 将虚拟水的概念同商品价格进行关联,提出从经济价值角度扩展的虚拟水价值理论。计算黑龙江省9个市县的水稻、玉米、大豆3种农产品的虚拟水价值,得到以下结论:水稻的虚拟水价值最高,玉米的虚拟水价值次之,大豆的虚拟水价值最低。虚拟水价值体现的是水资源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利用效益,因此从虚拟水价值角度研究粮食生产的优化布局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价值 黑龙江省 水稻 玉米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土地利用下季节降水-径流-土壤水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贞相 孙鹏 +3 位作者 纪毅 李凤昱 付强 丁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94,共9页
为剖析黑龙江省降水、径流、土壤含水量响应关系,以季节为时间尺度,计算全省网格降水、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及比值。其中,降水和径流四季的相关系数均值及春夏秋三季径流与降水比值分别为0.39、0.85、0.55、-0.08和0.23、0.20、0.... 为剖析黑龙江省降水、径流、土壤含水量响应关系,以季节为时间尺度,计算全省网格降水、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及比值。其中,降水和径流四季的相关系数均值及春夏秋三季径流与降水比值分别为0.39、0.85、0.55、-0.08和0.23、0.20、0.10;降水和土壤含水量四季相关系数均值及春夏秋三季土壤含水量与降水比值分别为0.31、0.66、0.50、-0.02和0.25、0.08、0.24;四季径流和土壤含水量相关系数均值及春夏秋三季土壤含水量与径流比值分别为0.37、0.58、0.47、0.02和1.12、0.40、2.42。黑龙江省降水-径流、降水-土壤含水量、径流-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程度因季节而不同,其响应程度由强至弱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冬季相关性极弱,为研究黑龙江省区域各水源转化和季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时间尺度 降水-径流-土壤水 相关系数 土地利用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基于降雨的干旱时空分布及玉米灌溉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伟峰 刘潇 +1 位作者 李芳花 郑文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7,73,共6页
为了得到黑龙江地区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干旱情况以及玉米灌溉需水分布,利用1990-2015年黑龙江72个站点逐月降雨数据,研究了玉米生育期(5-9月)各月及全生育期的降雨分布,同时分析了不同降雨频率下各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以及玉米灌溉需水情... 为了得到黑龙江地区不同降雨频率下的干旱情况以及玉米灌溉需水分布,利用1990-2015年黑龙江72个站点逐月降雨数据,研究了玉米生育期(5-9月)各月及全生育期的降雨分布,同时分析了不同降雨频率下各站点降水距平百分率以及玉米灌溉需水情况。结果表明:黑龙江较易发生干旱以及降雨量较少的地区是黑龙江西部的齐齐哈尔、龙江、杜蒙、泰来、大庆、肇州、肇源等地以及黑龙江东北部的鹤岗、桦川等地;7、8月为各地区玉米灌溉需水量较多的月份;在50%降雨频率下,黑龙江大部分地区都不会发生干旱,在75%降雨频率下,黑龙江有少部分地区发生干旱并需要对玉米进行灌溉,在90%降雨频率下,黑龙江大部分地区都达到了干旱标准,并需要进行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频率 降雨距平百分率 干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虚拟水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莹 李铁男 高雪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5期226-230,共5页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近年来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居前的9个县市作为研究区,计算出2010年-2014年3种粮食作物的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值。结果表明:大豆虚拟水含量值最高,水稻次之,玉米...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新途径。本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近年来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居前的9个县市作为研究区,计算出2010年-2014年3种粮食作物的初级产品单位虚拟水含量值。结果表明:大豆虚拟水含量值最高,水稻次之,玉米最小,大豆虚拟水含量值是水稻和玉米的3~4倍左右。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商品粮输出导致虚拟水大量输出,因此在农业用水方面应加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量化 水稻 玉米 大豆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商品粮的虚拟水输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莹 李铁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4,共4页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商品粮调出比例高达70%,商品粮输出导致大量的虚拟水流出。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计算模式,得到黑龙江省三种农作物的虚拟水总量及虚拟水输出量。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的商品粮虚拟水输出量较大,水稻的...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商品粮调出比例高达70%,商品粮输出导致大量的虚拟水流出。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计算模式,得到黑龙江省三种农作物的虚拟水总量及虚拟水输出量。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的商品粮虚拟水输出量较大,水稻的虚拟水输出量最高,并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玉米虚拟水输出量稳定增长,大豆虚拟水输出量有下降趋势。虚拟水流出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产生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应采取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方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用水效率,并研究实施商品粮虚拟水运移补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虚拟水 虚拟水总量 虚拟水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灌溉用水研究
19
作者 卢彦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79-481,共3页
利用3年马铃薯生育期间发蒸腾量实测数据进行了各旬作物系数计算。根据作物需水量与天然降水同期的关系,确定了不同保证率马铃薯作物缺水量。分析主产区9县(市)5—9月多年系列连续10 d以上无降水次数、发生的月份,提出了喷灌节水灌溉条... 利用3年马铃薯生育期间发蒸腾量实测数据进行了各旬作物系数计算。根据作物需水量与天然降水同期的关系,确定了不同保证率马铃薯作物缺水量。分析主产区9县(市)5—9月多年系列连续10 d以上无降水次数、发生的月份,提出了喷灌节水灌溉条件下生育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可为马铃薯主产区农业灌溉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蒸腾量 作物需水量 马铃薯灌溉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20
作者 侯淑艳 杜方乐 +3 位作者 李艳波 刘建新 李志飞 杨薇 《农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8-22,共5页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黑龙江省14年的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污染调查、面源污染机理及模型研究的综述,发现黑龙江省14年的面源污染研究主要以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和水环境污染调查为主,各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来源...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通过对黑龙江省14年的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污染调查、面源污染机理及模型研究的综述,发现黑龙江省14年的面源污染研究主要以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和水环境污染调查为主,各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来源基本一致,主要以农田化肥农药施用及畜禽养殖为主,水环境污染调查研究集中在松花江流域,面源污染的机理研究、模型研究及面源污染治理新技术研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今后一个时期对于搞清楚黑龙江省独特地形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面源污染机理研究、模型研究及面源污染治理新技术应用,是黑龙江省面源污染研究的重点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面源污染 机理研究 模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