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清芳 王明强 马艳娥 《森林工程》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研究造林树种的碳汇效应,采用生长锥取样法对黑龙江省5个造林树种进行含碳率分析,并考察了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造林树种含碳率在0.490±0.014(樟子松,S朝向)~0.439±0.018(杨树,N朝向)之间变化,在S(南)和N... 为研究造林树种的碳汇效应,采用生长锥取样法对黑龙江省5个造林树种进行含碳率分析,并考察了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造林树种含碳率在0.490±0.014(樟子松,S朝向)~0.439±0.018(杨树,N朝向)之间变化,在S(南)和N(北)朝向上,樟子松的含碳率均较高,其次为白桦和落叶松且含碳率相差不多,红松和杨树的含碳率较低。造林树种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相关性研究表明:S朝向,樟子松含碳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R=0.571,P<0.05),与土壤总碳呈显著负相关(R=-0.552,P<0.05);白桦含碳率与土壤总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5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树种 含碳率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M机制对我国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的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孙清芳 马燕娥 刘强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简述了我国CDM项目的类型分布情况及优劣势,分析了基于CDM的国内外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现状,对我国当前CDM林业碳汇项目的分布和减排效应做了概述,旨在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CDM机制 林业 碳汇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清芳 刘滨凡 马燕娥 《森林工程》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 林分结构是研究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获得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林分结构特征,采用混交度、大小比、角尺度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和单木竞争指数等方法对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优势树种主要为色木槭、榆树、水曲柳和红松等,占林木总株数的74.46%;优势树种的竞争指数较低(1.22~4.71),占据较多空间生态位;各样地混交度平均值为0.77,空间隔离程度较强;优势树种大小比数分布于0.38~0.71,表现为竞争均势,各样地大小比数出现频率相差不大;1~6号样地在平均角尺度值0.5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44.07%、55.56%、40.98%、45.24%、39.22%和63.16%,说明大部分林木的分布格局属于随机分布,较少林木的角尺度值为0.75和1,分布格局由随机状态向团状聚集状态过渡。综上所述,山河屯林业局红松阔叶混交林的树种组成丰富,空间隔离度高,林木整体处于竞争均势呈随机状态分布;优势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可采取适当经营管理措施以达到林分结构合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度 大小比 角尺度 竞争指数 红松阔叶混交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级沼气膜精制纯化关键部件—膜组件设计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梁素钰 田松岩 +3 位作者 李琳 刘铁男 杜倩 吴健格 《中国沼气》 2018年第4期49-53,共5页
文章基于串并联二级膜渗透气回流重脱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处理气量为50 m^3·h-1的中试级内压逆流型沼气精制膜组件。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压力为1.0 MPa时,只用一级膜分离纯化时,产品气CH4的含量可高达89.34%,其回收率约71.62%;当采... 文章基于串并联二级膜渗透气回流重脱技术,设计并研制了处理气量为50 m^3·h-1的中试级内压逆流型沼气精制膜组件。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气压力为1.0 MPa时,只用一级膜分离纯化时,产品气CH4的含量可高达89.34%,其回收率约71.62%;当采用二级膜分离纯化时,产品气CH4的含量最高可达96.63%,其回收率约85.24%;当其它条件不变时,采用二级膜渗透气回流重脱方案,产品气甲烷回收率比不采用此方案可从71.62%增至85.24%。按某厂日产1万m^3沼气计算,由技术经济分析可知,采用二级膜渗透气回流重脱方案,相当于每天可挽回636 m^3车用压缩燃气,即每天可供4辆出租车用气。该试验为应用沼气膜精制提纯技术装备将低质低值沼气向高品质天然气级燃料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精制 膜组件 一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调控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邵英男 田松岩 +3 位作者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孙志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9,共9页
为探明密度调控对北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林分密度P1(300~350株/hm2)、P2(500~550株/hm2)、P3(600~650株/hm2)和P4(850~900株/hm2),使用LI-64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对其生长季(5—10月)土... 为探明密度调控对北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机制,以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4种林分密度P1(300~350株/hm2)、P2(500~550株/hm2)、P3(600~650株/hm2)和P4(850~900株/hm2),使用LI-6400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对其生长季(5—10月)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末,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中旬;不同密度林分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CO2排放量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P<0.001),但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双因素模型拟合效果更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共同解释了土壤呼吸速率的73.1%~81.0%。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值表现为:在300~350株/hm2时最低(2.41),500~550株/hm2最高(3.32)。生物因子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0.05),非生物因子均随林分密度增大而显著减小(P<0.05);生长季土壤累积CO2排放量与生物因子达到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非生物因子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P<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生长季凋落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最为密切。综上所述,不同密度林分之间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差异是导致土壤CO2排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森林经营管理中,为减小森林土壤CO2的排放量,应将林分密度设置为850~9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调控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 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试级沼气膜精制组件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尼姝丽 梁素钰 +3 位作者 李琳 刘铁男 杜倩 初冬晨 《森林工程》 2017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研究目的为将林区分散沼气工程的沼气提质作为天然气级燃料使用,为偏远林区用能提供新思路。研究采用多级气体回流脱碳工艺,设计处理气量5.5 m3/h的小试级沼气分离膜组件;应用化工原理计算膜组件膜芯中膜丝的用量,设计膜壳体参数;借助... 本研究目的为将林区分散沼气工程的沼气提质作为天然气级燃料使用,为偏远林区用能提供新思路。研究采用多级气体回流脱碳工艺,设计处理气量5.5 m3/h的小试级沼气分离膜组件;应用化工原理计算膜组件膜芯中膜丝的用量,设计膜壳体参数;借助solidworks软件进行膜壳体3D建模并模拟受压工况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应用机加技术加工出膜组件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进气压力为1.0MPa时,若只采用一级膜组件精制沼气,渗透气侧的CH4含量约48%,回收率低;若是采用二级膜组件串联精制沼气,甲烷纯度可高达95.52%,回收率大于75%。实验得出采用多级气体回流脱碳工艺设计的小试级沼气分离膜组件,当压力增大时,应用二级膜组件串联可以将原始初步净化沼气中甲烷浓度精制提升到我国车用燃气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精制 膜组件 车用燃料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36
7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2 位作者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31,共5页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对土壤养分含量与环境要素(凋落量、现存量、林分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凋落量、现存量和林分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密切;林分密度为750~900株·hm^(-2)时,土壤多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养分含量,有利于该地区林地系统土壤养分特征的维持,以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云红 邵英男 +2 位作者 陈瑶 刘延坤 田松岩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6,共7页
选择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探讨不同森林植被对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下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 选择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探讨不同森林植被对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森林类型下2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2种林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种林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有机碳之比均表现为蒙古栎红松林高于云冷杉红松林;土壤碳密度云冷杉红松林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林(P<0.05)。研究表明,在东北温带森林中,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由特定树种组成的云冷杉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其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蒙古栎红松林高于云冷杉红松林,即云冷杉红松林的土壤碳库稳定性较蒙古栎红松林好,土壤碳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红松林 蒙古栎红松林 微生物生物量碳 水溶性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瑶 李云红 +2 位作者 邵英男 刘玉龙 刘延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9-687,共9页
以湿生、中生、旱生的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PLP)、椴树Tilia spp.-红松林(TPi)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红松林(QP)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型之间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的差异,采用冗余分析的... 以湿生、中生、旱生的云杉Picea spp.-冷杉Abies spp.-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PLP)、椴树Tilia spp.-红松林(TPi)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红松林(QP)为研究对象,分析3种林型之间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的差异,采用冗余分析的方法,探讨土壤理化特征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阔叶红松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研究区云杉-冷杉-红松林有40种,隶属于31科36属,椴树-红松林有49种,隶属于37科46属,蒙古栎-红松林有37种,隶属于21科25属,其中,椴树-红松林的物种结构组成丰富,蒙古栎-红松林物种组成结构最贫乏。(2)3种林型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差异显著,均以椴树-红松林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林型。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草本层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之间差异显著,均呈现椴树-红松林最高,蒙古栎-红松林最低的分布。(3)3种林型土壤容重、含水量、全磷和全氮之间差异显著,土壤pH差异不显著。(4)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全磷和含水量是显著影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具有相关性,调节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通气性、补充土壤营养成分可促进林下植被生长发育,从而提高物种多样性。在生产经营中可以补充磷肥和抚育间伐等管理,保持良好的土壤性能,为更多物种的生存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土壤理化特征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伐强度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琪瑶 李云红 +3 位作者 刘延坤 陈瑶 田松岩 刘学 《森林工程》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间伐强度下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的土壤总有机碳及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的管理森林土壤碳库和制定合理的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 本研究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间伐强度下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的土壤总有机碳及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更好的管理森林土壤碳库和制定合理的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呈显著垂直递减特征,且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层(p<0.05)。(2)随着间伐强度的降低,林分密度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强度间伐和轻度间伐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显著高于中度间伐(p<0.05)。(3)对三种间伐强度下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分析,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碳密度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土壤碳素与氮素在土壤中转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总有机碳 土壤总有机碳密度 间伐强度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及固碳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丽冬 沃晓棠 +3 位作者 刘玉龙 陈瑶 李云红 田松岩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35,共5页
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8°58′~129°15′E,48°2′~48°12′N)为试验地,测量并计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生长轮宽度,应用树木年代学原理及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红松固碳... 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8°58′~129°15′E,48°2′~48°12′N)为试验地,测量并计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生长轮宽度,应用树木年代学原理及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红松固碳动态、气候因子对红松径向生长及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固碳,与上年12月份和当年8、9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上年12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5月份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固碳大年,气温偏低月份出现在夏季(除1997年),其中2 a(1964、1969年)夏季各月份(6-8月份)气温均偏低,其它年夏季有2个月份气温偏低,固碳大年降水量偏多月份多出现在夏季不同月份。说明夏季气温对红松径向生长有抑制作用,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窄生长轮,夏季降水量对小兴安岭地区红松的固碳有促进作用,此时降水越多,越容易形成宽生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红松 固碳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琳 杜倩 +1 位作者 刘铁男 梁素钰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12期30-31,共2页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有"空气维生素"、"生长素"等美誉。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而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相对落后。阐述了空气负离子的形成原理及影响负离子浓度的多种环境因素,对空气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有"空气维生素"、"生长素"等美誉。黑龙江森林资源丰富,而空气负离子资源开发相对落后。阐述了空气负离子的形成原理及影响负离子浓度的多种环境因素,对空气负离子的作用及评价等级进行归纳总结,为空气负离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负离子 作用 评价等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自动控制系统在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执煜 齐永峰 丛喜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8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新型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设计过程中,通过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使设备对枝丫材的一次压缩、二次压缩、自动打带、锯截系统等过程实现了自动控制,同时实现了对枝丫材压缩量、系统液压力及电压稳压系统的自动调节及监控功能。
关键词 枝丫材打捆机 可编程控制器PLC 自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无菌苗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琳 杜倩 梁素钰 《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1-3,共3页
以黑果枸杞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黑果枸杞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外植体器官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 以黑果枸杞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激素对黑果枸杞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及不同外植体器官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其野生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0.4 mg/L+6-BA 0.2 mg/L;黑果枸杞根、茎、叶诱导愈伤组织率均高于98%,但茎和叶的诱导时间较短为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愈伤组织诱导 外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式枝丫材打捆机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齐永峰 王执煜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8年第7期20-23,共4页
介绍了一种牵引式枝丫材打捆机液压系统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液压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的选择及液压缸行程的确定。
关键词 枝丫材打捆机 液压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的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王执煜 齐永峰 +1 位作者 杨树平 刘铁男 《福建林业科技》 2018年第4期16-22,共7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业流程,分析计算枝丫捆的外形尺寸、压缩率、最大压缩力等主要力学参数,对样机的压缩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打带系统、锯截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结构进行阐述。通过样机性... 介绍了一种新型液压式枝丫材打捆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作业流程,分析计算枝丫捆的外形尺寸、压缩率、最大压缩力等主要力学参数,对样机的压缩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打带系统、锯截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结构进行阐述。通过样机性能试验,系统各项功能达到设计要求,样机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环境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打捆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等特点。该样机对含水率31%的樟子松枝丫材,捆的压缩率达75%,压缩密度311 kg·m^(-3),作业效率18~20捆·h^(-1)(1. 8 m长),捆的外形及捆带强度等均能满足运输、储运条件。同时指出样机试验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需改进完善的结构等,为样机的进一步研发奠定基础。该样机的研发为我国林业机械又增加了一种新产品,为林业机械及相关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式 枝丫材打捆机 设计 试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