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鉴别诊断
1
作者 林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9期88-89,共2页
2006年春季以来,许多地方的猪只陆续大规模严重发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给许多猪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许多散养户及中小型猪场的小猪、中猪死亡率达到70%左右。根据该次猪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情... 2006年春季以来,许多地方的猪只陆续大规模严重发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给许多猪场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许多散养户及中小型猪场的小猪、中猪死亡率达到70%左右。根据该次猪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情况来看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的再次流行,与2001年的大流行、特别是2004年大流行的格局基本相同,其高致死率主要与圆环病毒、猪瘟等病的继发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混合感染 中小型猪场 流行病学特点 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猪病的鉴别及诊断方法
2
作者 林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8期80-80,共1页
1流行特点 1.1猪瘟又名猪霍乱或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及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 1流行特点 1.1猪瘟又名猪霍乱或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及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内的仔猪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本病有高度的传染性,当易感猪群受到传染时,即引起急性暴发,最先发病的猪一般呈最急性经过而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病 诊断方法 败血性传染病 鉴别 猪瘟病毒 发病率 流行特点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及控制的关键时期
3
作者 林峰 《养殖技术顾问》 2008年第10期74-74,共1页
1发病规律 1.1常见非传染病 肉用仔鸡的常见非传染病有腹水综合征、猝死症、缺硒病、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等。腹水综合征多发于4~7周龄的快速生长期,死亡率高;猝死症多见于3-6周龄,死亡率较高;缺硒病多见于5-6周龄,如治疗... 1发病规律 1.1常见非传染病 肉用仔鸡的常见非传染病有腹水综合征、猝死症、缺硒病、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等。腹水综合征多发于4~7周龄的快速生长期,死亡率高;猝死症多见于3-6周龄,死亡率较高;缺硒病多见于5-6周龄,如治疗及时,死亡率可控制在10%以内,如不及时治疗则死亡率可达到30%以上;维生索的缺乏以维生素B:缺乏较多见,该病多发于生长前期,死亡率不高;消化不良多见于饲养管理不当,如营养配合不当、温度不当、空气不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规律 控制 常见病 腹水综合征 肉鸡 维生素缺乏症 非传染病 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
4
作者 林峰 姚龙军 《养殖技术顾问》 2003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链球菌病 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猪群药物保健效果观察
5
作者 林卫星 曲波 +1 位作者 陈鸿鹏 曲乃昌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前,猪场疫病控制的方法正向着通过健康监测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疫苗和药物控制,猪群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群防群治的观念深入人心。规模化猪场应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 目前,猪场疫病控制的方法正向着通过健康监测来提高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方向发展,规模化猪场的疫病防治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疫苗和药物控制,猪群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群防群治的观念深入人心。规模化猪场应重视群体的预防和治疗,即确立猪群的保健,特别是妊娠母猪、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的保健预防,则不是病后治疗的观念。猪群保健分为母猪保健和仔猪保健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 保健效果 药物控制 猪群 妊娠母猪 保育仔猪 生产能力 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喂哺乳母猪效果观察
6
作者 曲波 林卫星 陈鸿鹏 《养殖技术顾问》 2007年第2期18-18,共1页
泌乳期的饲喂目标是使母猪生产足够多的奶以哺乳仔猪,并要防止母猪失重过多,以保证断奶后尽快发情和配种,提高年产窝数和母猪利用年限。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两种不同营养浓度饲料的饲喂效果进行观察,为哺乳母猪料的改进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哺乳母猪 营养水平 饲料 饲喂效果 哺乳仔猪 利用年限 年产窝数 营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肠毒血症的诊疗报告
7
作者 高超 王大林 姚兴杰 《养殖技术顾问》 2004年第5期38-38,共1页
鹿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鹿肠道内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起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一养鹿专业户饲养的鹿发生以昏迷和排血便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疫病,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关键词 马鹿 肠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