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楚福英
王淼
+3 位作者
李元敬
诸琳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24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只)始终饲喂正常饲料,饮用去离子水;模型组(30只)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2周进...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24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只)始终饲喂正常饲料,饮用去离子水;模型组(30只)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2周进行造模,随后将模型组随机平均分为2组(IDA组和IDA-M组),继续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3周;IDA-M组在造模2周后灌胃200 mg/(kg m_(b)·d)黑木耳黑色素,灌胃体积0.2 mL,干预3周,干预期间IDA组灌胃等体积超纯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小鼠血常规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粪便菌群组成。结果:造模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黑木耳黑色素干预3周后,与IDA组相比,IDA-M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等贫血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效果;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DA会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极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Simpson指数)(P<0.01);灌胃黑色素后,与IDA组相比,IDA-M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整体结构得到显著改善(P<0.01),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属水平上,黑木耳黑色素干预可以增加主要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有益菌另枝菌属(Alistipes)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高度显著增加(P<0.001),条件致病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木耳黑色素可以通过改善IDA小鼠的体质量和血常规指标来缓解IDA症状,并可以增加IDA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使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致病菌相对丰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缺铁性贫血
生理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雨亭
王淼
+3 位作者
李元敬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10-117,共8页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黑木耳黑色素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采用...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黑木耳黑色素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采用低铁饮食建立IDA诱导UC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对黑木耳黑色素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模型组继续低铁饮食,分析黑木耳黑色素对UC小鼠贫血指标、结肠炎症特征、氧化应激程度、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黑木耳黑色素组小鼠贫血症状改善,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001)。此外,与模型组相比,黑木耳黑色素组小鼠结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显著增强(P<0.0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水平显著下降(P<0.0001、P<0.01、P<0.001),表明黑木耳黑色素有助于增强小鼠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干预可显著调控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使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黑木耳黑色素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以及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肠黏膜溃疡、结肠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小鼠IDA诱导的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缺铁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
抗氧化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肠道菌群参与黑木耳黑色素改善小鼠缺铁性贫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雨亭
李元敬
+3 位作者
楚福英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3,共10页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常见铁营养缺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前期研究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本实验采用抗生素鸡尾酒的菌群剔除方法及代谢组学技术...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常见铁营养缺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前期研究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本实验采用抗生素鸡尾酒的菌群剔除方法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肠道菌群在黑色素改善IDA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干预能显著改善IDA小鼠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数目等贫血指标,剔除肠道菌群,黑木耳黑色素失去改善IDA的作用。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76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酪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7条通路,其中色氨酸代谢最为显著。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补充黑木耳黑色素的IDA小鼠体内色氨酸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N-甲酰犬尿氨酸显著积累,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可能通过肠道菌群激活色氨酸代谢发挥改善IDA的作用,本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黑木耳黑色素改善IDA的作用机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菌群剔除
肠道代谢物
非靶向代谢组学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楚福英
王淼
李元敬
诸琳
雷虹
冯磊
机构
黑龙江
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黑龙江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
学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科研处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5023)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计划项目(sgzjY2015016)
+1 种基金
黑龙江大学横向课题(17016)
“三区”科技人才项目。
文摘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小鼠生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45只24日龄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只)始终饲喂正常饲料,饮用去离子水;模型组(30只)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2周进行造模,随后将模型组随机平均分为2组(IDA组和IDA-M组),继续饲喂低铁饲料,饮用超纯水3周;IDA-M组在造模2周后灌胃200 mg/(kg m_(b)·d)黑木耳黑色素,灌胃体积0.2 mL,干预3周,干预期间IDA组灌胃等体积超纯水。每周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小鼠血常规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粪便菌群组成。结果:造模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黑木耳黑色素干预3周后,与IDA组相比,IDA-M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等贫血指标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效果;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DA会导致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极显著改变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Simpson指数)(P<0.01);灌胃黑色素后,与IDA组相比,IDA-M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整体结构得到显著改善(P<0.01),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明显升高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属水平上,黑木耳黑色素干预可以增加主要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有益菌另枝菌属(Alistipes)和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高度显著增加(P<0.001),条件致病菌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相对丰度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木耳黑色素可以通过改善IDA小鼠的体质量和血常规指标来缓解IDA症状,并可以增加IDA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群相对丰度,使有益菌相对丰度增加、致病菌相对丰度降低。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缺铁性贫血
生理
肠道菌群
Keywords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iron deficiency anemia
physiology
gut microbiome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雨亭
王淼
李元敬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机构
黑龙江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
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
科学
与技术
学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科研处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10-117,共8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5023)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计划项目(sgzjY2015016)
+2 种基金
黑龙江大学横向课题(17016)
“三区”科技人才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研一般课题(22XZGB01)。
文摘
目的:探究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黑木耳黑色素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采用低铁饮食建立IDA诱导UC小鼠模型。造模2周后,对黑木耳黑色素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模型组继续低铁饮食,分析黑木耳黑色素对UC小鼠贫血指标、结肠炎症特征、氧化应激程度、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黑木耳黑色素组小鼠贫血症状改善,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001)。此外,与模型组相比,黑木耳黑色素组小鼠结肠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显著增强(P<0.000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水平显著下降(P<0.0001、P<0.01、P<0.001),表明黑木耳黑色素有助于增强小鼠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损伤。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黑木耳黑色素的干预可显著调控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使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黑木耳黑色素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以及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从而减少肠黏膜溃疡、结肠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小鼠IDA诱导的UC。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缺铁性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
抗氧化
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炎症因子
Keywords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iron deficiency anemiar
ulcerative colitis
antioxidant
Toll-like receptors-4/nuclear factor-κB
inflammatory cytokine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肠道菌群参与黑木耳黑色素改善小鼠缺铁性贫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雨亭
李元敬
楚福英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机构
黑龙江
大学生命
科学
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
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
科学
与技术
学院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科研处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3,共10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15023)
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科技计划项目(sgzjY2015016)
+2 种基金
黑龙江大学横向课题(17016)
“三区”科技人才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课外科研一般课题(22XZGB01)。
文摘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常见铁营养缺乏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前期研究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具有改善IDA的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本实验采用抗生素鸡尾酒的菌群剔除方法及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肠道菌群在黑色素改善IDA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干预能显著改善IDA小鼠体质量及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和血小板数目等贫血指标,剔除肠道菌群,黑木耳黑色素失去改善IDA的作用。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76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到色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酪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7条通路,其中色氨酸代谢最为显著。在肠道菌群的参与下,补充黑木耳黑色素的IDA小鼠体内色氨酸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N-甲酰犬尿氨酸显著积累,表明黑木耳黑色素可能通过肠道菌群激活色氨酸代谢发挥改善IDA的作用,本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黑木耳黑色素改善IDA的作用机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黑木耳黑色素
菌群剔除
肠道代谢物
非靶向代谢组学
缺铁性贫血
Keywords
Auricularia auricula melanin
removal of intestinal flora
intestinal metabolites
non-targeted metabonomics
iron deficiency anemia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小鼠生理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楚福英
王淼
李元敬
诸琳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黑木耳黑色素对缺铁性贫血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王雨亭
王淼
李元敬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肠道菌群参与黑木耳黑色素改善小鼠缺铁性贫血的代谢组学研究
王雨亭
李元敬
楚福英
施树良
雷虹
冯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