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姜珺秋 王雪莹 +3 位作者 王宇航 樊庆锌 尹飞 谷庆宝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是消除土壤污染并实现再利用.为防止消极修复和过度修复带来的新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可持续修复理念,以系统科学地综合分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效果为研究目标,结合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确定污染场地可持续... 污染场地修复的目的是消除土壤污染并实现再利用.为防止消极修复和过度修复带来的新的环境影响,本研究基于可持续修复理念,以系统科学地综合分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可持续效果为研究目标,结合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法确定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效果评价模型的候选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系统筛选,并应用AHP-熵权法计算推导出评价指标权重值,利用模糊综合评估(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结合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权重值构建了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东北地区某化工污染场地修复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在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中环境指标组合权重值(0.473 57)最大,其中土壤质量状况改善的权重(0.215 02)最高;健康风险削减和污染场地地价提升分别为社会和经济指标中的重要因素.实例验证中案例污染场地的最终可持续性评分为7.70分,在“良好”的评价区间内,与实际修复情况一致,结果可指导修复方案的优化.研究显示,构建的污染场地可持续修复综合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可对污染场地修复方案的制定、比选以及修复后效果的综合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修复 污染场地 模糊综合评估 评价模型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宿制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传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庞天睿 郑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0,共8页
寄宿制学校是聚集性程度较高的场所之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寄宿制学校传染风险控制问题,设定五级可实行的防控措施及其对洗漱、外出、上课、就餐、回寝5个生活环节传染风险的影响程度,构建基于统计与概率判断的健康者-感染者(SI)... 寄宿制学校是聚集性程度较高的场所之一。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寄宿制学校传染风险控制问题,设定五级可实行的防控措施及其对洗漱、外出、上课、就餐、回寝5个生活环节传染风险的影响程度,构建基于统计与概率判断的健康者-感染者(SI)传染模型。对14 d内无独立卫生间的4人寝室(公寓楼A)和有独立卫生间的6人寝室(公寓楼B)两种典型住宿形式的公寓楼中学生在各防控等级下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速度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只要出现一名感染者,即便在最严格的第五级防控措施下,公寓楼A中疫情也会在全楼内快速传播。公寓楼B则可将两周内的感染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全员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会显著降低病毒传播速度,洗漱模式不再有显著影响,即使不采取防控措施,传染人数也会大幅下降,而宿舍人数成为影响病毒传播的最主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可为校园疫情防控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寄宿制学校 风险分析 疫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