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化蒲公英多糖的制备工艺及硒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葛明明 胡北 +3 位作者 孙丽娜 李建惠 侯巍 高金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76-280,共5页
根据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以蒲公英多糖与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蒲公英硒多糖。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利用HPLC法测定蒲公英硒多糖中的硒含量,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硒多糖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 根据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原理,以蒲公英多糖与亚硒酸钠为原料制备蒲公英硒多糖。利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利用HPLC法测定蒲公英硒多糖中的硒含量,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硒多糖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蒲公英多糖与亚硒酸钠质量比为1∶1.2,硝酸体积分数为0.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8h。蒲公英硒多糖的平均硒含量为3.79mg/g,平均收率为33.58%。红外光谱显示:蒲公英硒多糖中含有Se=O键和Se-C键,实现了蒲公英多糖的硒化,可为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良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多糖 亚硒酸钠 制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化合物对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立新 高月林 +1 位作者 王朝兴 张羽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9-122,共4页
试验旨在筛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其对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影响。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对耐药金黄葡萄球菌MIC值;利用K-B纸片法筛选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反复冻融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酶标仪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 试验旨在筛选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其对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影响。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对耐药金黄葡萄球菌MIC值;利用K-B纸片法筛选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反复冻融法提取β-内酰胺酶,并用酶标仪测定β-内酰胺酶活性。结果表明,芦丁、姜黄素和槲皮素分别作用于耐药金黄葡萄球菌后,其β-内酰胺酶活性分别为2.36,2.78和3.05 U.mg-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黄酮类化合物能降低金黄葡萄球菌β-内酰胺酶活性,能逆转金黄葡萄球菌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金黄葡萄球菌 Β-内酰胺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毒性作用及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立新 林叶 +1 位作者 张莉 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6,共6页
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蛋白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影响。采用MTT法,LDH活性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q RT-PCR法和Western-blot技... 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蛋白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影响。采用MTT法,LDH活性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q RT-PCR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LP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LPS抑制细胞的增殖、增加LDH漏出率,当浓度大于1 000 ng·m L-1时细胞形态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并能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关键基因m TOR、S6K1、4EBP1和STAT5 m RNA转录和相关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LPS可通过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而影响奶牛的泌乳功能和牛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毒性作用 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合光谱法考察硫酸长春新碱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4
作者 侯巍 滕杨 +1 位作者 杨铭 高金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褶合光谱法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广义光谱法,能直接计算出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也能找出光谱信息极其相似的一组曲线间的差异,并以褶合光谱间差值的形式定量表达。褶合光谱法对药物配伍进行考察,既可定量测定配伍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 褶合光谱法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广义光谱法,能直接计算出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也能找出光谱信息极其相似的一组曲线间的差异,并以褶合光谱间差值的形式定量表达。褶合光谱法对药物配伍进行考察,既可定量测定配伍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又可定性检查配伍的吸收曲线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合光谱法 硫酸长春新碱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硒多糖对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滕杨 谷娜 +5 位作者 罗时旋 李建慧 郑晓凤 侯丽然 侯巍 高金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62-364,369,共4页
目的:探究山药硒多糖对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山药硒多糖对小鼠血清中ALT、AST、ALP、ALB、γ-GT、TP,组织匀浆中MDA、GSH水平的影响,并结合病理学HE染色,研究其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 目的:探究山药硒多糖对CCl4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山药硒多糖对小鼠血清中ALT、AST、ALP、ALB、γ-GT、TP,组织匀浆中MDA、GSH水平的影响,并结合病理学HE染色,研究其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山药硒多糖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地降低血清中的ALT、AST、ALB和ALP(p<0.01)以及肝组织中的MDA和GSH(p<0.05)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中剂量治疗组血清和肝组织中各种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CCl4所致的病理组织损伤,且显著优于低剂量组与山药多糖治疗组。结论:山药硒多糖对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随浓度增高保护作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硒多糖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