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诗──走向成熟的中国诗格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诗格包括两层涵义,一为品格之格,一为格式之格,陶渊明以崇高的人格力量开辟了诗歌题材的全新领域,决定了诗歌格调的崇高。其全新的诗歌内涵促成了诗歌表现方式的开拓,形成了新风格的构建,含蕴着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重要范畴。陶... 诗格包括两层涵义,一为品格之格,一为格式之格,陶渊明以崇高的人格力量开辟了诗歌题材的全新领域,决定了诗歌格调的崇高。其全新的诗歌内涵促成了诗歌表现方式的开拓,形成了新风格的构建,含蕴着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重要范畴。陶诗的深层次贡献,开拓了中国诗歌美学所蕴含的民族气质和表现力,唤醒了历代诗人的诗歌自觉精神,代表了走向成熟的中国诗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对立统一 中国古典诗歌 诗歌美学 诗歌创作 古诗十九首 崇高人格 陶诗风格 中国诗 诗歌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诗坛的纷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终结
2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12-119,共8页
钱谦苴、吴伟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成熟后的两种追求,标志着清代诗歌发展的不同趋向。王士祯的“神韵说”开创了清诗各派纷争的主要态势,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格调、性灵、肌理三大诗派接踵出现与并峙,造成了清代诗坛的纷争局面,中国... 钱谦苴、吴伟业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成熟后的两种追求,标志着清代诗歌发展的不同趋向。王士祯的“神韵说”开创了清诗各派纷争的主要态势,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格调、性灵、肌理三大诗派接踵出现与并峙,造成了清代诗坛的纷争局面,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在清诗派别纷争与互补的复杂情况下,迈上了最后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钱谦益 清诗 宋诗派 神韵说 诗歌发展 诗论 清代诗人 王士祯 诗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希金诗歌文本的新诠释——纪念诗人诞辰二百周年
3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2-109,共8页
这组系列论文 ,从读解普希金的诗作出发 ,剖析了普希金诗歌的情感内质、形象层面和表述方式 ,对他所开创的俄罗斯古典诗歌传统的内涵、意境、技巧及审美原则作了辨析和探讨 。
关键词 普希金 诗歌创作 奥涅金 诗歌文本 别林斯基 新诠释 卢那察尔斯基 散文 托尔斯泰 俄罗斯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