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隋永林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1年第5期40-40,共1页
-
文摘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为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折断率增加,使子粒产量下降。一、发生规律及特点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2~4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
-
关键词
玉米螟
综合防治
玉米茎秆
玉米植株
老熟幼虫
光合效率
子粒产量
发生规律
-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大豆生育的促进和抑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吕延杰
王铁丽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乌吉密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年第7期6-6,共1页
-
文摘
1、影响大豆生育期的因素
大豆品种的生育期是指自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生育期是大豆的主要性状之一。它关系着品种的选育、选用和适应区域等。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长短可将大豆划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中晚熟、较晚熟、晚熟、极晚熟等7个成熟期类型。极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为75-85天,极晚熟品种为140-150天,上述每一类型间相差10天。黑龙江省春大豆主裁品种多为早熟和中熟品种。
-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生育期
极早熟品种
极晚熟品种
熟期类型
中熟品种
中晚熟
主要性状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大豆高产与植株田间配置
- 3
-
-
作者
王铁丽
吕延杰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尚志市乌吉密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7年第6期5-5,共1页
-
文摘
大豆要高产必须“正其行,通其气”,保证群体内有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供应,增加群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因此,适当的田间配置,可以改变大豆植株的田间受光态势,提高大豆叶片的物质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有些偏僻地区的农户,还在采用“稀稀拉”的播种方式,使大豆植株在田间的配置极不合理,
-
关键词
田间配置
大豆植株
生产能力
二氧化碳
受光态势
大豆叶片
播种方式
物质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鱼病的常规诊断及药物防治
- 4
-
-
作者
牛林春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7期26-26,共1页
-
文摘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其活动不易被人觉察,鱼生病,往往不能及时被发现,正确诊断较陆上生活的动物困难得多。而且治疗也较麻烦,因为鱼吃药只能由其主动吃入,当病情较重时,即使有特效药,也达不到治疗效果。若体外用药,目前使用的全池遍洒及浸洗的方法,也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水体,对大面积的水体就难于使用,况且,体外用药一般只对体表鱼病有效,而无法杀死体内的病原体。
-
关键词
药物防治
鱼病
诊断
治疗效果
外用药
特效药
水体
病原体
-
分类号
S94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夏季鱼类的饲养管理措施
- 5
-
-
作者
牛林春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25-25,共1页
-
文摘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鱼病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
关键词
饲养管理
鱼类
夏季
水产养殖业
养殖管理
新陈代谢
水温高
有机质
-
分类号
S9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技术
- 6
-
-
作者
牛林春
-
机构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6期36-36,共1页
-
文摘
传统肥水养殖水产品不仅对水体污染严重,而且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面对国际市场发达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技术壁垒,注重水产品安全,实现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已成为水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
养殖技术
食品安全
水产品安全
水体污染
技术壁垒
国际市场
水养殖
-
分类号
S9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