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城市公园春季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晓龙 卞晴 +1 位作者 赵冬琪 张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 寒地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太极拳、毽球等休闲体力活动的主要场所,常受不利气候影响导致公园日利用率下降。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作为衡量有效体力活动的重要指标,是否与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存在适应性关系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在寒地城市早春时节(4—5月)对哈尔滨兆麟公园6个高聚集活动场地进行观测。利用行为注记图揭示休闲体力活动强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而,以微气候环境为媒介,通过线性回归及单因素方差ANOVA数理统计方法,由表及里探寻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与休闲体力活动强度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强度休闲体力活动随微气候变化具有迁移性、聚集性。其中,低温、通风微气候特征利于激发低及中低强度活动;中等以上强度活动具有低风、低湿、高日照的微气候偏好。植被群落结构及形态特征具有显著微气候调节效应。以期建立寒地城市公园植被群落物质环境、微气候物理环境及休闲体力活动强度三者联动机制,推动"健康中国"国策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寒地城市公园 休闲体力活动强度 植被群落微气候调节效应 适应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艺术形式起源的文化动因初探
2
作者 李同予 薛滨夏 邹广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景观艺术形式的起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功利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景观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反映人类审美图式的文化追求.本文以史论的视角,阐释了中西方景观艺术起源的文化价值演变,即狩猎巫术的媒介、生命轮回的诠释、人神对话的隐喻、... 景观艺术形式的起源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功利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景观艺术逐渐成为一种反映人类审美图式的文化追求.本文以史论的视角,阐释了中西方景观艺术起源的文化价值演变,即狩猎巫术的媒介、生命轮回的诠释、人神对话的隐喻、"至善至美"的表达以及"天人之际"的追求.通过深入挖掘隐藏于景观形式表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探索和审视了文化因素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景观艺术的发展,以期为当代景观设计中文化特质的构建提供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艺术形式起源 文化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线路视野下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与分级--以成高子-横道河子段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飞 邵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科学认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是构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线路的基本依据。以中东铁路成高子—横道河子段工业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世界遗产话语体系中的遗产线路思想作为理论切入角度,结合中东铁路是由火车站点构成的特性,建立中东铁... 科学认识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是构建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线路的基本依据。以中东铁路成高子—横道河子段工业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世界遗产话语体系中的遗产线路思想作为理论切入角度,结合中东铁路是由火车站点构成的特性,建立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价理论框架,对研究范围内的工业遗产进行单体层次和站点层次的价值评价分级研究。为人们理解遗产线路视野下的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价值提供参考,也为中国其他类似铁路工业遗产提供价值评价方法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产线路 中东铁路 工业遗产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测量方法的哈尔滨兆麟公园健身步道春季微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晓龙 周烨 +1 位作者 赵冬琪 吕佳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8-62,共5页
公园健身步道是市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以寒地城市哈尔滨的兆麟公园健身步道为测试场地,选择晴朗无云的2016年4月27—29日,使用移动测量方法采集健身步道的微气候因子与地理信息数据,通过GIS拟合得到健身步道的微气候特征图,揭示兆麟... 公园健身步道是市民健身运动的重要场所。以寒地城市哈尔滨的兆麟公园健身步道为测试场地,选择晴朗无云的2016年4月27—29日,使用移动测量方法采集健身步道的微气候因子与地理信息数据,通过GIS拟合得到健身步道的微气候特征图,揭示兆麟公园健身步道春季典型日测量路线微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同时,将健身步道典型断面微气候因子与实测景观形态特征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阐释景观空间形态特征对健身步道微气候因子的形态调节机理。对于寒地城市来说,揭示初春季节的健身步道微气候特征及景观形态调节机理,将有助于提出健身步道空间优化策略,有效延长市民春季户外运动时间,促进市民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身步道 微气候特征 移动测量 景观形态特征 形态调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SFCA改进模型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配置研究--以深圳福田区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晓龙 郑权一 +1 位作者 刘笑冰 金梦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95-99,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公园绿地规划仅从供给侧配置的弊端,从公园绿地供给与人群需求平衡的视角,提出了2SFCA可达性改进模型。首先,在辨析2SFCA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实际阻力、衰减距离、服务半径差异性、尺度效应和边界效应等因素,引入了阻... 为了克服传统公园绿地规划仅从供给侧配置的弊端,从公园绿地供给与人群需求平衡的视角,提出了2SFCA可达性改进模型。首先,在辨析2SFCA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实际阻力、衰减距离、服务半径差异性、尺度效应和边界效应等因素,引入了阻抗函数和时间阻抗,对2SFCA模型进行改进,并将研究尺度定义到建筑尺度;其次,以深圳福田区为例,将POI数据、OSM路网数据、电子地图数据与统计年鉴数据、建筑物矢量化数据结合起来,通过2SFCA改进模型量化公园绿地配置供需现状,计算建筑尺度公园绿地的可达性,随后在GIS中对上述结果进行克里金插值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表明福田区公园绿地可达性整体较好,但交通路网完善程度、公园规模特征、服务承载力差异性明显;最后,从道路交通系统、公园绿地类型和可持续性发展三方面提出了公园绿地优化建议,以期为智慧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可达性 衰减定律 多源数据 2SFCA改进模型 绿地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园的健康服务功能及要素构成--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洋 唐晓婷 陆诗亮 《风景园林》 2018年第3期38-45,共8页
作为教学科研场所的大学校园,可以提供重要的健康服务功能。但是,除了为师生提供服务,市民是否也应该享受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缺乏清晰的判定。以大学校园承载的健走、跑步等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用户最多的"咕咚软... 作为教学科研场所的大学校园,可以提供重要的健康服务功能。但是,除了为师生提供服务,市民是否也应该享受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缺乏清晰的判定。以大学校园承载的健走、跑步等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在线用户最多的"咕咚软件"获取运动健身活动的VGI共享数据,结合GIS分析技术,从个体属性、运动时间、运动空间、运动模式4个维度,分析行为与空间的关系,通过比对城市空间和校园空间的健身特征,对高校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解析,判定大学校园提供的健康服务功能。研究表明,校园空间承载着将近30%的城市健身行为,对师生和市民都具有较高的支持潜力。校园健身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是校园道路、体育设施和景观空间,空间类型多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体育活动。同时,校园的安全效应也增强了校园健身的吸引力。因此,合理有效的校园管理可以提升校园对城市的健康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服务功能 大学校园 线性体育活动 VGI共享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健身数据的城市街道健康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余洋 唐晓婷 +1 位作者 刘俊环 陆诗亮 《风景园林》 2018年第8期18-23,共6页
城市街道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多元的城市生活。本研究基于手机APP共享的健身数据,以街道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健康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属性和特征。运用VGI-GIS的方法,在信息矢量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 城市街道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多元的城市生活。本研究基于手机APP共享的健身数据,以街道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健康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属性和特征。运用VGI-GIS的方法,在信息矢量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城市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描述。基于运动热点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在空间集聚、建成环境和人群收入3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对健身活动有促进作用,大型公园和高校对健身活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公交站点对健身活动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健身活动差异明显。多元化的热点空间模式为提升街道的健康性提供了因地制宜的可能性。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探索采用临时封闭街道,在商业和办公区域周边增设户外体育设施等措施,提升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街道 健康服务功能 线性体育活动 时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晨练运动与城市公园空间组织特征显著性研究——以哈尔滨市四个城市公园为例 被引量:35
8
作者 侯韫婧 赵晓龙 张波 《风景园林》 2017年第2期109-116,共8页
运动匮乏的静态生活方式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首要问题。城市公园邻里可达性较高且免费,是运动特别是晨练运动发生比较频繁的空间载体。本研究在寒地城市早春时节(4-5月)对哈尔滨4个城市公园进行... 运动匮乏的静态生活方式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首要问题。城市公园邻里可达性较高且免费,是运动特别是晨练运动发生比较频繁的空间载体。本研究在寒地城市早春时节(4-5月)对哈尔滨4个城市公园进行调研,通过行为注记法获得晨练运动类型和空间分配情况等数据,形成GIS行为地图,应用空间句法理论量化城市公园内部活动空间组织特征,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ANOVA)分析,揭示晨练空间与非晨练空间在空间组织层面的分异特征,以及4类集体晨练运动类型空间组织偏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晨练空间与非晨练空间的连接值和控制值存在显著差异,太极拳类空间与集体舞类空间的连接值、控制值和集成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旨在为城市公园活动空间的合理配置提供数理支撑,提高城市公园空间使用效率,缓解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与有限的活动用地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集体晨练运动 空间组织特征 空间句法 显著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典型行道树夏季热舒适效应及形态特征调节机理 被引量:28
9
作者 赵晓龙 李国杰 高天宇 《风景园林》 2016年第12期74-80,共7页
选取哈尔滨市4条典型步行街列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结合雷曼模型拟合出其热舒适度PET值,比较了不同行道树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树木形态特征对微气候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在夏季... 选取哈尔滨市4条典型步行街列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对其夏季日间微气候效应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并结合雷曼模型拟合出其热舒适度PET值,比较了不同行道树对人体热舒适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树木形态特征对微气候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在夏季里,行道树树木对微气候具有显著的调节能力,可调节温度范围约为0.3-2.5℃,最大可增湿约8.45%,降低太阳辐射强度最高可达91.39%,并对风速具有明显的衰减作用。最后通过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树木形态特征与微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即树木形态特征(树高、树冠距地高度、冠幅、冠层密度)对微气候因子、人体热舒适度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行道树 实地测量 热舒适度 形态特征 调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