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治理下黑龙江垦地混杂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对九三-嫩江垦地一体化共建的反思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异 陆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2,共7页
黑龙江垦区与地方区域呈现互相嵌套的空间格局,形成若干"垦地混杂区",区域内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加之垦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制约着垦地协同发展进程。文章以九三—嫩江"垦地一体化"共建为例,分析了垦地混杂区的特征,反... 黑龙江垦区与地方区域呈现互相嵌套的空间格局,形成若干"垦地混杂区",区域内错综复杂的空间关系加之垦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制约着垦地协同发展进程。文章以九三—嫩江"垦地一体化"共建为例,分析了垦地混杂区的特征,反思了"垦地一体化"共建模式的问题,引入多层级治理理论,基于利益协同、管理协同和空间协同构建了垦地混杂区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并结合共建试点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多层组织与管理、空间规划、垦地合作与利益均衡等方面提出垦地混杂区的协同发展机制,以期为垦地融合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治理 垦地混杂区 协同机制 九三—嫩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辅助下的严寒地区村庄聚落景观风貌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夏雷 程文 赵天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104,共6页
景观风貌作为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评价是开展规划设计和指导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工作。在严寒地区村庄聚落景观风貌调查的基础上,提取风貌特征要素,通过对各类景观风貌信息的整理与编码,建立质性信息与定量数据相结合的严寒地区村... 景观风貌作为乡村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评价是开展规划设计和指导建设的前提与基础工作。在严寒地区村庄聚落景观风貌调查的基础上,提取风貌特征要素,通过对各类景观风貌信息的整理与编码,建立质性信息与定量数据相结合的严寒地区村庄聚落景观风貌数据库,为景观风貌信息的有效整合与挖掘利用提供技术平台。通过写入景观风貌信息评价准则、利用数据库的信息处理技术对景观风貌信息进行调取与系统评价,输出村庄聚落自然景观风貌、农业生产景观风貌、居住景观风貌,以及人文景观风貌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识别各类型中占主导地位的风貌要素,发现村庄景观风貌现存的问题,为严寒地区村庄建设、景观风貌规划及其他相关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村庄聚落 景观风貌评价 数据库 严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背景下城乡风貌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青 于婷婷 王翼飞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6期91-98,共8页
2008年,国家正式实施《城乡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城乡风貌作为直接反映城乡特有景观和风采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明晰城乡风貌研究方向和途径,本文辨析了"城乡风貌"的概念,... 2008年,国家正式实施《城乡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时代的到来。在此背景下,城乡风貌作为直接反映城乡特有景观和风采的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明晰城乡风貌研究方向和途径,本文辨析了"城乡风貌"的概念,梳理了1980年以来国内外城市风貌、乡村风貌和城乡风貌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进展情况。研究旨在从不同视角综述国际风貌规划的动态,以此讨论城乡复合型风貌的研究前景,为城乡风貌统筹发展提供规划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风貌 研究进展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清 陆明 刘海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0,共6页
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研究是从城乡内部生产要素流动的视角探讨城乡外部功能结构如何合理规划,进而实现城乡公正、平等发展。文章首先辨析了景观生态网络与城乡一体化网络、景观生态连接度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区... 基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研究是从城乡内部生产要素流动的视角探讨城乡外部功能结构如何合理规划,进而实现城乡公正、平等发展。文章首先辨析了景观生态网络与城乡一体化网络、景观生态连接度与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城乡一体化网络和城乡网络连接度的理论依据;其次,从城乡要素流动空间视角,探讨城乡一体化形成的内部机制,识别并构建城乡一体化网络结构;再次,基于网络连接度对城乡一体化网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框架体系。这一框架是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的具体技术路径,城乡网络连接度的可计量性使得城乡一体化网络规划目标的确定和规划方案的评估具有可衡量性,也使得城乡一体化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网络 连接度 城乡一体化 网络规划 规划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区划变更”及其对我国“控规调整”的启示 被引量:9
5
作者 衣霄翔 吴潇 肖飞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6,共7页
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源于美国的区划,在理论、价值、方法等方面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控规调整"工作而言,历经百年发展的"区划变更"工作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本文一方面系统地... 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源于美国的区划,在理论、价值、方法等方面与之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控规调整"工作而言,历经百年发展的"区划变更"工作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所以,本文一方面系统地梳理区划变更的发展脉络,包括其产生、作用、批判以及改革等,并比较全面地掌握区划变更的基本管理方法,包括机构设置、权力安排、变更类型以及变更条件等;另一方面,以区划变更为鉴,探讨控规调整与之不同之处以及可参照学习之处,并借此阐释控规调整的管理要旨、角色职能、作用机理,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区划 区划变更 控制性详细规 控规调整 弹性机制 自由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村镇不同类型人群的公共设施需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冷红 孔凡秋 袁青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0,共8页
人口结构改变在东北三省村镇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与老龄化两方面。人口结构改变已成为东北三省村镇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人口结构也已成为重要挑战。从人口结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东北三省村镇人口结... 人口结构改变在东北三省村镇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与老龄化两方面。人口结构改变已成为东北三省村镇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人口结构也已成为重要挑战。从人口结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东北三省村镇人口结构与公共设施建设概况,总结村镇居民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及需求特征,得出人口萎缩与人口老龄化是影响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人口结构因素,最终提出东北三省村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东北三省 村镇 公共设施 需求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的景观美学服务评价研究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14
7
作者 马彦红 袁青 冷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103,共5页
美学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系统服务涵盖的重要内容。人对景观的感知行为是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景观是生态系统中对美学进行识别与评价的最重要的尺度。以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美学服务的概念内涵辨析与关系分析为基础,... 美学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生态系统服务涵盖的重要内容。人对景观的感知行为是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景观是生态系统中对美学进行识别与评价的最重要的尺度。以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美学服务的概念内涵辨析与关系分析为基础,回溯有关景观美学服务识别与评价研究的类别和方法,探讨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评述对美学问题思考的2种主要方式,强调弥合或改善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间冲突关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审美体验 类别与方法 综述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研究路径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苏宁 赵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5,共7页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内涝、雨洪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为加以应对,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城市水环境、城...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城市内涝、雨洪灾害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为加以应对,我国提出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城市水系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绵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试图从城市水环境、城市水景观、城市水空间、规划编制技术及法规等方面,对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水系规划相关研究路径、进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管理 城市水系 研究路径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城市双修”规划策略——以天津市李七庄街为例 被引量:103
9
作者 杜立柱 杨韫萍 +1 位作者 刘喆 刘珺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城市双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基于此,文章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到城市边缘区规划中,结合天津市李七庄街的实践,从功能... "城市双修"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是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过程中必须坚持的理念。基于此,文章将"城市双修"理念引入到城市边缘区规划中,结合天津市李七庄街的实践,从功能网、交通网、生态网、设施网及文化网五个方面进行了"城市双修"策略研究,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城市边缘区 规划策略 天津市李七庄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冲击影响下产业新城功能绿地的构建策略--以克里生态走廊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建辉 赵志庆 +1 位作者 尹国君 徐德秀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30,共6页
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和景观节点,不仅能丰富城市的风貌,更能展现区域发展的品质。赋予绿地的复合功能为加快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抗击极端天气的能力;减少产城矛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 绿地是城市的重要生态和景观节点,不仅能丰富城市的风貌,更能展现区域发展的品质。赋予绿地的复合功能为加快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抗击极端天气的能力;减少产城矛盾,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为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树立典范。摒弃传统绿地的构建手法,以国家级浏阳经开区克里生态走廊为例,根据区域现有资源和需求特点,以低冲击影响为目标,以复合功能为核心,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要求,构建融调洪、观景、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功能绿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低冲击影响 产业新城 复合功能 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雨洪管理导向下的“与水共存”土地利用管控单元——以牡丹江市中心老城区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蕾 徐苏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85,共5页
极端气候影响下,中国暴雨灾害频发,受灾规模扩大,仅依赖结构性减灾措施已无法有效降低灾害风险,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非结构式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已开发的城市空间,在难以进行"还地与河"时,可尝试加入雨洪管理导向下的土... 极端气候影响下,中国暴雨灾害频发,受灾规模扩大,仅依赖结构性减灾措施已无法有效降低灾害风险,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非结构式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已开发的城市空间,在难以进行"还地与河"时,可尝试加入雨洪管理导向下的土地开发调控作为以减灾为目的的与水共存区土地利用管控单元。对牡丹江市中心老城区进行与水共存区的确定与规划,通过GIS技术构建淹没分析模块,结合SWMM模型模拟研究区域的淹水趋势地图并划分管控单元,从雨洪管理角度对人口和产业方面进行脆弱度分析,通过风险矩阵确定各管控单元的风险等级,从而进行与水共存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险等级 与水共存 土地利用管控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规调整论证角色安排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衣霄翔 唐璞山 肖飞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控规调整的论证工作对控规调整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针对当前论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应重新思考论证角色的安排和相应的对策。文章首先分析当前控规调整管理中论证角色安排的弊病,表现为论证者双重身份之间的冲突... 控规调整的论证工作对控规调整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针对当前论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应重新思考论证角色的安排和相应的对策。文章首先分析当前控规调整管理中论证角色安排的弊病,表现为论证者双重身份之间的冲突,以及由此造成的存在矛盾的论证权责和作用;其次,基于论证主体和论证作用提出重新安排论证角色的三种假设,并论述了三种假设下论证机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由此提出论证角色市场化的最优方案;再次,类比司法诉讼中各主体的关系,对市场化的论证角色的权责进行界定;最后,援引法学界围绕律师责任的探讨,认清市场化的论证角色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实现论证权责的制度机制途径,强调发挥管理者对论证进行严格要求和严格审查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规调整 论证 律师责任 司法诉讼 权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时空演化过程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影响--以长春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雪松 冷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0,共6页
结合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梳理长春城市公园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应用Arc GIS 10.0和Fragstats 4.2软件定量分析公园的时空演化特征,剖析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园演化的影响。结果:1)长春市公园经历了起步建设、缓慢恢复、稳定增长、多元化高速发... 结合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梳理长春城市公园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应用Arc GIS 10.0和Fragstats 4.2软件定量分析公园的时空演化特征,剖析城市总体规划对公园演化的影响。结果:1)长春市公园经历了起步建设、缓慢恢复、稳定增长、多元化高速发展的过程;2)公园的数量、面积、规模、类型增速日益加快,空间结构由"圈层"式向"圈层+轴线"式演化;3)公园空间增长由中心聚集向跳跃式聚集演化;4)公园总体上由西向南、由西南向东北部不均衡增长;5)新增公园形状由复杂式向规则式演化;6)各类型公园时空演化差异明显。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空间发展方向、城市历史基底差异和城市绿化政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 时空演化 城市总体规划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北近代历史建筑中混凝土材料的劣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世卓 朱海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1,共4页
辽北近代历史建筑因其物质真实性、文化特殊性、地域特定性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然而目前仍缺失科学与完善的保护,亟待建立健全的修缮技术链条。对以混凝土为代表材料的劣化形态进行梳理,统计其开裂、脱落、泛碱与污斑现象... 辽北近代历史建筑因其物质真实性、文化特殊性、地域特定性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然而目前仍缺失科学与完善的保护,亟待建立健全的修缮技术链条。对以混凝土为代表材料的劣化形态进行梳理,统计其开裂、脱落、泛碱与污斑现象的分布,进而分析其劣化机理,提出水分渗入、冻融循环和微生物侵蚀为其劣化的主要因素,是建立该技术链条的初始环节,也是后续研究的必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北 近代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保护 混凝土 劣化形态 劣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睹始知终 方能完善发展——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溯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苏宁 陈璐露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2,82,共12页
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对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并在分形学、类型学、符号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基于已有的理论及研究,分别从城... 梳理和整合城市要素以及各个要素和图层之间的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对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影响。城市设计中的图层思想出现于“图底关系”理论时期,并在分形学、类型学、符号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基于已有的理论及研究,分别从城市物质空间、生态景观和抽象空间3个视角,系统地梳理了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中图层思想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以探索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设计图层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图层思想 城市图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构建技术方法与路径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苏宁 陈璐露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26,共7页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语言,同时也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其结合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利用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文章首先提出了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图层系统技术路径的构建应... 城市设计是一种图示语言,同时也是一门可以被量化的学科,其结合数字化信息与图示化信息,利用不同类型、层级的图层对城市设计进行研究和控制。文章首先提出了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及城市图层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图层系统技术路径的构建应分为城市空间抽象化和要素化、图层要素信息的梳理与表达以及系统内的动态叠加与交互3个过程。其次,将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密切相关的图解技术、Mapping技术、叠图技术、城市空间的量化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与城市图层系统构建的技术路径相结合,共同搭建城市设计中城市图层系统研究的技术框架,用于探索在此基础上应该如何构建城市图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图层 城市图层系统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如何韧性 被引量:43
17
作者 翟国方 邹亮 +5 位作者 马东辉 汤放华 刘复友 赵志庆 黄富民 王培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6,77,共6页
我先介绍一下今天学术对话的背景。首先.我国自然灾害形势是非常严重的。2016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既有洪涝灾害,也有台风、泥石流灾害.当然去年幸运的是没有地震,但也对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
关键词 韧性 城市 泥石流灾害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 灾害事件 经济社会 大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住民空间融合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活力提升策略 被引量:48
18
作者 陆明 蔡籽焓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3,共7页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筛选,构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并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从提升空间活力角度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活力 空间品质 原住民空间融合 历史文化街区 哈尔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健身数据的城市街道健康服务功能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余洋 唐晓婷 +1 位作者 刘俊环 陆诗亮 《风景园林》 2018年第8期18-23,共6页
城市街道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多元的城市生活。本研究基于手机APP共享的健身数据,以街道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健康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属性和特征。运用VGI-GIS的方法,在信息矢量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 城市街道是城市空间的基本单元,承载着多元的城市生活。本研究基于手机APP共享的健身数据,以街道线性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从健康视角认知街道空间属性和特征。运用VGI-GIS的方法,在信息矢量化和可视化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城市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进行描述。基于运动热点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在空间集聚、建成环境和人群收入3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对健身活动有促进作用,大型公园和高校对健身活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公交站点对健身活动有多方面的影响,不同收入阶层健身活动差异明显。多元化的热点空间模式为提升街道的健康性提供了因地制宜的可能性。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探索采用临时封闭街道,在商业和办公区域周边增设户外体育设施等措施,提升街道的健康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街道 健康服务功能 线性体育活动 时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下城市群形成与演进机理分析框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伟 孙平军 杨青山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9-547,共9页
基于传统各学科分析的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的影响因子,依据因子作用的方式和属性分成3类、阐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纳入制度因子的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的影响因子综合分析模型;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阐释制度视角的城... 基于传统各学科分析的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的影响因子,依据因子作用的方式和属性分成3类、阐释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纳入制度因子的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的影响因子综合分析模型;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阐释制度视角的城市群形成与演进的作用机理,提出其实质就是现有制度及其变迁过程中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选择,人的行为又如何影响城市群形成与演进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活动(实体因子),进而明晰制度及其演变对城市群形成与演进中的作用机理,并据此从宏观制度变迁视角、中观机制设计视角、微观交易成本视角构建了城市群形成与演进机理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框架和具体主要研究内容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制度因子 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