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粪肠球菌对育成期籽鹅生长性能、肉品质、腿肌中与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武震宇 王秋菊 +2 位作者 孙晓燕 孙思雨 刘磊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0-3851,共12页
本研究在籽鹅饮水中添加粪肠球菌,旨在探究其对籽鹅生长性能、肉品质、腿肌中与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籽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对照组正常... 本研究在籽鹅饮水中添加粪肠球菌,旨在探究其对籽鹅生长性能、肉品质、腿肌中与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0只3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籽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对照组正常饲喂并自由饮水,试验组在正常饲喂的基础上,饮用添加粪肠球菌(浓度为1×10^(8)CFU/mL)的饮水。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提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其他肉品质指标(如pH、蒸煮损失和肉色)无显著差异(P>0.05)。3)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腿肌叉头框蛋白O3(FOXO3)和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激酶B(AK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hao1指数和Observed_species指数显著升高(P<0.05);同时,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也显著增加(P<0.05),而螺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P<0.05),棒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饮水中添加粪肠球菌可以有效调节育成期籽鹅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并通过影响蛋白质代谢提升籽鹅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籽鹅 生长性能 肉品质 蛋白质代谢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芽孢杆菌和乳酸菌耐药基因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宛宝霞 孟令滢 +3 位作者 孙思雨 赵玉洁 王佳奇 王秋菊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1-363,共13页
[目的]研究从鹅肠道分离出的8株潜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合理开发和利用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产酸性能、最适生长温度、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抑... [目的]研究从鹅肠道分离出的8株潜在益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后续合理开发和利用菌株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PCR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菌株产酸性能、最适生长温度、耐酸性能、耐胆盐性能、抑菌活性、产酶性能等试验对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通过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菌株耐药情况。[结果]将从鹅肠道分离的8株菌分别命名为A1~A5和X1~X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初步判断菌株A1~A5为芽孢杆菌,菌株X1~X3为乳酸菌。分离株16S rRNA基因PCR扩增均获得大小约为1 500 bp的条带。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鉴定菌株A1、A2为枯草芽孢杆菌,菌株A3~A5分别为贝莱斯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菌株X1~X3分别为发酵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产酸性能结果显示,菌株X1~X3具有较强的产酸性能,菌株X1产酸性能最好,36 h时pH可达到3.84。8株菌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7℃。耐酸耐胆盐性能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中菌株A2耐受性最好,当pH为4.0,胆盐浓度为0.9%时,存活率可达70%以上。抑菌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均在10.00 mm以上,其中菌株A2抑菌性最强。产酶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A1~A5具有较强的产酶性能,菌株A2产酶效果最好,淀粉酶圈直径可达15.5 mm,纤维素酶圈直径可达14.3 mm。药敏试验结果显示,8株菌对大部分抗菌药都保持中度以上敏感。耐药基因分析表明,四环素类基因TetA(25.0%)、喹诺酮类基因GyrA(12.5%)和大环内酯类基因ErmF(12.5%)为主要耐药基因,其中菌株A3携带四环素类基因TetA(480 bp),菌株A4菌株携带喹诺酮类基因GyrA(382 bp)和四环素类基因TetA(480 bp),菌株X1携带大环内酯类基因ErmF(306 bp)。[结论]从鹅肠道分离的8株菌中枯草芽孢杆菌A2有较强的益生性,具有作为鹅源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乳酸菌 生长特性 抑菌性能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对小鼠规癖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张智荐 杨心宇 +1 位作者 赵帅 尹国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6,共9页
多巴胺和谷氨酸通过其受体调控动物行为,但对规癖行为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分别对规癖小鼠注射多巴胺1型受体(D1R)拮抗剂SCH23390(S组)、多巴胺2型受体(D2R)拮抗剂Raclopride(R组)和离子型谷氨酸NMDA受体(NMDAR)拮抗剂MK-801(M组),通过... 多巴胺和谷氨酸通过其受体调控动物行为,但对规癖行为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分别对规癖小鼠注射多巴胺1型受体(D1R)拮抗剂SCH23390(S组)、多巴胺2型受体(D2R)拮抗剂Raclopride(R组)和离子型谷氨酸NMDA受体(NMDAR)拮抗剂MK-801(M组),通过记录生长性能,观察其行为反应(规癖、刨坑、探究、修饰和游走行为),开展行为测试(糖水偏好、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和悬尾试验)、检测生理指标(多巴胺和谷氨酸质量分数及其受体相对表达量),评估不同受体拮抗剂对规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组小鼠规癖、刨坑、探究、修饰和游走行为均显著增加,R组和M组修饰、探究行为显著增加;3组小鼠体质量均显著下降;S组和R组小鼠采食量、糖水偏好显著下降;M组进入开放臂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增加;R组和M组谷氨酸水平均显著增加,3组D1R和D2R蛋白则显著降低。综上,SCH23390增加规癖行为;MK-801减轻焦虑行为,促进自发行为表达;Raclopride不影响焦虑和抑郁行为。研究可为理解多巴胺、谷氨酸受体对规癖行为的调控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癖行为 多巴胺 谷氨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西汀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诱导的猪抑郁样状态
4
作者 赵帅 郑强 +2 位作者 杨森 崔卫国 尹国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生猪的集约化养殖中,环境贫瘠、空间狭窄等因素导致的慢性应激对猪的行为和生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类抑郁状态,进而影响猪的福利。为了探讨可行的改善猪抑郁样状态的方法,研究将经过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造模的16头成年... 在生猪的集约化养殖中,环境贫瘠、空间狭窄等因素导致的慢性应激对猪的行为和生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使其产生类抑郁状态,进而影响猪的福利。为了探讨可行的改善猪抑郁样状态的方法,研究将经过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造模的16头成年巴马香猪随机分为氟西汀处理组(n=8)和自然恢复处理组(n=8),对氟西汀处理组进行4周的氟西汀给药,自然恢复处理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对各处理组初始状态、造模后0、2、4周进行行为评估、生理指标检测以及海马组织miRNA表达量测定。结果表明:氟西汀提高造模后2周和4周猪的糖水偏好率,降低了接触新事物的潜伏期,提高了造模后4周的新事物接触次数和接触时间。同时,氟西汀还可以降低猪造模后4周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含量,但对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没有影响,降低造模后4周猪海马体中miR-34a的相对表达量,提高miR-16、miR-124的相对表达量。综上所述,经氟西汀干预可以有效改善CUMS猪的抑郁样行为,降低血液中COR含量,调节海马体中miRNA表达,提高集约化饲养过程中猪的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MS 氟西汀 抑郁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奶牛瘤胃外植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5
作者 孙思雨 王秋菊 +2 位作者 宛宝霞 王佳奇 赵玉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09-5721,共13页
本试验以丁酸梭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瘤胃外植体进行体外研究,目的是利用分子分析和氨基酸谱分析来评估丁酸梭菌对瘤胃外植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1:采集3头健康荷斯坦犊牛的瘤胃黏膜层组织,通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 本试验以丁酸梭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瘤胃外植体进行体外研究,目的是利用分子分析和氨基酸谱分析来评估丁酸梭菌对瘤胃外植体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试验1:采集3头健康荷斯坦犊牛的瘤胃黏膜层组织,通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瘤胃外植体细胞的活力,确定最佳培养时间。试验2:在瘤胃外植体培养液中分别加入200μL的3.0×10^(7)、3.0×10^(8)、3.0×10^(9)、3.0×10^(10)CFU/mL的丁酸梭菌活菌液、灭活菌液和对应的灭活菌上清液,每组设置3个重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来检测丁酸梭菌对外植体蛋白质合成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关键蛋白和基因的影响,并检测丁酸梭菌活菌培养上清液和灭活菌培养上清液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24 h为瘤胃外植体培养的最佳时间。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丁酸梭菌活菌液浓度为3.0×10^(8)CFU/mL时,磷酸化核糖体7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P70S6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p-4EBP1)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量最高;丁酸梭菌活菌液浓度为3.0×10^(8)和3.0×10^(9)CFU/mL时,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磷酸化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PDCD4)主要抑制蛋白质合成,丁酸梭菌活菌液浓度为3.0×10^(8)和3.0×10^(9)CFU/mL时,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PI3K、p-AKT、p-mTOR、p-P70S6K和p-4EBP1的蛋白表达量在丁酸梭菌灭活菌液浓度为3.0×10^(9)CFU/mL时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活菌组p-mTOR、p-P70S6K、p-4EBP1、p-PDCD4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灭活菌组p-AKT、p-PDCD4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活菌组p-P70S6K、p-4EBP1、p-PDCD4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灭活菌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活菌组AKT、mTOR、PI3K、P70S6K、4EBP1和PDCD4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灭活菌组P70S6K、AKT、mTOR、4EBP1和PDCD4的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4)与对照组和灭活菌培养上清液组相比,活菌培养上清液中天冬氨酸(Asp)、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和半胱氨酸(Cys)含量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活菌培养上清液组相比,灭活菌培养上清液中的谷氨酸(Glu)、甘氨酸(Gly)、蛋氨酸(Met)、酪氨酸(Tyr)、赖氨酸(Lys)和脯氨酸(Pro)含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于丁酸梭菌,活菌和灭活菌均可通过改变PI3K/AKT/mTORC1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量来促进瘤胃组织外植体中蛋白质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瘤胃外植体 蛋白质合成 PI3K/AKT/mTORC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鹅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雏鹅尿酸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赵宇 王秋菊 +3 位作者 孟令滢 魏笑 于文龙 冷欣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409-7421,共13页
本试验旨在分离鉴定2株鹅源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并研究其对雏鹅尿酸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健康成年籽鹅30只,收集粪便,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离、鉴定和筛选益生菌,将筛选到的副干酪乳杆菌WX2011-R和解淀粉芽孢... 本试验旨在分离鉴定2株鹅源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并研究其对雏鹅尿酸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健康成年籽鹅30只,收集粪便,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离、鉴定和筛选益生菌,将筛选到的副干酪乳杆菌WX2011-R和解淀粉芽孢杆菌WX2104-S扩大培养,用于后续试验。选取1日龄籽鹅雏鹅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将2种益生菌制备成冻干粉后按浓度兑入1 mL蒸馏水中,每日灌服,分组情况如下:对照组(NC组)、模型组(MC组)、副干酪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低剂量组(RLD组/SLD组),冻干粉剂量为0.01 g/mL;副干酪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中剂量组(RMD组/SMD组),冻干粉剂量为0.10 g/mL;副干酪乳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剂量组(RHD组/SHD组),冻干粉剂量为1.00 g/mL,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1 mL蒸馏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模型组及试验组饲喂高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1)灌服2种益生菌冻干粉均可对雏鹅的尿酸、肌酐、尿素氮含量和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产生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其中副干酪乳杆菌中剂量组4个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剂量组4个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2)在对尿酸代谢相关转运蛋白的表达检测中,与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中剂量组的尿酸转运蛋白1(URA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AT1)和ATP结合盒亚家族G成员2(ABCG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剂量组GLUT9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OAT1和ABCG2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3)在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副干酪乳杆菌中剂量组URAT1和GLUT9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OAT1和ABCG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解淀粉芽孢杆菌高剂量组GLUT9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OAT1和ABCG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由此可见,中剂量副干酪乳杆菌(0.10 g/mL)和高剂量解淀粉芽孢杆菌(1.00 g/mL)能够对雏鹅的尿酸代谢产生积极影响,预防雏鹅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干酪乳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雏鹅:高蛋白质饲粮 尿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分子对接预测
7
作者 孙依然 段莹莹 +2 位作者 杨彦平 杨苗 崔一喆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0-26,51,共8页
为预测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效果及探究其作用机制,试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靶点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威灵仙复方有效成分158个,相应的作用靶点有66个;禽痛风的作用靶点1231个... 为预测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效果及探究其作用机制,试验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威灵仙痛风方治疗禽痛风的靶点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威灵仙复方有效成分158个,相应的作用靶点有66个;禽痛风的作用靶点1231个,二者互作潜在靶点共33个,其中核心靶点有STAT3、VEGFA、IL6、BCL2L1、IL10、PTGS2、MYC、IFNG和NFKBIA,富集到MAPK、Toll样受体、FoxO和VEGF信号通路等。威灵仙痛风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和β-谷甾醇等,可能靶向作用于PTGS2、IL6、BCL2L1等靶点,经MAPK、Toll样受体等炎性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痛风 威灵仙痛风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养殖对狮白鹅行为发酵床养殖对狮白鹅行为、抗氧化抗氧化及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杨晴 李昊燕 +1 位作者 赵帅 尹国安 《中国家禽》 2025年第10期97-103,共7页
为探究传统地面养殖与发酵床养殖对狮白鹅行为、抗氧化及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试验将240只45日龄狮白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床养殖组,对狮白鹅进行行为观察,并检测其旷场与强直静止反应以及血液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为探究传统地面养殖与发酵床养殖对狮白鹅行为、抗氧化及免疫调节因子水平的影响,试验将240只45日龄狮白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床养殖组,对狮白鹅进行行为观察,并检测其旷场与强直静止反应以及血液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床养殖组站立时间、啄羽发生次数、强直静止时间、内圈停留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趴卧、行走时间、外圈停留时间均显著升高(P<0.05);发酵床养殖组皮质酮、P物质、白细胞介素-2、丙二醛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4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发酵床养殖模式可改善狮白鹅行为表达,减少恐惧反应,改善生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床养殖 狮白鹅 行为表达 抗氧化能力 免疫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