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肺静脉消融联合去迷走神经化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2 位作者 李艳红 邢丽娜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69-571,共3页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vagal denervation,V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并进行消融的... 目的观察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vagal denervation,VD)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RFA)治疗,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将术中出现去迷走效应并进行消融的房颤患者列为VD阳性组(19例),余患者列为VD阴性组(3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房颤的复发率。结果 50例均达消融终点,术后6个月,VD阳性组疗效明显高于VD阴性组(84.21%比64.511%,P≤0.05)。结论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房颤过程中发生去迷走效应可明显提高房颤RFA的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肺静脉 导管消融 去迷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左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3 位作者 伊红艳 任明霞 刁秀娟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VOT(间隔)与LVOT起源室早比较[0.32(0.23~0.42)比0.48(0.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面积和周长明显小于LVOT[面积:1.2(0.5~2.2)比3.3(2.3~3.8),P<0.05],[周长4.3(2.8~5.8)比7.9(7~9.5),P<0.05];且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呈纵轴大于横轴,与LVOT长轴/短轴比例[1.04(0.96~1.12)比0.49(0.42~0.56),P<0.05]。结论对于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早,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与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s激动区域形状,面积,周长均有助于于判断位置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三维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