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以黑龙江省宏胜镇为例 被引量:39
1
作者 刘国栋 崔玉军 +1 位作者 刘立芬 王恩宝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的应用性,本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采用网格化布设土壤采样点,网度为400 m×400 m,采样深度为0~20 cm。分析了土壤样品中N、P、K、As、Se等16项元素指标。参考《土地质量地球...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的应用性,本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评价单元,采用网格化布设土壤采样点,网度为400 m×400 m,采样深度为0~20 cm。分析了土壤样品中N、P、K、As、Se等16项元素指标。参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对黑龙江省宏胜镇农耕区土地质量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显示:宏胜镇农耕区土地环境综合质量状况优质,达到一等环境质量的耕地面积占99.30%;养分综合质量丰富以上的土地占94.03%。同时经过本次评价进一步发现了81.05 km^2的珍贵富硒土地资源,土壤硒含量在0.4~1.01 mg/kg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地球化学评价 环境 养分 宏胜镇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卫星数据自然资源调查研究 ——以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丁宇雪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21-126,共6页
利用遥感影像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研究是目前国土综合调查研究重点之一,围绕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及资源背景,研究人员利用国产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以及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遥感数据,基于资料收集、遥... 利用遥感影像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研究是目前国土综合调查研究重点之一,围绕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依托现有工作基础及资源背景,研究人员利用国产资源三号、资源一号02C、以及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遥感数据,基于资料收集、遥感数据源选择、信息提取、野外调查验证、图件编制、综合分析、成果数据入库及报告编写等8个步骤的具体调查方法,开展了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调查监测,形成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年度动态变化数据、更新数据和系列成果图件及报告,可为国土空间管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卫星 国土资源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土壤碳储量估算与1986年以来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传冬 刘国栋 +5 位作者 杨柯 聂海峰 彭敏 李括 刘飞 李延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3,共7页
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碳、有机碳密度、储量的估算,研究该地区20a来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扎龙沼泽湿地区0~100cm土体的有机碳密度约... 以黑龙江省扎龙湿地及其周边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第2次土壤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碳、有机碳密度、储量的估算,研究该地区20a来土壤碳库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扎龙沼泽湿地区0~100cm土体的有机碳密度约为37 884t/km2;当沼泽地退化为草地或围垦为耕地后,土壤中有机碳的损失率高达66.6%~70.2%;1986—2006年研究区表层土壤(0~0.2m)有机碳储量下降了约21%,而扎龙沼泽湿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则增加了近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碳储量 扎龙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县永新碲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成禄 李胜荣 +4 位作者 徐文喜 袁茂文 李士胜 曲晖 王卓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6,共12页
为提取永新碲金矿床成因及找矿信息,对其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化学成分、稀土微量元素及S、Pb、Fe同位素等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S/Fe、Au/Ag、Co/Ni、Fe/(S+As)和Co-Ni-As等成因标型显示该矿床属于中浅成火山热液型矿床,且所勘查的... 为提取永新碲金矿床成因及找矿信息,对其载金矿物黄铁矿进行化学成分、稀土微量元素及S、Pb、Fe同位素等研究。结果显示,黄铁矿的S/Fe、Au/Ag、Co/Ni、Fe/(S+As)和Co-Ni-As等成因标型显示该矿床属于中浅成火山热液型矿床,且所勘查的位置处于矿体中下部;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式稀土配分模式,较富集Th、U、Zr、Hf,亏损Ba、Sr和Nb等;Hf/Sm、Nb/La值表明成矿流体为含有部分F的弱还原性流体;Y/Ho、Zr/Hf和Nb/Ta值显示成矿过程稳定,没有外来物质混入,且成矿流体与地幔及地壳有密切关系。硫同位素分布具有明显的塔式效应(3.9‰~5.4‰),表明成矿物质来源较深;其^206Pb/^204Pb=18.13~18.31,^207Pb/^204Pb=15.47~15.63,^208Pb/^204Pb=37.75~38.47,显示成矿物质为以地幔为主的壳幔混合来源;δ^57Fe集中在0.127‰~0.511‰,δ^56Fe集中在0.074‰~0.349‰,明显富集重同位素,也显示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本区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典型矿床特征,认为该矿床应为早白垩世形成的中低温、中浅成的火山热液型碲金矿床,目前已剥蚀到中深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标型特征 同位素 碲金矿床 永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军 莫宣学 +1 位作者 赵志丹 韩振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4,共9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小型金矿床。对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微测温和气液相成分分析表明:(1)主成矿阶段石英脉中发育纯液相、气液两相、富气相和纯气相4类包裹体。(2)流体... 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小型金矿床。对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显微测温和气液相成分分析表明:(1)主成矿阶段石英脉中发育纯液相、气液两相、富气相和纯气相4类包裹体。(2)流体包裹体均-温度在160—380℃之间,主要集中在260~300℃;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0.2%~2.0%(NaCleq)之间;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550~0.91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在6×10^5~210×10^5Pa之间;估算成矿深度为0.06~2.10km。(3)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获得的pH值为6.6~6.7之间,还原参数n(CH4+CO+H2)/n(CO2)(摩尔数比值)在0.027~0.271之间,表明具有浅成中偏酸性和弱还原环境成矿的特点。该矿床是与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沟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中-低温热液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群地层时代划分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凤和 杨晓平 +2 位作者 李仰春 汪岩 周兴福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用最新的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资料及高分辨率层序延续时间推算,对鸡西群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鸡西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早期—阿尔布中期,其中滴道组形成时间为130.9~128.3Ma,城子河组形成时间为125.1~116Ma,穆... 利用最新的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资料及高分辨率层序延续时间推算,对鸡西群进行了精细的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鸡西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早期—阿尔布中期,其中滴道组形成时间为130.9~128.3Ma,城子河组形成时间为125.1~116Ma,穆棱组形成时间为116~106.9Ma,东山组形成时间为106.9~101.7Ma。通过鸡西群二级层序湖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证实了鸡西盆地、勃利盆地的构造运动、古气候演变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有着相同的大地构造背景。这一成果对吉林和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高精度地层划分对比及盆地构造作用与海陆变迁机制分析提供了精确的年代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升降 地质意义 地层时代 层序 盆地 形成时间 大地构造背景 黑龙江 东部 全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群与龙爪沟群综合地层对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仰春 杨晓平 +1 位作者 周兴福 王洪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312-1320,共9页
利用最新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对鸡西群、龙爪沟群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两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阿尔布中期。同时采用层序地层、盆地形成动力学、事件地层学、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等方... 利用最新古生物、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对鸡西群、龙爪沟群进行了年代地层划分,确定了两群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阿尔布中期。同时采用层序地层、盆地形成动力学、事件地层学、盆地湖(海)平面升降曲线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对比等方法,对两群进行了综合对比,证实两群为同—构造—沉降旋回背景下的等时异相关系。笔者认为龙爪沟群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组,即裴德组、七虎林河组、下云山组、朝阳组,其在横向上分别对应鸡西群滴道组、城子河组、穆棱组、东山组。这一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讨论黑龙江东部中生代海陆变迁机制、地层、构造格架建立及煤矿预测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地层 鸡西群 龙爪沟群 黑龙江省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区永新金矿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定量及定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茂文 曾勇杰 +2 位作者 李成禄 李士胜 李胜荣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8-289,共12页
黑龙江省嫩江县永新金矿是近几年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地区新发现的大型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碲金矿、碲金银矿、自然金,有少量的硫化物及氧化物。通过钾长石化带、绢云母化带及硅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的线性关系分析得... 黑龙江省嫩江县永新金矿是近几年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地区新发现的大型断裂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碲金矿、碲金银矿、自然金,有少量的硫化物及氧化物。通过钾长石化带、绢云母化带及硅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的线性关系分析得出,本区钾长石化带厚度、硅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绢云母化带厚度与矿体厚度呈负相关关系。蚀变带厚度及矿体厚度水平面投影结果表明,矿区内热液蚀变在水平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自矿区东南到西北呈"阶梯状"分布,且绢云母化带厚度高值区、钾长石化带厚度高值区及硅化带厚度高值区在各阶梯中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据以上分析,永新金矿成矿流体来自北西方向,矿体总体向北西延伸,暗示矿区西北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永新金矿 定量及定位评价 蚀变带及矿体厚度 远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北大沟金矿床矿石特征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郭奎城 吕军 +2 位作者 谷华娟 宋华 李德荣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6-621,共6页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与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的结构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 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发现的与火山热液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的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的结构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结构。矿石的构造为致密块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状构造。金矿物为自然金,以裂隙金为主,其次是粒间金,包裹金只占少数,金矿物以细粒为主,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金的赋存状态较简单,属易浸型矿石,有用组分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北大沟金矿与三道湾子金矿的矿石特征和金的赋存状态相似,显示北大沟金矿的深部及外围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沟 石英脉型金矿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呼中地区早寒武世花岗岩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岩 任凤和 +2 位作者 周兴福 杨晓平 李仰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黑龙江省呼中地区早寒武世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 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划分为 4个侵入期次, 岩石结构表现出一期结构演化序列中由细粒向粗粒的演化趋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w(SiO2 )普遍大于 70%,w(Na2O) /w(K2O) &l... 黑龙江省呼中地区早寒武世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 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划分为 4个侵入期次, 岩石结构表现出一期结构演化序列中由细粒向粗粒的演化趋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w(SiO2 )普遍大于 70%,w(Na2O) /w(K2O) <1, 为钙碱性岩石, 标准矿物中均出现刚玉而未见透辉石, 属S型花岗岩; δ(Eu)一般大于 0 5, 属铕弱亏损, N(87Sr) /N(86Sr) >0 706, 应为区内古老陆壳主体经重熔作用成因。各种岩石地球化学指数均表现出研究区花岗岩与碰撞型花岗岩的特征趋于一致, 可与中国西藏及阿曼同碰撞型花岗岩相对比。碰撞型花岗岩的岩浆活动提供了该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额尔古纳地块南部大陆边缘陆缘增生的构造动力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碰撞型花岗岩 早寒武世 呼中地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漠河市782高地铌多稀有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国战 吴鸣谦 +5 位作者 徐文喜 丁继双 于献章 张立东 李成禄 杨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2-400,共19页
黑龙江省漠河市782高地铌多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漠河市北偏西38 km处,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的一个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的矿床,也是至今在黑龙江省内发现的唯一的铌多稀有金属矿床。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古纳地块,漠河前陆盆... 黑龙江省漠河市782高地铌多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漠河市北偏西38 km处,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北部发现的一个铌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的矿床,也是至今在黑龙江省内发现的唯一的铌多稀有金属矿床。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额尔古纳地块,漠河前陆盆地与富克山-兴华变质基底杂岩的交接部位。区域地球化学分析显示与稀有金属有关的元素组合为U、Th、Nb、Be;区域地球物理特征表明该区处于航空放射性高场中。勘查结果表明,稀有金属矿化产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碱长花岗岩顶部,呈似层状、板状产出,矿床Nb2O5、Ta2O5、Y2O3、ZrO2平均品位分别为0.12%、0.0087%、0.108%、0.80%,最高品位分别为0.529%、0.0354%、0.309%、1.18%。主要围岩蚀变为钠长石化,铌等稀有金属矿化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早奥陶世拉张伸展背景之下,与该时期板块裂解有关,为一处岩浆晚期自交代矿床。文章旨在分析和讨论该矿床的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额尔古纳地块相似类型的矿床的勘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钠长石化 铌多稀有金属矿床 漠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洪瑜 马丽玲 王卓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14-218,共5页
三矿沟铜(铁)矿床位于多宝山特大型铜矿的西北,相距约20 km,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rδ25)与下—中奥陶统多宝山组(O1-2d)透镜状大理岩外接触带交代产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中。矿床受北西向(三矿沟... 三矿沟铜(铁)矿床位于多宝山特大型铜矿的西北,相距约20 km,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赋存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rδ25)与下—中奥陶统多宝山组(O1-2d)透镜状大理岩外接触带交代产物-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中。矿床受北西向(三矿沟横向背斜)与北东向(三矿沟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控制。控制矿体的容矿构造主要是北西向次级破碎断裂构造或层间破碎带,北东向属导矿及次要的容矿构造。矿床成因:花岗闪长岩侵入,使大理岩接触交代成矽卡岩,随即有铁质溶液的交代,之后石英—硫化物期含铜溶液沿构造裂隙及弱化带充填和交代矽卡岩,形成铜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状钙铁石榴石矽卡岩 多宝山组大理岩 花岗闪长岩 三矿沟铜(铁)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鹤岗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艳 初禹 高永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347-348,共2页
矿山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国际上矿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十分重视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大部分西方国家均实行了比较严格的矿山环境保护和矿山环境评估制度。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GIS 遥感 地质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Cu-Fe-Mo矿床岩浆岩成因研究
14
作者 李德荣 牛延宏 +1 位作者 崔根 王秋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04-2117,共14页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三矿沟复式英云(花岗)闪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岩体... 三矿沟Cu-Fe-Mo矿床是大兴安岭地区三矿沟—多宝山构造-成矿带中一个比较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与成矿有关的三矿沟复式英云(花岗)闪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该矿床岩浆岩体属于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大陆地壳的特征,形成于与造山花岗岩有关的火山弧环境或相似的构造环境中,主要与造山阶段的火山弧花岗岩关系密切。稀土元素配分图显示向右缓倾斜的轻稀土元素富集型特点,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无明显的负铕异常,暗示其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成因,也反映了同源岩浆的特点。δEu值介于0.81~1.24,δCe值为1.00~1.13,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微弱的分离结晶作用,同时又受到同化混染作用的一定影响,其成岩环境氧逸度较低,指示了缺氧环境,有利于金属元素的积聚而形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矿沟 Cu-Fe-Mo矿床 岩浆岩 成因研究 主微量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国产卫星数据开展湿地调查 ——以黑龙江省为例
15
作者 丁宇雪 初禹 薛广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51-154,共4页
为研究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从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出发,深度挖掘高分一号(GF-1)、高分二号(GF-2)、资源一号02C卫星、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数据精细表征微地貌特征的能力,利用多尺度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进行人机交互全分辨率解译,... 为研究黑龙江省湿地资源现状,从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出发,深度挖掘高分一号(GF-1)、高分二号(GF-2)、资源一号02C卫星、资源三号等国产高分数据精细表征微地貌特征的能力,利用多尺度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进行人机交互全分辨率解译,结果显示,2015年黑龙江省湿地面积为33339.55 km2,与前人调查资料对比可知,近30 a黑龙江省山区湿地面积减少了约20%~30%,平原区湿地面积减少了约40%~50%.调查结果为加强湿地资源管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卫星 湿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土壤硒元素循环特征 被引量:41
16
作者 夏学齐 杨忠芳 +4 位作者 薛圆 崔玉军 李延生 侯青叶 余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0-858,864,共10页
硒(Se)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选择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Se元素数据基础上,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等土壤硒输入端元,以及植物收割、下渗水等输出端... 硒(Se)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和动植物健康有着密切关系。选择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的Se元素数据基础上,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等土壤硒输入端元,以及植物收割、下渗水等输出端元样品,计算土壤Se输入输出通量,研究土壤硒循环特征,并预测土壤Se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研究区总体上为土壤低Se区,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占总面积的35.20%;土壤Se的主要输入途径为大气干湿沉降,可达总输入量的70%~90%,主要输出途径为土壤下渗水,约占总输出量的73%;研究区土壤Se为净积累状态,预测表明20年后土壤Se不足和潜在Se不足面积将从目前的35.20%下降到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循环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南部 大气干湿沉降 下渗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道湾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吕军 赵志丹 +3 位作者 曹亚平 韩振哲 张爱奎 于俊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53-860,共8页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特征、成矿期次、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以碲化物为主;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δ18O水值...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特征、成矿期次、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以碲化物为主;黄铁矿δ34S值为-1.1‰~1.7‰,显示硫具地幔来源的特点;石英δ18O水值为-15.3‰~-9.9‰,δDV-SMOW值为-110‰~-85‰,说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均值为181~267℃;盐度为15.6%~16.9%,成矿压力平均为4Mpa,估算成矿深度为0.4km,表明三道湾子金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道湾子 碲金矿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低温热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嘉荫连珠山金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任亮 孙景贵 +3 位作者 唐臣 门兰静 李怡欣 崔培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35-2449,共15页
连珠山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北麓,是一个产于花岗岩内部断裂体系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了限定其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对其赋矿围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和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系统研究。定... 连珠山矿床位于小兴安岭北麓,是一个产于花岗岩内部断裂体系的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了限定其成矿时代与成矿地质背景,本文对其赋矿围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和绢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系统研究。定年结果表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243.7±1.3Ma,MSWD=0.77,n=12),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早古生代(474~438Ma)和中二叠世(267~261Ma)的岩浆混染,而石英闪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15.3±1.3Ma,MSWD=0.35,n=17);黄铁绢英岩化矿石中的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94.2±2.0Ma,指示为早侏罗世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连珠山侵入岩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轻稀土元素富集,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且具有弱的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结合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已有年代学资料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其成矿地质背景为兴蒙造山晚期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换期,或成矿发生在兴蒙造山期后的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成矿时代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成矿背景 连珠山金矿床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依兰地区变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吕长禄 肖庆辉 +3 位作者 冯俊岭 于跃江 杨福深 邓昌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1-1094,共14页
对依兰地区黑龙江混杂岩中的变玄武岩、变枕状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岩块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变玄武岩的锆石大量为捕获基底的锆石,其年龄范围大,从3172±24Ma到176±1Ma均有分布,其中具有基性岩... 对依兰地区黑龙江混杂岩中的变玄武岩、变枕状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岩块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变玄武岩的锆石大量为捕获基底的锆石,其年龄范围大,从3172±24Ma到176±1Ma均有分布,其中具有基性岩典型的板状特征的锆石年龄为243±1Ma,代表了变玄武岩的原岩形成年龄;变枕状玄武岩及变堆晶辉长岩的年龄分别为251±1Ma和252±1Ma,分别代表各自原岩的形成年龄。本次锆石年龄的获得,证明晚二叠世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之间存在古洋盆,为研究黑龙江杂岩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龄 黑龙江混杂岩 变枕状玄武岩 变堆晶辉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有色、贵金属矿产区域成矿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希今 谭成印 +1 位作者 张东才 张文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6-381,共6页
本文是依据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在当代地质矿产勘查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启示下,以前人的区域成矿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全省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区域成矿特征、成矿规律进行的初步总结。重新划... 本文是依据黑龙江省近年来在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在当代地质矿产勘查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启示下,以前人的区域成矿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全省有色、贵金属矿产资源的区域成矿特征、成矿规律进行的初步总结。重新划分了构造-成矿单元和矿床成矿系列,并进行了找矿预测。划分出:Ⅱ级成矿省3个,Ⅲ级成矿带6个,Ⅳ级成矿带30个、Ⅴ级矿田或矿化集中区22个;成矿系列15个,成矿亚系列26个,矿床式47个。圈定找矿远景区69个,重点工作区67个,找矿靶区16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成矿 构造-成矿单元 矿床成矿系列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