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德荣 吕福林 +1 位作者 刘素颖 吕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5-426,共12页
三矿沟矿区,位于著名的黑龙江多宝山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端。20世纪50-60年代已探明一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近几年在该矿床边部及外围开展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新发现了独立的钼矿体和隐爆角砾岩型的铜钼矿体,以及与韧脆性剪切... 三矿沟矿区,位于著名的黑龙江多宝山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端。20世纪50-60年代已探明一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近几年在该矿床边部及外围开展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新发现了独立的钼矿体和隐爆角砾岩型的铜钼矿体,以及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化,从而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该地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一步寻找到中、大型的铜多金属矿床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矿沟矿区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三矿沟-多宝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德荣 朱朝利 +1 位作者 吕军 崔根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2-146,共5页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 三矿沟-多宝山铜钼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矿产地,分布有多宝山和铜山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争光大型岩浆热液金矿床、三矿沟小型矽卡岩型铜铁矿床以及众多的铜金钼矿(化)点。根据近年来地质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用板块构造和岛弧成矿理论对该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含矿地质建造、成矿时代、岩浆成矿作用等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划分出三个成矿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三矿沟-多宝山成矿带 构造演化 岩浆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鸡西地区穆棱河南岸发现大型脊椎动物化石
3
作者 赵寒冬 赵立国 +1 位作者 周兴福 杨晓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在1∶25万鸡西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阿尔布—赛诺曼期猴石沟组砂岩中发现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经野外初步鉴定,主要为恐龙(?)化石,此外还有龟化石和鱼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对重新厘定地层时代、进行区域地层... 在1∶25万鸡西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阿尔布—赛诺曼期猴石沟组砂岩中发现大型脊椎动物化石。经野外初步鉴定,主要为恐龙(?)化石,此外还有龟化石和鱼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对重新厘定地层时代、进行区域地层划分及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西 穆棱河南岸 大型脊椎动物化石 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火山喷发带北段中性、中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2
4
作者 赵书跃 韩彦东 +3 位作者 朱春燕 郭奎城 王建民 刘宝山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76-287,共12页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吉祥峰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中存在高Sr低Y型火山岩,即文献上所称的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浆,为玄武质岩浆底辟上侵引起地热梯度增加、下地壳中 基...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吉祥峰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中存在高Sr低Y型火山岩,即文献上所称的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浆,为玄武质岩浆底辟上侵引起地热梯度增加、下地壳中 基性变质火成岩石部分熔融的之混合岩浆,是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斜向俯冲过程中,蒙古 鄂霍次克海槽封闭,陆壳碰撞使地壳加厚,形成兴蒙造山带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构造岩浆活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应是在滨太平洋构造域背景下受古亚洲构造域的影响和限制,并非是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单一活动所致。早白垩世上库力组酸性火山岩属陆壳重熔型(S型)火山岩,其形成可能与印度 澳大利亚板块朝北偏东方向推挤运移、中国东部岩石圈拉张引起的下地壳拆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喷发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呼中地区倭勒根岩群变形特征及构造地层单位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仰春 张昱 +2 位作者 姜义 韩彦东 杨晓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88-393,共6页
依据大兴安岭呼中地区中浅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对其划分了5个构造岩片,其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作用的改造,早期伸展构造改变了原始地层的基本结构,晚期收缩体制下强烈的推覆挤压又造成了构造岩片的移位和叠置,从而使地层广泛非史密斯化... 依据大兴安岭呼中地区中浅变质岩系构造变形特征,对其划分了5个构造岩片,其经历了两期构造变形作用的改造,早期伸展构造改变了原始地层的基本结构,晚期收缩体制下强烈的推覆挤压又造成了构造岩片的移位和叠置,从而使地层广泛非史密斯化。根据不同岩石组合变形特征,划分了8个构造地层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建造组合特征,建立了构造地层单位—吉祥沟岩组和大网子岩组,两岩组并称为倭勒根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勒根岩群 变形特征 构造地层单位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覆盖区多源数据融合整合的技术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奎城 马江水 +3 位作者 孙广瑞 李旭东 李清伟 赵书跃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7-1102,共6页
多源数据的整合融合技术是在数字化填图平台上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工作方法是:将已有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数据进行计算机整合处理后,提取相关的地质信息,将多源数据与地质数据整合,建立多源数据库,形成多源叠加... 多源数据的整合融合技术是在数字化填图平台上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工作方法是:将已有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数据进行计算机整合处理后,提取相关的地质信息,将多源数据与地质数据整合,建立多源数据库,形成多源叠加分析成果图,应用于浅覆盖区的地质填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填图 浅覆盖区 多源数据融合整合技术 多源数据库 多源数据叠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