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某矽卡岩型铅锌伴生银矿石选矿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洪峰 牛艳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为高效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某矽卡岩型铅锌伴生银矿石,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矿石含铅1.64%、含锌3.53%,是试验回收的主要元素,伴生银含量101.10 g/t,可综合回收。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其次为交代结构... 为高效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某矽卡岩型铅锌伴生银矿石,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矿石含铅1.64%、含锌3.53%,是试验回收的主要元素,伴生银含量101.10 g/t,可综合回收。矿石结构主要为他形粒状结构,其次为交代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和细脉状构造。矿石中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66.23%,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分布率为81.45%。采用铅优先浮选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1%的条件下,以硫酸锌和生石灰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经1粗1精选铅,得到铅品位65.32%、银品位1120.00 g/t、铅回收率73.14%、银回收率18.17%、含锌4.30%、锌回收率2.06%的铅精矿,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胺黑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选锌,获得了锌品位51.36%、银品位262.00 g/t、锌回收率86.03%、银回收率14.85%、含铅2.52%、铅回收率9.78%的锌精矿。试验结果可为该矿地质评价和同类型矿石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伴生银矿石 优先浮选 乙硫氮 丁胺黑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西地区某低品位晶质石墨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洪峰 牛艳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31,共8页
鸡西地区某石墨矿品位4.81%,主要为晶质石墨,石墨鳞片在显微镜下呈片状定向排列,片径0.03~1.20mm,大部分与周围矿物接触界线较平直,部分细粒夹杂脉石或被脉石矿物所包裹。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 鸡西地区某石墨矿品位4.81%,主要为晶质石墨,石墨鳞片在显微镜下呈片状定向排列,片径0.03~1.20mm,大部分与周围矿物接触界线较平直,部分细粒夹杂脉石或被脉石矿物所包裹。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为确定合适的石墨选矿工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以及基于对石墨大鳞片的保护,结合矿石性质,确定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中矿分段集中返回选矿工艺流程。以煤油为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通过一段粗磨、一次粗选、七段再磨九次精选、二次扫选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产率4.89%、品位94.12%、回收率96.42%的石墨精矿,通过对精矿产品粒度分析,+0.147mm含量28.17%,石墨鳞片保护率达55.31%,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所获得的产品符合高碳石墨品质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晶质石墨 阶段磨矿 阶段浮选 分段集中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牛艳萍 张亚萌 +1 位作者 程森 何章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1,共7页
针对某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矿石,开展了矿石性质及磨浮条件试验、开路流程试验及闭路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属于花岗岩型,石墨呈中细粒鳞片结构,固定碳含量为5.40%;矿石中主要矿物包括石墨、石英、长石类、黑云母和黄铁矿等,... 针对某岩浆同化混染型鳞片石墨矿石,开展了矿石性质及磨浮条件试验、开路流程试验及闭路流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属于花岗岩型,石墨呈中细粒鳞片结构,固定碳含量为5.40%;矿石中主要矿物包括石墨、石英、长石类、黑云母和黄铁矿等,其中石墨为回收目的矿物;石墨片径主要为0.037~0.178 mm,其中+0.15 mm鳞片石墨占12.32%,鳞片保护意义不大。原矿经1次粗磨粗选,粗磨细度-0.15 mm占54%,粗选煤油用量60 g/t、2号油用量48 g/t,粗精矿经9次再磨10次精选,最终获得产率5.52%,固定碳品位94.52%,回收率为96.67%的高碳石墨精矿;精矿中-0.045 mm粒级产品占36.09%,产品片径小,可用于制备球形石墨等深加工产品。对浮选精矿进行酸浸—碱熔法化学提纯后,可获得固定碳含量99.58%的石墨提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同化混染型 鳞片石墨 多次精选 浮选 化学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柱石与石英之间浮选交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艳萍 李亚 +3 位作者 许洪峰 印万忠 王英凯 张旭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4,89,共7页
红柱石与石英之间浮选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在pH值为8、FeCl3·6H2O用量20 mg/L、油酸钠用量150 mg/L时,红柱石与石英颗粒间界面力的相互作用距离越小,总E-DLVO势能的负值越大,说明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红柱石的作用力为吸引力,相互之... 红柱石与石英之间浮选交互影响研究发现:在pH值为8、FeCl3·6H2O用量20 mg/L、油酸钠用量150 mg/L时,红柱石与石英颗粒间界面力的相互作用距离越小,总E-DLVO势能的负值越大,说明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红柱石的作用力为吸引力,相互之间存在粘附罩盖。通过显微镜观察进一步验证了红柱石与石英之间确实发生了粘附现象。红柱石与石英浮选交互影响的主要作用形式为矿物间的相互粘附罩盖,包括细粒级石英可以向粗粒级红柱石粘附,表现为矿泥罩盖;细粒级红柱石可以向粗粒级石英粘附;细粒级红柱石可以与细粒级石英粘附聚集。在油酸钠体系中,可以利用柠檬酸来有效削弱石英与红柱石之间的粘附罩盖作用,柠檬酸对红柱石与石英的分离效果比较好的作用集中在-106+45μm和-45+18μm粒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浮选 交互影响 扩展DLVO理论 粘附罩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嫩江市三矿沟矿区矽卡岩型含金、银氧化铜矿石硫化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洪峰 牛艳萍 《中国矿业》 2023年第5期131-137,共7页
嫩江市三矿沟矿区矽卡岩型铜矿含铜1.04%,伴生金、银品位分别为1.63 g/t和55.5 g/t,可综合回收。由铜物相分析结果可知:铜氧化率达93.45%,其中结合氧化铜中铜占有率为6.54%,这部分铜难以通过浮选的方法回收。矿区主要矿石类型为含矿矽卡... 嫩江市三矿沟矿区矽卡岩型铜矿含铜1.04%,伴生金、银品位分别为1.63 g/t和55.5 g/t,可综合回收。由铜物相分析结果可知:铜氧化率达93.45%,其中结合氧化铜中铜占有率为6.54%,这部分铜难以通过浮选的方法回收。矿区主要矿石类型为含矿矽卡岩,自形粒状变晶结构,裂隙填充构造,金属矿物含量占矿石总量的2%~3%,原生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次生金属矿物主要有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脉石矿物有石榴石、方解石、硅质。结合矿石主要金属矿物含量、氧化程度及矿石特点,试验采用硫化浮选的方法对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通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的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铜品位19.06%、回收率75.82%的铜精矿,金、银在浮选铜精矿中得到富集,其中金品位35.98 g/t、回收率89.31%,银品位1280 g/t、回收率87.83%,试验指标较好。采用的试验流程、药剂制度、选别指标可为同类型矿山地质评价及矿山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矿 氧化铜矿石 伴生金-银 硫化浮选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BDS/GPS融合PPP确定2021年玛多M_(W)7.4地震三要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怀 聂兆生 +3 位作者 刘刚 熊维 倪乙鹏 黄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5,共10页
基于GREAT程序,利用GPS和BDS/GPS融合PPP(精密单点定位)获取了2021年玛多M_(W)7.4地震10个高频GNSS测站的地震时间序列,并通过历元间差分法获得了震前30 min的速度时间序列。分析发现,相对于GPS,BDS/GPS速度时间序列在东西、北南、垂直... 基于GREAT程序,利用GPS和BDS/GPS融合PPP(精密单点定位)获取了2021年玛多M_(W)7.4地震10个高频GNSS测站的地震时间序列,并通过历元间差分法获得了震前30 min的速度时间序列。分析发现,相对于GPS,BDS/GPS速度时间序列在东西、北南、垂直3个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4.8%、15.2%和3.5%。利用STA/LTA(短时窗平均/长时窗平均)方法,从各测站GPS和BDS/GPS时间序列中提取了地震波初至时刻;利用2种时间序列计算得到的震中位置和发震时刻分别为(34.6°N,98.54°E),18:04:28.8和(34.63°N,98.51°E),18:04:29.2(UTC);利用GPS和BDS/GPS峰值地面位移,根据经验公式反演了玛多地震震级分别为M_(W)7.34和M_(W)7.36,BDS/GPS震级与GCMT公布的结果(M_(W)7.4)更为接近。结果表明:BDS/GPS融合PPP解算可提高时间序列稳定性并降低噪声,更真实地描述震时地表位移变化,从而提高震级解算准确性,更好地为地震预警、地震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GPS 精密单点定位 地壳形变监测 地震三要素 玛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高含量有机碳样品中的钾、钠、钙、镁、硅、铝、铁、钛、锰、磷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亚 王英凯 +1 位作者 张旭 张振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1,共5页
通过事先对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样品于1000℃下灼烧2 h,计算其烧失量,再将灼烧后的样品经Li_(2)B_(4)O_(7)(67%)和LiBO_(2)(33%)的混合熔剂熔融制样后,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能够有效地去除因有机质含量高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偏差,总体的平... 通过事先对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样品于1000℃下灼烧2 h,计算其烧失量,再将灼烧后的样品经Li_(2)B_(4)O_(7)(67%)和LiBO_(2)(33%)的混合熔剂熔融制样后,经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能够有效地去除因有机质含量高导致的分析结果的偏差,总体的平均相对误差从11.1%减少到了4.5%,而且较湿法化学分析节省时间。分析结果可与湿法化学分析结果相媲美,准确度较直接压片分析方法有了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熔融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比值在嫩江—黑河地区金成矿预测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符安宗 余欣朗 +4 位作者 李成禄 杨文鹏 杨元江 郑博 赵瑞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6期822-834,共13页
为探讨元素比值在金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在收集嫩江—黑河地区1/25万区域化探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Au元素与前缘晕元素和尾晕元素的比值,以及前缘晕元素与尾晕元素的比值。以(0.1~0.2)lg C对数间距绘制地球化学等值线图... 为探讨元素比值在金成矿预测中的应用,在收集嫩江—黑河地区1/25万区域化探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Au元素与前缘晕元素和尾晕元素的比值,以及前缘晕元素与尾晕元素的比值。以(0.1~0.2)lg C对数间距绘制地球化学等值线图,分析Au元素和特征元素比值的分布特征,结合已有金矿的分布规律圈定找矿靶区。结果表明:经标准化消除量纲后,特征元素比值的平均值分布区间范围为0.60~15.58,相差不大,便于统计分析和勾绘地球化学等值线图。根据已有金矿在Au元素和特征元素比值地球化学等值线图上的分布特征,共圈定出7个成矿靶区。研究表明:将元素比值应用于金成矿预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为嫩江—黑河地区寻找金矿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区域找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比值 金矿 成矿预测 地球化学方法 区域找矿 嫩江—黑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浮选体系中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洪峰 牛艳萍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运用扩展DLVO理论和显微镜分析,研究了阳离子浮选体系中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的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8、FeCl_(3)·6H_(2)O用量30 mg/L、十二胺用量80 mg/L条件下,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存在交互作用,颗粒之间的... 运用扩展DLVO理论和显微镜分析,研究了阳离子浮选体系中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的交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pH=8、FeCl_(3)·6H_(2)O用量30 mg/L、十二胺用量80 mg/L条件下,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存在交互作用,颗粒之间的黏附罩盖是造成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浮选过程中交互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之间吸附作用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红柱石与石英、蓝晶石与石英、硅线石与石英,表明红柱石与石英的浮选分离相对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族矿物 十二胺 浮选交互影响 扩展DLVO理论 蓝晶石 红柱石 硅线石 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艳萍 李亚 +2 位作者 王英凯 许洪峰 何章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94,共9页
对蓝晶石族矿物和石英进行浮选交互影响的规律研究,运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显微镜观察和TOC法测定药剂吸附量等手段对浮选交互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8、FeCl_(3)·6H_(2)O用量20 mg/L、油酸钠用量150 mg/L时,随着... 对蓝晶石族矿物和石英进行浮选交互影响的规律研究,运用扩展DLVO理论分析、显微镜观察和TOC法测定药剂吸附量等手段对浮选交互影响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pH值为8、FeCl_(3)·6H_(2)O用量20 mg/L、油酸钠用量150 mg/L时,随着各粒级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颗粒间的界面力相互作用距离越小,总E-DLVO势能的负值越大,说明各粒级石英与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的作用力为吸引力,相互之间存在着粘附罩盖作用,又通过显微镜观察进一步验证了不同粒级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之间确实发生了粘附现象。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之间E-DLVO作用能顺序为:硅线石与石英>红柱石与石英>蓝晶石与石英。颗粒之间的粘附罩盖是造成蓝晶石族矿物与石英浮选过程中交互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细粒级石英可以向粗粒级蓝晶石族矿物粘附,表现为矿泥罩盖;细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可以向粗粒级石英粘附;细粒级蓝晶石族矿物可以与细粒级石英粘附聚集。在油酸钠体系中,可以利用柠檬酸来有效削弱石英与蓝晶石族矿物之间的粘附罩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晶石族矿物 浮选 交互影响 扩展DLVO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11
作者 范松阳 《现代畜牧科技》 2021年第4期74-75,共2页
牛奶等乳制品中如果残留抗生素既会导致品质变差,严重时还会对发酵乳制品的生产造成影响,使其产量降低,并导致后期产品风味变差,损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人们摄入后会严重危害健康,如导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使肠... 牛奶等乳制品中如果残留抗生素既会导致品质变差,严重时还会对发酵乳制品的生产造成影响,使其产量降低,并导致后期产品风味变差,损害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人们摄入后会严重危害健康,如导致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使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被抑制,而致病菌、念珠菌等大量增殖,引起局部或者全身感染,还会使人体对抗生素形成抗药性,明显加大临床治疗难度。现概述奶牛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抗生素残留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