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核心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1
作者 孔宪刚 孙荣芳 +3 位作者 刘永刚 张宝山 刘胜旺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9-422,共4页
根据美国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Wyoming株基因序列,设计扩增EIAVgag和p26基因的引物,用PCR法能忠实的分别扩增出全长gag和p26基因。经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所获gag和p26基因进行克隆和重组,获得了高效稳定表达Gag和p26蛋白的重... 根据美国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EIAV)Wyoming株基因序列,设计扩增EIAVgag和p26基因的引物,用PCR法能忠实的分别扩增出全长gag和p26基因。经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所获gag和p26基因进行克隆和重组,获得了高效稳定表达Gag和p26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rBVs)。含有gag和p26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Sf21细胞,经无血清昆虫细胞培养基增殖和纯化,每升培养物能获得2mgCag或12mgp26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贫血病 病毒 重组杆状病毒 核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腹泻粪便中小圆形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2
作者 柯世荣 罗佳伦 +6 位作者 李志仁 朱玉芝 李秀文 黄立娟 张静 张春柱 孟庆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2-32,共1页
我们在研究婴幼儿急性胃肠炎和腹泻及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时,用直接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了4种小圆形病毒颗粒。粪便标本用生理盐水制成20~50%的悬液(水样便可不稀释),经超声波粉碎处理(振幅4μ,每次30秒钟,共3... 我们在研究婴幼儿急性胃肠炎和腹泻及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时,用直接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了4种小圆形病毒颗粒。粪便标本用生理盐水制成20~50%的悬液(水样便可不稀释),经超声波粉碎处理(振幅4μ,每次30秒钟,共3~5次),3000rpm离心30分钟,上清为被检样品。被检样品制备直接电镜或免疫电镜标本,用3%磷钨酸(pH6.4)做负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幼儿腹泻 小圆形病毒 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腹泻电镜检查判断指标的研究
3
作者 孟庆海 罗加伦 +2 位作者 柯世荣 李志仁 朱玉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54-54,共1页
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儿腹泻和流行性成人腹泻是一组流行最广泛的病毒性腹泻。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常需要得到最快的病原学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电镜检查仍是一项最快、最准确的简易检测方法,特别是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省份均设... 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儿腹泻和流行性成人腹泻是一组流行最广泛的病毒性腹泻。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常需要得到最快的病原学诊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电镜检查仍是一项最快、最准确的简易检测方法,特别是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省份均设有电子显微镜,开展电镜诊断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总结本室十余年利用电镜对婴儿腹泻、流行性成人腹泻的粪便标本的检查结果,确定了轮状病毒腹泻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腹泻 电镜检查 判断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防止和清除杂交瘤细胞真菌污染的有效方法
4
作者 孙成群 孙荣芳 +1 位作者 陶清晨 刘学礼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5年第1期71-72,共2页
一种防止和清除杂交瘤细胞真菌污染的有效方法孙成群,孙荣芳,陶清晨,刘学礼(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病毒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150036)使用含咪康唑(5μg/ml)的培养基挽救受真菌污染的杂交瘤细胞,用药后3d,污染真菌消... 一种防止和清除杂交瘤细胞真菌污染的有效方法孙成群,孙荣芳,陶清晨,刘学礼(黑龙江省卫生防疫站病毒病防治研究所,哈尔滨150036)使用含咪康唑(5μg/ml)的培养基挽救受真菌污染的杂交瘤细胞,用药后3d,污染真菌消失.培养基中加人2.5旭/ml的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细胞 真菌污染 防止 清除 咪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